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注重传承队伍建设
1.增强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京族当前建立的文化传承基地包括京族博物馆、京族文化广场、哈亭等。要注重提高青少年对京族传统文化的认识,还可以针对青少年安排京族海洋文化学习活动,加深青少年对京族文化内容等的了解,增强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并引导年轻人将其作为职业选择。2017年,防城市举办7期“字喃京语”培训班,参加人数五百多人,举办5期“哈妹”培训班,参加人数八十多人次,举办12期“哈节司文官员”培训班,参加人数三百八十多人次。提高了社会各界人士学习京族的积极性,促进了京语的传播和发展。*
2.形成传承人表演机制。要注重表演,对京族各大节庆活动进行整合,制定针对性的传统文化艺术会演,展现京族文化内容和内涵。要注重对外交流表演,通过文化交流活动将京族文化弘扬出去,扩大京族文化的传播范围。要帮传承人录制视频、提供表演机会,让更多人了解京族海洋文化特色,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可以京族海洋文化作为影视题材,制作成电视剧、电影、微视频等进行宣传。北海市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了《走遍中国——走进北海》7集系列片,影片重点宣传了京族的传统文化,将京族的传统建筑、节庆活动形式等内容生动地展现出来,使人们对京族文化具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可以建立京族海洋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打破传统博物馆空间、时间的局限,使实体博物馆实现虚拟、网络化经营。
3.培养传承人。要将传承人的工艺与学者的学术话语及知识结合起来,优化传承人认定机制。不但注意保护专业传承人的主体地位,激发技术高超、技能精湛的传承人的热情,还要倡导“人人都是文化传承人”的理念,让普通人共同参与。开展文化遗产进校园等活动,传承人培训要设置明确的目标,使课程更有针对性。将传统工艺纳入大学人文素质课程和中小学乡土、劳动课程,开展文化遗产的国民素质教育等。
(四)以设立“广西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为契机发展边境旅游
2018年,国务院印发《文化和旅游部等10部门关于印发内蒙古满洲里、广西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旅旅发﹝2018﹞1号),给京族海洋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下旅游开发带来新的机遇。
1.促进游客双向互动。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要努力推动旅游业特色化、国际化、全域化发展。要健全人员、自驾车、团体旅游便利化等制度,确保旅游开发有强有力的制度保障。通过对京族海洋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促进游客双向互动,为彼此扩大消费市场,能够形成双方国家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所以,依托京族海洋文化遗产发展与周边国家旅游开发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有利于国家间进行更多、更深层次的旅游交流与合作,促进东兴市经济繁荣。
2.巧借京族海洋文化兴边富民。京族海洋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形成的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是兴边富民的重要内容。要通过旅游开发优化产业结构,带动沿边地区群众脱贫致富。通过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吸引内陆旅游者,并通过相互了解,增加合作机会,推动沿边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坚持防范风险,完善禁赌、禁毒长效机制,坚决打击非法入境、走私贩私,筑牢边疆安全稳定屏障。
3.打造拴心留人服务环境。据东兴边检站统计,仅2018年春节假期从东兴口岸出境赴越南的旅游团达到2160个,游客3.4万人次,平均每天有308个旅游团从东兴口岸出境。春节假期,东兴口岸出入境人数约11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8%。*要推出“中国京族风情游”“中越边境跨国游”等旅游产品,与防城、钦州、北海、凭祥等共同打造“滨海”“中越边境旅游品牌”,争取跨区域联动发展。要通过对京族海洋文化遗产的开发,进一步打造核心旅游吸引物,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强化旅游基础设施等产业支撑能力,将游客留下来,实现由出境旅游通道向旅游目的地的转变,引导游客在海洋文化旅游中感知京族文化。防城港市作为边境旅游试验区,要努力探索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径、开拓海上跨境旅游新市场、打造边境新型旅游产品、建立跨境旅游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推动跨境旅游联合营销机制等。
京族有“少、小、边、海”的特点,京族海洋文化内涵丰富,其海洋生产方式、海产品加工模式、海神信仰、海洋神话、海洋诗歌、海洋禁忘等深刻地影响着京族人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活态保护是京族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的最佳方式。京族海洋文化遗产是文化变迁发展过程中一种濒危的活态资源,“保护优先”一直是国际社会坚持的原则,因此在京族海洋文化遗产资源的活态保护中不仅要注重发挥其经济价值,更要突出其资源优势和文化价值。当前,京族海洋文化遗产活态保护具备良好的先天条件、广阔的市场前景,尤其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广西有面向东盟的地缘优势,在与邻国民心相通中可以发挥其独特优势。因此,要立足于发现、整合其独特的文化内涵,遵循回归生活文化、表达个性特征、突出多样性、展示创造力原则,将京族海洋文化保护模式与京族海洋文化“活态”传承相适应。
(本文发表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注释从略,详参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何厚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