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深聚焦·互联网时代致敬传统文化③】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获得旺盛生命力的不仅只有那些新兴的产业,曾经被冷落一时的传统文化也在这个时代获得了复兴的机遇。这种复兴,一方面来自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人对文化身份、文化归属感和文化价值的追求,另一方面也来自互联网思维和技术为传统文化的时代感提供了实现基础。事实上,在今天互联网已经与传统文化形成了密切的共生关系。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首要渠道
在白天忙碌紧张的工作之后,也许你想听一首古诗静静心,那么你可以在手机上装一个提供有声古诗朗诵的应用软件,或者关注一个提供相关服务的微信公众号;闲来无事的时候,也许你想练练书法,却苦于手边没有纸笔,那么你可以装一个用手指就能在移动终端上书写的软件;也许你爱好文玩收藏,却短于欣赏、了解和购买的渠道,那么你可以在网络拍卖平台上,在多家拍卖行、典当行及画廊进行浏览和竞拍……
2015年,中国网民已达6.7亿人,而数据调研机构艾媒咨询发布的《2015中国“互联网+”传统文化发展专题报道》显示,71.2%的中国网民会通过网络了解传统文化,网络已经成为网民了解传统文化的首要渠道。目前网上关于传统文化的软件,涉及传统文学、传统节日、传统戏曲、中国建筑、传统医学、民间工艺等诸多领域,提供的服务包含资讯、游戏、电商交易、教育、医疗等多种类型。
“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化获得了一种新样态,它既是被传播内容,也是传播方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博士后谷卿说,“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巨大的信息源和信息元,极具开发价值,而开发、激活和重启传统文化的方式又是多种多样的。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文化传播也必然要考虑到终端及其用户的接受习惯与体验。”
数握显示,在使用传统文化应用软件的用户中,传统文化资讯浏览是用户主要的需求点,占比达61.2%,传统文化应用工具及教育学习则分别位列第二、三位。此外,在用户的年龄分布上,26—35岁用户的占比超过40%,36—45岁的用户占比为24.3%,也就是说,“80后”占比远远领先于其他年龄层的用户。
“文化是从社会的生活环境中培养出来的,脱离了生活环境的文化必然无法生长,传统文化要更好地传播,就必须生活化,而互联网恰恰是将其生活化的重要载体。”上海民俗学会会长仲富兰说,“比‘80后’更年轻的‘90后’‘00后’在接触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更需要全新的传播方式,互联网的作用可以说是不可替代的。”
触网要避免过度商业化
虽然传统文化应用软件涉及领域广泛、服务类型多样,但从数据看来,用户的使用满意度却并不高:用户中,对产品使用体验表示非常满意的占比为9.1%,表示“一般”的占41.3%。69.1%的用户认为当前相关服务商对传统文化生搬硬套,产品缺乏内涵;同时,网络平台杂乱及传统文化信息错漏也成为密集的“槽点”。
业内人士分析“互联网+”传统文化产业所处的困境时指出,产业当前的总体状态是缺乏规模性的行业生态,互联网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与发展处在探索创新阶段,行业生态尚未成型,各服务商在产品的研发创新及运营上均未成熟,从而给产品在市场普及和推广上带来阻碍;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与互联网原本在学科属性和发展逻辑上就有很大的分歧,这两个领域的结合虽然既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也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但也对相关从业者的专业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行业人才的匮乏恰恰是造成当前发展令人不甚满意的关键所在。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6年03月17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