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种炜 中国民间故事网
【摘要】在连续三年对箐口村哈尼族的“苦扎扎”(六月节)仪式的观察基础上,描述了该项仪式的基本内容及其变迁,认为“苦扎扎”仪式在表达祈福消灾意愿时,特别强调社区中个人的生活目的及生存意义必须与有意义的神圣秩序系统相联系。日常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尤其是妇女在现实社会活动中的角色变化,已在改变着仪式的某些内容和意义。文章认为,神圣与世俗及社会性别等方面的界限确定及变化都是制度文化建构的结果。制度文化在规约社会行为的同时也为人们在其间能动地进行创造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箐口 哈尼族“苦扎扎”仪式 妇女角色 作者马种炜,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教授;潘春梅,女,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地址:昆明市,邮编650091。
由于地理、生态等自然条件的不同,以及历史发展的差异性,加之与周边其他民族交往程度各异,不同地区的哈尼族在生产生活方式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也自然地表现在宗教活动方面。绝大部分哈尼族集中分布于红河下游与澜沧江之间的山岳地带,即哀牢山和蒙乐山的中间地区,位于这一地区的哈尼族较多地保留了丰富的节日文化。对哈尼族而言,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是其宗教的主要内容。过去,“这些原始宗教活动,约占去人们全年四分之一左右的时间”。 尽管在今天的哈尼族生活中,宗教活动仍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但其内容和形式都已发生了许多的变迁,对现实生活的影响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众多的节日中,“苦扎扎”(六月节)是重要的神圣仪式之一。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神圣与世俗是人类生命存在的两种基本样式,是在历史进程中被人类所接受的两种存在状况。然而,人们对神圣与世俗体验的种种不同,又与人们所处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组织的不同有关。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基点出发,对“苦扎扎”节日进行详细的田野观察,特别是对以往研究中经常被忽视的仪式过程中的妇女活动及其文化意义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我们对哈尼族社会活动及其现代变迁的理解,也有助于我们对哈尼族社会结构及其文化意蕴的理解。 一、“苦扎扎”仪式的过程展现 由于政治的原因,哈尼族社会众多的宗教仪式活动在上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大都销声匿迹。上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与民族政策、民族文化等问题相关联,这些宗教仪式逐步开始复兴。箐口村也经历了这样的历程。 近年来,随着民族旅游开发的不断深入,许多节日活动开始成为旅游“项目”,从而使得这些节日在形式上越来越受重视的同时,其原有的文化意蕴也在发生变化。箐口村是一个典型的哈尼族山寨,隶属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土锅寨村委会,有178户,865人。哈尼族的传统文化在箐口村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存,那里的宗教仪式很多,岁时节俗也很丰富。节期长达12天的“苦扎扎”(哈尼语“kuqzaqzaq”)是箐口村最为隆重的节日。因其是在农历六月的属狗日开始举行,故又称作“六月节”。 像“苦扎扎”节日一类的仪式是在宗教语境下举行的程式化、定型化的行为模式。“对节日的宗教性参与意味着从日常的时间序列中逆出,意味着重新回归由宗教节日本身所再现实化的神圣时间之中。”节日的时间是可逆的、可以多次复现的,仪式的主要内容相应地也可以重复出现。笔者在从2004年到2006年连续三年对箐口村“苦扎扎”节日的观察中,发现除仪式的主持者均为男性外,在绝大多数时间里,参与者也都是男性。妇女在仪式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都不允许在场。“苦扎扎”节日展示的是如下一些主要内容: 农历六月属狗日的清晨,村里每户都出一个人去田边地角割三把茅草,用于在村脚建“磨秋房”,然后由成年男性送到磨秋场上。两名“龙头”⑥和一个木匠一大早就去村中的集体林中砍一棵大树做磨秋梁。