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研究 > 中国民俗研究

[柴慧霞]甘肃庆阳北石窟寺戏台考述


作者:柴慧霞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四、戏台和庙会
  按照中国传统,戏台一般建于庙宇之中,供庙会酬神演唱戏曲,因此戏台与庙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此可以考察石窟寺及其周边庙会与民间演剧习俗的情况。由文献记载来看,北石窟从宋、元、明至清代香火旺盛,庙会甚是隆重,搭台唱戏是庙会的重要活动之一。北石窟寺佛教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佛教民俗,最具代表性的是举办庙会。其中宋明时期的盂兰盆会尤为隆重,据宋绍圣元年(1094)所立碑记《原州彭阳县石窟寺盂兰盆会记》载:“每岁中元,近寺十社,建盂兰道场,设千佛之供,作乐大会。四方来者,不啻百千众,均施笋脯之饭,以广善因。”(14)明代武宗正德元年(1506)的《重修佛灯记》碑记载,“居住信士安泰冯氏,发心为因本处圣境石窟寺七佛殿内古灯一砫,迎七月十五盂兰大会。”(15)后来到了清嘉庆二年(1797)《重修石窟寺碑记》碑中记载:“为石窟寺原系古迹,历年久远,祀礼已缺,于嘉庆二年三月十五日立牲畜会,以修祀典。”这些记载都是北石窟寺举办庙会的证明。尤其是道光十四年(1834)的道光碑中记载,“献灯戏两夜”(16),是对庙会期间唱戏的明证。
  上述碑刻说明,北石窟寺最早的庙会为北宋绍圣元年每年农历七月十五的盂兰盆会。“盂兰盆会”是佛教最为隆重的节日,是供佛斋僧的宗教活动,“设千佛之供,作乐大会”,可见北石窟寺的盂兰盆会规模之大。宋代的盂兰盆会结合中国传统孝道,渐渐演变成以供奉亡亲为主题。后来的目连戏,就宣扬了佛教的“善”与儒家的“孝”的合一,也是佛教与中国戏曲结合的代表作。北石窟戏台是否有目连戏的演出现在无法断定,但清嘉庆二年每逢农历三月十五举办的“牲畜会”,值得一说。所谓“牲畜会”,就是清代流行于陕甘宁地区的以买卖牲畜,借以酬神报赛的一种庙会。既然是酬神报赛,一般都会搭台唱戏。到道光年间的碑刻,有了“献灯戏两夜”的明确记载。这样,一条从盂兰盆会,到牲畜会,再到演灯戏的线索,就比较清楚了。
  到光绪二十三年北石窟寺戏台修建时,当地的灯戏流行已经很久了。毫无疑问,戏台就是为当地民众举办庙会,酬神演剧而修建的。虽然由于年代久,我们对清代戏台演剧的情况已无从了解。但当地村民金新民告诉我们:“北石窟寺的庙会,自我记事以来就和唱戏、看戏是一搭里(一起)的。有庙会必唱戏,看戏必须等庙会。每逢庙会,戏台上就会唱戏,一般会唱秦腔、眉户。庙会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了,直至1978年又重新举办。原来的庙会都是在戏楼上举行,现今在北石窟寺门前广场搭台演唱,庙会时间是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可见,请嘉庆年间庙会演剧的传统一直保留至今。另据北石窟文管所工作人员白京平讲述,当地把庙会第一晚上的唱戏叫做“挂灯”,即挂灯戏。“汽灯都会挂在斗栱的昂上,且挂单不挂双”。不难推测,此处的“挂灯戏”也就是道光碑中记载的“献灯戏”。只不过,“献”是献给神佛的意思,“挂”却丧失了这层含义,演戏酬神完全变成娱人了。
  五、结语
  对北石窟寺戏台的考察使我们对清代以来佛教的世俗化以及戏曲在民俗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一方面,清中叶以来戏曲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连一向“自命清高”的佛寺建筑也深深打上了戏曲的烙印。另一方面,佛教也借助戏曲向俗世普及,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
  北石窟寺是一座集建筑、绘画、雕刻等艺术于一体的古代建筑群,在中国建筑史、佛教史和石窟艺术史上具有重要价值。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在重视石窟寺的同时却忽略了石窟寺戏台的存在。现在,北石窟寺戏台就像一颗蒙了灰尘的明珠,正在慢慢的被拂去灰尘,即将重新绽放出光芒。我们考察时,正值戏台维修。工作人员告知:戏台的外部修缮工作已初步完成,最近正在进行戏台内墙壁画的修缮复原工作,再过几个月就将全部完工。可以相信,在“修旧如旧”的古建修复原则的指导下,经过专业人员的努力,北石窟寺戏台一定能够以新的面貌,长久屹立在陇东大地上。
(本文发表于《文化遗产》2019年第2期,注释从略,详参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何厚棚】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孙九霞]小地方与大世界:一个边缘藏族社区的本土现代性

下一篇[马知遥 刘智英]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记忆阐释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