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研究 > 中国民俗研究

[宇晓]瑶族的汉式姓氏和字辈制度


作者:宇晓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粗浅分析中,似可归纳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瑶族文化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对其姓氏和字辈制度的分析表明,瑶族早在唐宋以前即已陆续采借了汉文化的诸多因子。长期以来瑶汉两族之间不仅在文化元素上有频繁交流,就是在人口上也存在着双向的交流,其中最值得一提的莫过于汉人之融入瑶族。汉人的融入不仅丰富了瑶人的姓氏类别和符号,而且也加深了瑶族对汉族文化中的其他因子的采借。这表明,要使瑶族文化的研究走向深入,研究其文化涵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二)瑶族文化对异民族文化的采借并不是生搬硬套、生吞活剥,而是根据本族群社会文化需求,将其加以适当的改造并与本族固有的相关因素连接到一起来进行重组,整合成新的因子或因子丛。汉姓与瑶族本土姓氏组成阶序性关系从而形成一套貌似“亚姓”的姓氏体系,这是实例之一。此外,从异族中采借来的文化因子,到了瑶族的文化体系中,其固有的功能往往会出现弱化或变异,与借入瑶族之前的情形已有所不同,因而我们不应仅因为两族所共有的文化因子在形式上具有相似性或在渊源上也有关系,就按文化输入者中所具的相关模式去套合接受者的情况,或拘泥于前者来理解、诠释后者,这样的做法既犯了民族文化中心主义的忌,同时又很容易造成对接受者文化体系的误解。
(三)正是由于理解范式上的套用或误用等原因,过去我们对少数民族姓氏制度的研究存在着很多混误之处,不少学者要么是沿袭汉族文献记载的说法,依然张扬少数民族“有名无姓”的论调,要么就是把少数民族所借用的汉姓当成了少数民族自身的固有物。其实,这两种失误都源于这样一个潜隐着的理念:即只有汉族模式化了的汉姓才是真正的姓氏。这种理念乃是民族文化中心主义和大民族文化优越感的产物。事实上姓氏制度从本质上讲只不过是民族文化中用以“辨血缘、别婚姻”的一种文化机制,因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各民族的姓氏制度可以有不同的结构样式和运作方式,比如,根据语音和语法特点,其姓称可以是多音节的,也可以是单音节的,使用时可以前置于本名,也可能后置于本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相当一些少数民族中,由于他们的社区互动频度和范围有限,社区范围与姓氏界缘重合等原因,他们在对外交往中形成了只称名不称姓、姓与名粘附不紧、姓氏处于隐形状态的姓名称用模式。外人碰到这种情况,若不深加探究,极易得出关于他们“有名无姓”的错误印象或结论。在这样的一些民族中,由于与汉族接触和涵化和不断加深,汉姓逐渐被借入,由于借入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两点:其一是非民族为了减少与汉人交往中的反差和压力,便于与汉人交往而主动采借的,其二是主体民族统治者为了便于编定户籍而诱导非汉民族采借的。所以,借入的明姓即汉姓不一定与接受者固有血缘实体或婚姻选择范围相重合。在这样的情形下,实际的辨血缘、别婚姻功能仍然是由其原有的隐姓来执行,汉姓在这方面要么不起作用,要么只起辅助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姓和固有本土姓氏或姓氏对应物之间往往会形成阶序性的领属关系,本土姓氏符号演化成了汉姓之下的宗支名。本土姓氏的分化也成了汉姓之下的宗支类别的分化。正是这种复杂的错落关系造成了不少学者对瑶族等族群姓氏及其与婚姻关系的误解。
(四)从上述的瑶族文化涵化实例中可以看出,不同民族在接触中发生的涵化虽然是双向的,但并不等于就是对等的。强势者和弱势者对各自对方的文化因子的采借在数量上是不对称的。一般说来,弱势者会更多地采借强势者的文化因子,而弱势者的文化因子在强势者文化体系中的移入则相对少得多。同时,在双方地位不对等时,一旦发生了强势文化的因子移进弱势文体系中的情形,则接受者文化体系在作出调适性整合时,往往会将接受来的文化因子放在外显性的表层位置上,而把自己因有的因子置于相对内隐的位置上,于是两种因子构成不平等的阶序性格局,这种阶序性格局实际上也是整个文化涵化过程中双方之间总体关系的缩影。
 
注释:
①M.J.Herskovits:Acculturation:theStudyofCultural Contact.Cloucester,Mass.:Peter Smith,1938.
②R.Beals:"Acculturation,"in Anthropology Today,edited by A.L.Kroeber.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3。
③王铭铭等译:《当代人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④彭兆荣:《评皇券牒的母题结构》,《中南民院学报》1994年第4期。
⑤《瑶族简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⑥胡起望:《瑶族》,载《中国人的姓名》,中国社科出版社1990年版。
⑦Sylvia J.Lombard & Herbert C.Purnell(ed.):Yao-English Dictionary.Ithaca,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1968。
⑧竹村卓二:《瑶族的历史和文化》,东京弘文堂1981年版。
⑨胡耐安:《说瑶》,张其昀《边疆论文集》第一册,1966年中华大典编印会出版。
⑩柏果成等:《贵州瑶族》,贵州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
(11)拙文:《亚姓现象的跨文化比较研究》,《贵州民族研究》1994年第2期。
(12)同Sylvia J.Lombard & Herbert C.Purnell(ed.):Yao-English Dictionary.Ithaca,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1968。竹村卓二:《瑶族的历史和文化》,东京弘文堂1981年版。
(13)竹村卓二:《瑶族的历史和文化》,东京弘文堂1981年版。
(14)牧野巽:《东亚的氏族外婚制》,东京大学编《现代社会学诸问题》,东京弘文堂1949年版。
(15)王同惠:《广西省象县东南乡花蓝瑶社会组织》,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16)胡起望:《瑶族》,载《中国人的姓名》,中国社科出版社1990年版。
(17)竹村卓二:《瑶族的历史和文化》,东京弘文堂1981年版。
(本文原载《贵州民族研究》1995年04期,第107~116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6/7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皮影与木偶有你不知道的真相(图)

下一篇东北大鼓尴尬现状:只剩一个人会打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