如果头一年的磨秋梁还可以用,就整修一下重新使用。这三人还要负责砍伐搭建秋千架的四棵大竹子,竹梢不能削去。每次都要先将头一年的秋千拆掉,然后和主持社区祭祀活动的咪古一起用新竹子搭建秋千。 中午一时许,每户出一名男性来翻新磨秋房的屋顶。这项工作是绝无女性参加的,平时村民在建盖房屋的时候,都是由妇女负责割运茅草,男人负责搭建。待屋顶翻新好后,祭祀主持人咪古和他的一个助手分别从家中抱着一只公鸡和一只母鸡来磨秋房祭祀,把鸡的羽毛插在祭台边上,磕几个头。然后,他俩就在秋房里用餐,吃不完的鸡肉是不能带回家中的,而要抛在磨秋房周围。 属猪日清早,各家各户都要到田边地头摘三把鲜嫩的铁线草(每把都必须是九棵)带回家中,插在蘑菇房晒台的门上。另外,再盛一升谷子放在火塘上边悬挂的火炕笆上。铁线草和稻谷都是作为天神梅烟下凡时所骑之马的饲料。从这天开始连续三天早上,还要杀鸡祭祖。经济条件较差的人家,也可以将属猪日早上杀的鸡肉分作三份,分三天祭献。 中午,咪古的助手把从野外砍回来的一大背篓芭蕉叶背到磨秋房。然后将芭蕉叶分成小片,每户人家派一个男性来取回家。这些芭蕉叶是用来垫在背篓里背祭祀后分得的牛肉的。龙头将前几天村民凑钱买来的一头公牛赶到磨秋场,随后每户都派一位成年男性到磨秋场上来和咪古一起宰杀牛。大家将牛扳倒后,用绳子将牛的四肢捆起来,然后用水冲洗一下牛头和牛脚,为的是冲洗掉牛身上的“邪气”。接着,由咪古先将牛的睾丸割下来,然后宰杀。宰杀完毕,将公牛鞭挂在磨秋柱上来祭祀。卸下来的大块大块的牛肉被搬进磨秋房,待咪古祭祀后再分成小块。除了牛的下颌骨仍挂在磨秋房内,牛肉、牛骨、牛皮等都要平均分好,由村民用垫有芭蕉叶的背篓背回家中,把这些东西煮熟后,在家中祭祀祖先。 属鼠目的早上,各家各户仍要杀鸡或用前一天留下的鸡肉祭祖,祭品和程序与前一天相同。早饭后,咪古要敲锣打鼓到寨中转一遍,通知“可以做饭菜了”,这时每家每户就开始准备祭祀用的饭菜。这些饭菜都是由妇女准备的。在咪古家中,咪古和他的助手共六人也开始准备祭祀的祭品。等人们吃完饭后,咪古再次敲锣通知人们去磨秋场,男人们就用蔑桌端着家中做好的饭菜迅速来到磨秋场。 到磨秋场后,各户的菜肴摆在一旁,咪古及助手则进入秋房将他们带来的饭菜摆放在篾桌上,然后抬到磨秋柱旁进行祭祀。咪古及其助手六人一起面朝磨秋鞠躬磕头。祭完磨秋后再祭秋千。然后咪古及助手回到磨秋房中,村里每户人家都由男性成员依次来给他们敬酒。男人不在家的人家就请邻居或者亲戚代为敬酒。此刻,村民们可以在磨秋和秋千上玩耍。女性虽不允许打磨秋,固但可以荡秋千,不过事实上,除了一些小女孩,妇女是不参与的。妇女们都端着一碗饭菜,静静地在村子的街巷中等候。待所有人家都向咪古敬完酒,得到咪古们的祝福之后,村民马上将篾桌翻过来,将饭菜装好端起来往家中跑。咪古和助手最后回家。此时,手里端着饭菜的妇女们迅速转身往家里跑,口中念着“回来,回来”,引领着自家男人的魂魄回家。 接下来的九天时间内,人们可以尽情地打磨秋、荡秋千。到了鸡日早上,眯古等人到磨秋场抬下磨秋,砍断秋千绳,宣告节日结束,并要求全体村民在这天都不从事农活,有碓的人家捉几只蚊子放进碓臼里踩死,并且要念“庄稼栽下活起来,蚊虫被碓踩死完”之类的咒语,警告各种害虫不得去损害庄稼。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民族研究》2007年第5期【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篇: [谭茂同/黎子君/张廷兴]武宣壮族翡翠鸟舞及其文化内涵
下一篇: [张晓]美国社会中的苗族家族组织
标签:
【相关文章】
“世界记忆”与非物质遗产保护
水书研究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正式立项
古老水书:捡拾文明的记忆
[李德龙]论日本学者对敦煌古藏文禅宗文献的研究
《坡芽歌书》考察实录
古籍拾贝
[陈支平]努力开拓民间文书研究的新局面
我国首部《彝族毕摩经典译注》40卷出版
《彝族毕摩经典译注》正式发行
贵州发现仡佬族文字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李德龙]论日本学者对敦煌古藏文禅宗文献的研
古代圣旨造假有多难:雍正改圣旨是编的
“七大名著”为何变成“四大名著”,有3本被删
浅谈古典诗歌中兰花的多种意象
壮族的习俗
北川民间祭禹习俗
端节前夕扫房屋由来
《西厢记》《牡丹亭》留下多少爱情诗句?古代园
保护原生态 杜绝伪民俗
西南少数民族妇女外流引发的婚俗变迁
民俗学和历史学
浅谈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
“七夕”应唤起对婚姻幸福的珍重
民俗主义论与德国民俗学
浅议当代时政歌谣中的讽喻作用
中日雷神考
[陶阳]英雄史诗《玛纳斯》工作回忆录
[张长虹]吸收与创新:藏传佛教艺术的形成过程
[李祥林]从地域和民俗的双重变奏中看文化心理
[毕雪飞]七夕的礼、俗与礼俗互动
[艾菊红]傣族水井及其文化意蕴浅探
[朝戈金]如何看待少数民族文学的价值
[王建章]论民间机智人物故事之艺术结构及其民
[张晓]美国社会中的苗族家族组织
[马伟华 胡鸿保] “花儿”研究现状及其保护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