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研究 > 中国民俗研究

[毛巧晖]新秧歌里的“民间”


作者:毛巧晖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摘要]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民间文艺受到知识分子的关注,秧歌进入他们的视野,他们搜集、研究陕北秧歌,并对它进行改造,掀起了一场“新秧歌运动”。在新秧歌中,知识分子按照权威话语的意向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民间”,但他们忽视了民间文学本身的规律和特性。
[关键词] 新秧歌运动;“民间”;民间文学
[中图分类号] K89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214(2006)03-0070-05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之后,“萌芽状态”的文艺引起知识阶层的关注。文人、知识分子纷纷走向民间,搜集、研究民间文学,通过对民间文学的改造,利用它来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方针,唤起民族情感。陕北具有地方色彩的民间文艺如地方戏、秧歌、民歌等便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其中最具有典型性、最有影响的就是对秧歌的改造。
 
一、秧歌溯源与新秧歌运动
 
1942年9月23日,《解放日报》发表丁里的《秧歌舞简论》,文中认为秧歌多在冬季农闲时间,作为劳动之余的娱乐,但在陕甘宁边区,扭秧歌已成为参与政治斗争和社会活动的武器,通过其“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贾芝,1988:509)边区迅速出现了大量的秧歌队,据统计,当时有各类秧歌队949个,平均每1500人左右就有一个。新秧歌在陕甘宁边区等14个解放区形成蓬蓬勃勃的运动,“新秧歌运动是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文艺工作中值得注意的新生事物之一,是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指引下的重大成果之一。从文艺座谈会以后到新中国成立这短短六年中间,秧歌剧曾一时风行全国,各地所创出来的剧本真不知有多少”。(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报刊史研究室,1984:508)延安的新华书店、华北书店、韬奋书店等相继出版发行了《秧歌集》、《新秧歌集》、《秧歌剧初级》、《秧歌小丛书》、《秧歌曲选》、《秧歌论文选》等系列图书,同时秧歌艺术评论和秧歌艺术研究工作日趋活跃,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报纸杂志,发表有关新秧歌运动的文章百篇之多,当时著名的评论家艾思奇、周扬、冯牧、安波、艾青、贾芝等都参与了这一评论潮流,甚至远在重庆的郭沫若也加入了这一行列,这就是中国民间文艺史上的“新秧歌运动”。
秧歌是遍及中国南北的一种民间文艺。1830年版陕西《清涧县志》载:“十五上元,城乡各演优伶杂唱,名曰秧歌。”关于秧歌的起源说法不一,主要有两个观点:一是认为秧歌是在插秧季节,由农民边工作边哼唱的“田歌”逐渐发展而来。清人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径田插秧。一者挝大鼓。鼓声一通,群歌竞作,弥日不绝,是曰秧歌。”二是根据对出土文物的考证,北方秧歌已有千年左右的历史,现在陕北地区古代秧歌是为祭祀二十四星宿而舞,所以由此认为秧歌的源头之一是祭祀舞蹈。也就是说秧歌的意义大概可归纳为现实生活的表现与宗教意义两类,本文所要论述的新秧歌运动出现之前秧歌的原型——陕北秧歌就属于一种宗教意义上的歌舞。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陕西卷》载:“陕北秧歌自古以来就是一项祀神的民俗活动,传统秧歌队多属神会组织。边远山区至今还保留着‘神会秧歌’之称,过去每年闹秧歌之前,先要在神会会长(主持或会首)率领下进行‘谒庙’,祈求神灵保佑、消灾免难、岁岁太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据此可见,陕北秧歌活动是具有功利目的的一种风俗祭礼。过去有不少人自幼就参加秧歌活动,目的就为报答神恩,进行还愿,表示对神的虔诚,这也是形成秧歌活动广泛群众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李开方,1995:49)
陕北民间传统的秧歌队在开始活动之前要谒庙,第二天开始“沿门子”,各家要给秧歌队赏钱或食品,这一行为含有祈福保平安之意,因此“老百姓又称它为‘溜沟子秧歌’”。接下来是“搭彩门”,是与邻村互访互拜的一种秧歌比艺活动。与宗教信仰极为密切的就是最后的“转九曲”,人们穿行于复杂的阵图,目的是为了消灾灭难,求得来年吉祥如意、风调雨顺。同时对于农民而言,这又是一项娱乐活动,他们要跳得高兴,玩得痛快,因此在小场子里有二人或多人的表演,爱情成为这些表演的主要主题,有的风趣幽默,有的夸张滑稽,有的突出表演者的武艺,有的则是直白地表现打情骂俏,“老百姓称之为‘骚情秧歌’”。
新秧歌不带有任何宗教意义,当时群众给新秧歌取名叫“斗争秧歌”。在其他根据地也是如此,赵树理和靳典谟在《秧歌剧本评选小结》中对太行地区的275个剧本的总结为:“从内容上来看,与实际结合是一个共同的优点,其中又分为反映战争的二十三题,生产四十七题,拥军、优抗、参军六十三题,文武学习、民主、减租、渡荒、打蝗、提倡卫生、反对迷信的有七十六题,介绍时事、传达任务是三十九题,而歌颂自己所爱戴的英雄人物竟多至二十五题。”(赵树理、靳典谟,2000:153)另外,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所创作的新秧歌绝大部分都是出自专业文艺工作者之手”。(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报刊史研究室,1984:510)这样,新秧歌就构建了一个“民间”世界。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张冬菜]东北满族地区皮影戏的个案考察

下一篇[郑劭荣]从唐宋说唱伎艺与民间剪纸看我国影戏的形成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