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间信仰60年嬗变:从断裂到弥合
当前位置: 主页 > 民俗史话 > 中国民俗信仰 >

我国民间信仰60年嬗变:从断裂到弥合


栏目: 中国民俗信仰     |      作者:张祝平

  民间信仰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社会基础,在传统农业社会中,民间信仰是普通百姓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民间信仰经受了被阻挠、查禁,甚至被取缔的命运,伴随着改革的持续推进和社会的转型,民间信仰在现代社会又有了很大的复兴,显示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极大的社会适应性。

  我国民间信仰60年来的历史变迁

  新中国成立后,宗教政策的波动使民间信仰在其演变过程中也经历了一个波动的过程。

  1949年到1966年,民间信仰的艰难延续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在法理层面上一直倡导宗教信仰自由,保护宗教的合法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对公民宗教权利的基本规定。然而,事实表明,这一时期国家的具体政策对于民间信仰的冲击也是非常深刻的,特别是民间信仰的物质层面受到的冲击最直接、最厉害。1950年开展的土地改革以及社会生活方面的移风易俗运动,使祠堂与村庙公田不复存在,寺院田产锐减。民间信仰的组织也同样受到冲击,如村庙管理委员会、香会等都在被取缔之列。同时,因为土地改革极大地振奋了民心,老百姓开始觉得不再需要祖宗、神明的护佑,生活照样可以过得很好,信徒大大减少。尤其是1957年以后,国家宗教政策呈现出“左”倾化倾向。1962年12月至1963年1月召开了第七次全国宗教会议,此后,典型、成规模的民间信仰活动被取缔。这时,民间信仰已经出现了断裂。然而,民间信仰毕竟已根植于中国乡土社会数千年,这些冲击并没有让农民完全放弃民间信仰。一些信徒偷偷地搭建简易神龛,求神拜佛,民间信仰就在断断续续中延续着。

  1966年到1979年,民间信仰的全面断裂  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后,开始了对宗教采取破“四旧”的政策,这期间对于宗教与民间信仰的物质层面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从这一时期开始,延续了数千年的民间信仰在强大的国家力量干预下出现了全面的断裂。当然,对民间信仰的摧毁,只是触及其物质层面,没有触及其精神层面,砸毁庙宇、神像,并没有将人们的神明观念从头脑中清除。当宗教与民间信仰的神明从人们心灵世界退出时,另一种神明崇拜却悄然兴起,对革命领袖的崇拜成为时尚。

  1979年到1991年,民间信仰的恢复重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重新得到落实,制度化的宗教信仰获得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民间信仰也得到了恢复。1982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的通知,比较系统地总结了1949年以来党在宗教问题上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阐明了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当年12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又一次重申了“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表明国家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重新确立。不过,一些人一时还未转变对宗教的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视宗教为当代社会发展中的“异物”。至于民间信仰,对其不了解的人往往将其联想为“愚昧、落后、迷信”,从来不将其列为一种宗教信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社会应有的尊重与宽容,其边缘性的地位、受挤压的生存状态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观。

  1991年至今,民间信仰的调整创新  1992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宗教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提出要“动员全党、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进一步重视、关心和做好宗教工作,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党的中央文件第一次正式提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问题。1993年11月,江泽民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就如何解决好我国现阶段的宗教问题,正式提出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著名论断,把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作为一项战略目标定下来,并成为我党处理现阶段我国宗教问题的方针政策。党的十七大进一步阐明了党对宗教信仰问题的基本立场,即“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这一新阐述,是对宗教工作理论政策的继承和创新,是对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深化和发展,是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纲领性文件。随着国家宗教政策的日趋完善,民间信仰也在调整创新中不断发展。当前,民间信仰在农村的发展状况,实际上也是民间信仰对现代社会变迁的一种主动适应。民间信仰在这一阶段的发展演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许多庙宇初步走向了规范化的组织管理。二是寻求合法性的有益探索。目前,一些规模较大、信徒较多、组织管理较好、影响传播较远的民间信仰场所已经被纳入政府管理,作为佛教、道教场所开放,成为一个被认可的宗教活动场所,这种“正名”其实是为民间信仰在现代社会变迁中的发展找到了合法性的基础。

