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研究 > 中国民俗研究

[刘厚生]从京剧当年的繁荣说起


作者:刘厚生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我们需要以高度的冷静,从历史源头上剖析我们的优势和我们京剧文学的先天不足和后天失调。这是极为繁重的长期的历史任务。但是我感到有些京剧同仁,至今还有某些似是而非的片面思想。比如有人爱说,我们“京剧博大精深”,却不愿说也还有许多不博大不精深之处。有人常说,京剧是“看角儿的艺术”,却忘了京剧首先是集体性艺术,必须是在艺术完整的前提中才能看角儿。更有人强调说“京剧姓京”,却忘了京剧的父母姓徽姓汉,并不姓京,经过创新改革,未来的子孙也未必一定姓京。如果老是在历史的繁华中自我陶醉,京剧的前途是危险的。


 

  近年我一直想写一篇探讨京剧从繁荣到衰落的文章,几次执笔,越写越乱,深感年老迟钝,力不从心,勉强写成本文,也已过长,而且没有说透。现在勉强发表,只是希望引起读者们更多关心京剧振兴问题。

  中国京剧大致形成于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前后。由那时到1911年辛亥革命清朝消亡再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100多年都生存于旧社会。连到新中国成立初期17年,京剧一路顺风,达到高度繁荣的程度。不幸遭遇文化大革命的迫害,大伤元气。粉碎“四人帮”后虽然有所恢复,但改革开放以来,环境大变,在全球竞争中京剧又急遽衰弱下来。今天京剧的景象同过去繁荣时期相比,落差之大令人心惊。京剧人士纷纷探讨衰落的原因,我以为要寻找今天衰落的原因,首先要探讨过去何以繁荣的原因。因为今天的衰落当然有今天的社会原因,也必然有过去的历史原因。

  我近年来常常思考这方面的问题,有些想法,也有些不明白之处。这里先提出来供关心京剧前途的同志们考虑,希望能展开一次讨论。我的思考还很散乱,不成系统,只供参考。

  (一)我以为首先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是,1840年起正是中英鸦片战争中国失败割地赔款,此后又多次外敌入侵,打入北京,帝后逃难,社会混乱,民不聊生的100年,为什么却恰恰是京剧繁荣昌盛,而且是从北京开始的100年?

  我想可以解释:中国地大人多,北京几经战乱破坏,终是首都,政治文化中心,人民经济文化水平还是高于内地,人文荟萃,富贵阶层不少。上海和江浙一带经济发达,而且还在发展。清朝和北洋军阀等统治者也需要歌舞升平的局面,这给了京剧的生存空间。

  我没有查到原文,好像恩格斯说过,历史上有些文艺繁盛阶段同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不一定是正比的。京剧可能即是一例。但我还是有所怀疑:这种时代背景下发展的京剧,尽管繁荣,是否达到十全十美的繁荣,有没有时代的局限性呢?我觉得还应该探讨。

  (二)京剧的发展繁荣,同其他剧种一样,最根本的推力当然是观众。

  从18世纪末开始,徽班已在北京经营了四五十年,有了观众基础。时间一长,观众可能会显示出某种对艺术上有不满足的情绪,徽班名家程长庚等自然也会有所敏感,徽班原先就吸收过汉调的东西,至此更广泛吸容汉调、梆子、京腔等,大大提升了艺术吸引力,也就获得更多的观众。而观众群中,又应分为两部分:一是人数众多的市民和基层劳动群众,二是中上层坐前排的富裕阶层,他们人数较少,但鉴赏水平和影响力更大。这两方面的观众戏迷不断买票看戏,不仅经济上养活了京剧艺人,而且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偏爱都会直接影响京剧艺人的艺术创造。比如劳动人民大都喜欢武戏,喜欢包公乃至黄天霸等可以代他们打抱不平的人物,上层观众更讲究演唱的韵味。更可注意的是,劳动人民还为京剧输送大量人力。穷苦人子弟考科班学戏,是找碗饭吃,有才有貌的几年内就能成名养家以至富裕,能力不强的也可做龙套武行(对戏班说则是廉价劳动力。而且也确实从中出现不少各行各路的人才,最突出的代表比如程砚秋)。没有劳动人民的热爱,不可能有京剧的繁荣。上层观众中又有少数人文化更高,更爱京剧,他们同大名角儿交朋友,更具体细致地从艺术到生活,指导帮助,成为高级参谋或教师。他们对京剧的繁荣是有相当积极作用的。代表人物比如罗瘿公。

  京剧受到北京广大观众的爱护培养,艺术上初步成熟。为了扩大影响,艺人们首先出征南方经济文化最大城市的上海,取得巨大成功,不仅发展了大量观众,更且激发了南派京剧的诞生。更由此走向全国,成为第一大剧种。京剧的繁荣发展,永远不能忘了观众。但是也必须注意,这里所说的观众,只是旧社会那个时代的观众,并且是那个时代北京上海的观众。他们养得起京剧,又有他们思想文化上的局限性。当时的劳动人民观众的思想意识还有许多陈旧的东西,艺术欣赏能力也还不高,即使上层观众也不会要求有深刻人生哲学和社会思想的戏。

  (三)京剧的繁荣,是观众同京剧相向而行相互拥抱的结果。

  观众不断提出文化要求,显示审美趋向,京剧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创造以求适应。那时的京剧人不可能有自觉的为人民服务思想,但当然会有专业的上进心,做班底也会有职业的责任心。那时京剧初步形成,前途广阔,竞争激烈,又没有“徽班姓徽”“汉调姓汉”的门户之见,相互吸收交流,艺术上提高很快。不过二三十年就达到繁荣的程度,这是全体京剧前辈们勤奋努力的结果。但这里我想强调一点:我以为更应该重视并研究的,是在走向繁荣过程中,每个阶段的领军人物的情况和作用。因为任何文艺样式,有没有德艺双馨更有改革创造精神和能力的领军人物,有什么专业的人物结果是大不一样的。一提元杂剧,我们立刻会想起的是关汉卿、王实甫等大剧作家,一提起明清传奇,就是高则诚、汤显祖等等也是剧作家,还有魏良辅等音乐家。京剧呢?我们不能不首先举出大演员程大老板程长庚。作为在北京长期演出的徽班大演员,是他(当然地会有搭档助手等)首先敏感到北京观众对徽班提高艺术水平的希望,是他,自己就经历过徽班过去吸收汉调等兄弟剧种的营养,具有高度创造革新精神,知道徽剧有能力更有必要广泛吸收,必须创造革新,于是他向汉调向梆子向京腔等剧种伸手,在不长时间里就凝聚成一个出于徽剧又已不像徽剧的样式。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陈艳】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吴真]中国的神仙跟凡人一样累

下一篇[杨杰宏]生存与展演:旅游情境中小规模展演社团的困境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