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人口最多的,“苗族用服饰记载历史,侗族用歌声传承文化”,“能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能跳舞”,是当地居民千百年来生活的真实写照。目前,黔东南州正全力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让——
贵州省境内有49个民族,因此形成了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其中尤以黔东南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为代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居住有苗、侗、汉、布依、壮、水、瑶、土家等33个民族,总人口441.7万,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人口最多的,州内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1.9%。
原生态民族文化保存完好
黔东南州地处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盆地过渡地带,地处边远,交通不便。正是这样的地理环境,使外来文化难以进入,让境内各民族延续着祖先千百年来创造的丰富的传统文化。目前,全州共有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659项,其中39项为国家级保护项目。这些原生的民族文化与原始的自然生态、远古的历史尘烟有机统一,融丰富多样性、不可替代性、原始神秘性、群众参与性于一体,是至今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地区之一。
——歌舞文化底蕴深厚。“以歌养心、以舞养身、以酒养神”“能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能跳舞”,是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普通老百姓千百年来生活的真实写照。生生不息,口传心授,这里的各族群众沿着历史的长河代代相承了悠扬婉转的苗族飞歌、苗族多声部情歌、“天籁之音”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和粗犷奔放的反排木鼓舞、灵活轻巧的芦笙舞、气势恢弘的铜鼓舞等众多的歌舞文化。据不完全统计,全州民间音乐共有70多种类型、140多种曲调。
——节日文化积淀厚重。黔东南州有众多的民族节日,被称为“百节之乡”。全州共有大大小小的民族传统节日391个,节日活动人数在万人以上的就达73个,5000人以上的也有150多个。这些节日形式独特、内容丰富,分布在全州各个地区、各个季节,每个节日都沉淀着厚重的民族历史。节日期间,丰富多彩的歌舞、服饰、工艺和风情习俗尽情展示。如黔东南清水江沿岸“独木龙舟节”是苗族人民最重要的传统祭祀性节日,是一个用竞技形式体现民族精神的节日活动,活动内容除龙舟祭祀外,还有苗族传统的斗牛、赛马、踩鼓、跳芦笙、游方等。集会期间,台江、剑河、凯里、黄平、施秉、镇远、三穗等县苗族人民三四万人集于这一带参加集会。
——服饰文化璀璨夺目。苗族、侗族同胞没有自己的文字,苗族用服饰记载历史,侗族用歌声传承文化。黔东南的民族服饰独特而美丽,种类繁多,工艺精美绝伦。不仅不同民族服饰各不相同,同一民族不同支系的服饰也各不相同,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极高,其中苗族服饰最为引人注目,被誉为绣在身上的历史。全州40多个苗族支系,每个支系都有一种或几种服饰,共有100多种服饰。
——制度文化古老和谐。以苗族“议榔”为核心的制度文化和以侗族“款”为核心的制度文化,包括苗族的“理老制度”“神判制度”和侗族的“寨老制度”,是黔东南苗族侗族社会调节人与人关系的基础社会制度,是属于全人类的“非人工再生和不可重现”的 “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具有鲜明的苗侗民族特征。
——古村落文化特色鲜明。民族村寨古朴典雅,民族建筑工艺精巧。苗族村寨多以吊脚木楼为特色,房屋多依山而建,古木参天,浓荫掩映,环境幽雅;侗族村寨以鼓楼、花桥为特色,由工艺高超的艺人在不作设计图纸、不用一钉一铆的基础上建造而成,充分显示了侗族古建筑的艺术特色。这些民族村寨在建筑环境、村寨布局、房屋造型、建筑作材、营造技艺、建筑功能以及建寨习俗、文化传承等方面,显示出民族传统的生态智慧,展现和延续着几千年的古老文明。它们既是苗族侗族人民古老神秘的家园,亦是黔东南古朴多姿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
——饮食文化自成体系。黔东南少数民族在多年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以酸、辣为主的饮食结构,特别是酸系列饮食,在各民族中必不可少,在老百姓中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转转”的说法。
守住苗侗儿女精神家园
在当今快速的社会进展和变革中,通过建立黔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增强州内各民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认同,壮大文化传承人队伍,形成民间文化自我良性循环发展,从而守住苗侗儿女精神家园,是建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为此,贵州省和黔东南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把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全省最突出的竞争优势之一,大力实施“生态立省”战略。贵州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做出了“探索建立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的部署,黔东南州委、州政府也建立健全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包括黔东南州苗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实施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等。二是多方筹措资金,保证经费投入。三是积极开展普查摸底工作,建立各级名录保护体系。四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业,通过有节制地开发和保护利用资源,使传统文化得以延续。五是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先后颁布实施了《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六是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先后建成了黎平侗族大歌保护试点基地、台江反排木鼓舞培训基地和肇兴、西江民族村寨民族音乐传承基地等。七是激活民俗活动,以实现文化活态保护。由政府主导兴办大型节日,全州已成功举办了凯里原生态民族文化艺术节、凯里国际芦笙节、台江苗族姊妹节、黎平侗族鼓楼文化艺术节、从江侗族大歌节、榕江侗族萨玛节等。同时,政府通过“公助民筹、民办公助”和社会支持方式,大力扶持、引导和鼓励民间办好自己的节日,让广大人民群众自己来组织和参与节日的各种活动,使民族民间文化得以广泛、可持续地保护和发展。八是开展民族文化进课堂工程,各市县先后将民族文化教育纳入大、中、小学素质教育内容,让民族服饰、民族歌舞、民族音乐、民族刺绣等民族文化走进课堂。九是鼓励传承人开展文化遗产传习活动。黔东南州政府从2007年开始实施了100名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拔尖人才扶助工程,对每位获得州级文化传承拔尖人才命名的文化传承人,州政府每年补助3000元,鼓励他们开展文化传承活动;同时,州内最高学府凯里学院开展了100名原生态民族文化高级人才培养工程,即每年招收100名学生到凯里学院专门学习民族文化,毕业后开展文化传承活动。全州各县市也陆续开展了民间文化传承人登记命名活动,至2008年年底,已有8个县对411个民间文化传承人进行登记命名。这些民间艺人由各县市根据实际进行补贴,以此鼓励他们开展经常性的文化传习活动。十是建立了一批生态博物馆、专题博物馆,为动态、静态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通过上述保护措施的落实,文化传承人队伍得到壮大,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得到增强,民间文化自我发展的良好局面在全州逐渐形成。
文章来源:文化传播网-中国文化报 2009-07-12 07:42
【本文责编:思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