  民间信仰在当代复兴的原因

  制度的变迁:民间信仰当代复兴的外部依据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宗教政策是影响我国民间信仰的演变历程最直接的制度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宗教政策逐渐稳定并趋于成熟,民间信仰由断裂走向弥合,并开始复兴。然而,我们更应该看到,国家的经济制度安排在民间信仰变迁中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形式的实行到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广大农村民众经历了从“集体人”到“个体人”的转变。这种身份上的转变,使其重新拥有了自主权和自由活动空间,而这些正是民间信仰赖以生存所需要的土壤。从此意义上看,国家经济制度的变迁才是改革开放以来民间信仰复兴的深层次原因。

  民众的需求:民间信仰当代复兴的内在逻辑  有学者认为,民间信仰有其不完全服从、依赖于经济、政治变革的相对独立性和自身发展的规律性。它的生成、演变与创造它的民众的需求息息相关。

  “村村皆有庙,无庙不成村”。在传统农村社会中,宗祠与村庙是不可缺少的两大建筑。在长期的民间信仰史中,村民对村庙中的诸神形成了特殊的感情。20世纪80年代是民间信仰复苏的年代,很多村庄都将曾经改做它用的村庙收回并重新布置成庙宇。进入9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进一步改善,翻修庙宇成为时尚。值得注意的是,当一些村庄因国家建设需要或脱贫需要而整体移民异地重建新家园时,原来的祠堂与村庙亦被村民们搬到新地重建或移建,而且建得更好。

  “风险社会”的精神归属。现代农村社会的巨大变迁使每一个人都获得了极大的自由空间和成功希望,但也使人们强烈地体会到现代社会中的不确定性及其带来的“风险”,并由此产生了安全感和归属感的缺失。诚如有学者说:“人的内在精神需要使宗教的心理调节功能成为可能。”可以说,当今民间信仰在现代社会“回归”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们想从一个未知的世界中求得可知世界中不可求得之物的手段”。

  当下农村的“文化盛宴”。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根本改善,但农村的文化建设却滞后于经济发展,有的地方甚至出现倒退,加之近年来农村人口的外迁和大量年轻人的外出务工,农村文化生活呈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单调与枯燥。民间信仰恰在这时给村民们的生活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为乡村民众提供了社会交往和文化交流的平台。特别是每年春节期间,众多村庙都要举行游神巡境活动和戏曲演出,许多村民都认为是“搞热闹”,增添喜庆,宗教性的目的反而隐而不显,“娱神”更是“娱人”。可以说,民间信仰在传统农村社区生活中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农村中很多的公共生活都是借其开展和延续的。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四川米易傈僳族至今保留古老习俗与民俗文化

下一篇:大理白族的特有信仰:“本主崇拜”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文学网   中国时尚休闲网   致富经   风雅鹤壁   中国时尚文化网   中国书画艺术网   中国兰花网   中国演讲与口才训练   中国高考智库   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网   中国网络营销传播网   油画定制网   趣学街   中国城市品牌建设网   中国旅游风景名胜网   学习力教育智库   意志力教育学院   中国健康生活网   中国营销策划网   中国企业培训网   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中国VI设计知识网   中国民俗文化网   中国书画交易网   中国艺术传播网   中国油画网   中国书法网   中华书画网   世界儿童文学网   中国珠宝文化网   中国民间故事网   中国雕塑设计艺术网   中国收藏投资知识网   宝宝成长网   中国瓷器网   天赋教育研究中心   天赋教育前沿   教育趋势研究   中国收藏证书查询网   中国酒文化网   中国广告设计知识网   中华武术网   杭州西湖风景文化网   中小学生作文大全   家长学院   学习力教育中心   教育百科   高考季   中小学生作文网   中国爱情文化网   科技前沿   中国地理知识网   中国书画网   中华人物谱   中国茶文化网   学习力训练中心   千岛湖旅游风光   艺术教育知识   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网   天赋教育观察   白手创业致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