四
满族口碑文学,在满族文化中占有不容忽视的一席之地,它根植于北方“讲古”习俗这一沃土之上,曾经“有着金子一样的嘴”的萨满们世代传承,因而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满族口碑文学作品传承悠久,一些长篇说部和长诗,内容颇为珍贵。它们记述了满族先世诸部落“起根发蔓”的历史、崛起或衰落的历程,保留了大量的原部落的生活习俗、信仰观念、生活旨趣、原始思维、原始艺术等内容,表现了人类童年时期的心理意思和丰富的想象。从中可以剥离出大量的满族古文化的内核,因而,满族口碑文学也是
研究满族古文化遗存的重要途径。
《两世罕王传》主要记载建州女真的民族英雄王果和努尔哈赤统一女真诸部的戎马生涯,展开了明中叶至清初女真社会经历的巨大社会变革的历史画卷。但《两世罕王传》这部英雄说部系由努尔哈赤的皇子劫后余生,流落民间,其族人记录并世代传承下来的。传说中记载了很多女真诸部的风俗等。在讲述明帝朱载垕体察北方民情,派臣僚访察女真诸部和康熙为筹划抵御沙皇侵略,北上乌拉巡视,尤以浓重的气氛和较大的篇幅,记载了建州、海西、野人女真诸部,包括鄂伦春、鄂温克等族社会生活,婚姻形式,丧葬礼俗,人殉人祭和交际礼仪,等等。
《东海沉冤录》是满族长篇历史传说,原东海女真人中秘传的部族兴衰史,传讲的是明初东海女真被乌拉部征服统一的故事。记录了当时生活于东海滨广阔地域中的女真人的风土人情。东海窝稽部女真人社会发展缓慢,直到明末清初,仍然保存了不少母权制形态,其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服饰、狩猎工具、居住方式、文学艺术形式更具原始色彩,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据《东海沉冤录》:东海窝稽部靠神到来决定部落首领的承继权。在一陡峭的山崖旁,下面是波涛滚滚的大江或古木参天的原始莽林,部落首领的候选者们必须经过与熊搏斗,并战胜熊,才能成为氏族领袖。或将凶残的鹰关入笼子,数日不给食,然后在笼子里放鹿、獾子等,只有能与饿鹰搏斗,从其口中夺回食物,制服饿鹰的部人才能充任族长。这实际上反映了在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满族先民谋求生存的强烈愿望。族长作为部族的领袖,只有智勇兼备,有胆有谋,才能领导部族走向光明和富庶。
东海女真人世代居于东海之滨,在他们的生活习俗中,处处离不开水。婚姻的缔结完全出于自由恋爱,并非金代的“指腹为婚”。婚礼亦即水礼,在水边举行,礼花皆飘洒在海水之中,萨满的水葬更是雄伟壮观。萨满死后,由众萨满抬至海边,为其进行最后的海浴。族人用鳇鱼皮涂上七种颜色为长筏,用鹿、猪、狍子等兽皮缝制、充气为浮贝,将萨满尸体安卧其上,任尸筏在海中飘泊,直至沉入海底。同时,族人在岸边举行隆重的祭奠,各种祭品纷纷投入海中,为萨满送魂。岸边的族众和长筏上陪祭的众萨满皆面向大海而跪,鼓声、螺号声、铜铃声、牛角的哀鸣声与大海的激涛、海浪的咆哮声、海风的狂声鸣完全融为一体,组成了一曲悲壮凄婉的送葬乐曲,时间达数日之久。该说部还详尽地描述了林中人架树为屋、连木为寨的树居生活以及用鸟羽制作服饰等大量女真社会风情的记载,为研究满族古文化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萨布素将军传》以长达六十万字的篇幅,展示了清初宁古塔一带社会历史面貌,流情沤歌了萨布素将军领导的抗俄斗争和他战斗的一生,描写了满族、赫哲、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族的生产、生活、民族关系,礼仪风俗、物产、火器、兵器、战术等方面内容。
《乌布西奔妈妈》是满族著名萨满史诗。原流住在乌苏里江流域的东海女真人中。史诗吟叙的东海窝稽部的乌布西噶珊(部落)的女大萨满乌布西奔妈妈统一东海各部的英雄故事,描述了他治理地方的领导能力,歌颂了他高超神奇的萨满法术。史诗反映了明代女真人的部落战争、风俗信仰,保留了一部分重要的萨满教古神话。
满族古文化的挖掘、抢救与研究,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它形态丰富,容量广博,多彩多姿,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学、宗教、民族、民俗、社会学等、文化人类学、神话学、天文、医学、原始艺术等诸方面价值。满族古文化具有鱼猎民族的独特风格和宏大气魄。它以原始初民朴素的思维,奇特的想象、美妙的神话、浓郁的人本主义色调、拙朴直观的认识等内涵和特色,在祖国文化的百花园中争奇斗艳。
(刊于 《满族研究》1991年第3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萨满文化工作室 2009-09-11 14:10:48
【本文责编:思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