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启芳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古傩新生 古村扬名
把傩舞跳进北京,大源村民没人敢想。
那几年,县里和乡里投入2万元,重新设计购置了一批服装、道具。作为队长的严建华,尽量组织傩舞队参加各种演出,以扩大傩舞的知名度。村里也在演出期间,发给傩舞队员适当的误工补贴。
从参加宁化首届客家祭祖、大金湖中秋焰火晚会、香港回归踩街等活动,到参与泰宁国家地质公园揭牌、泰宁“申世”“申魅”……渐渐地,在泰宁旅游发展的重要环节里,都有了古傩粗犷的身影。流传了千年的古傩,不再是单纯的“娱神娱人”,渐渐演变成泰宁旅游的一个文化元素,为泰宁旅游发展增添亮丽一笔。
2005 年,是大源傩舞的丰收年。这一年,大源傩舞被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6月,作为省民间艺术团成员单位之一,大源村农民业余傩舞队代表福建参加江西南昌国际傩艺术周,从来自全世界的36个团队中脱颖而出,获得银奖及优秀演出奖;随后,他们进京为泰宁“申魅”助阵,古朴的演出博得现场专家与观众的满堂喝彩;在泰宁摘得“中国十佳魅力名镇”桂冠后,他们应邀再次进京参加庆典表演,成为入选央视的5个播出节目之一。
与此同时,大源村民舞傩的心态也在发生着变化。严建华笑着说,原先是没人愿意学,现在是觉得学舞傩好,可以经常出去演出“看世界增见识”。如今,在大源村,90%以上的年轻人都学过傩舞,连几岁的稚童都喜欢拿着面具、木刷跟在后面跳。每逢傩舞队出动,村里都要放鞭炮迎送;队员演出误了农活,亲朋好友都会来帮忙;比赛拿了名次,村里人比队员们还高兴。而严建华,也于2008年被授予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大源古傩走出了深山,也以独特的方式“挽救”了古村落。原先,许多村民都想将自家的老屋拆掉建新房,但古傩出名后,吸引了各路媒体及摄影家到这里拍摄古村落、古民俗。看到自己眼里的破旧老屋、老村,成为众多记者与摄影家眼里的“宠儿”“无价之宝”,村民们渐渐意识到“拆了就不可能再有了!”“祖宗留下的东西要保护好!”如今,村里另外选址给村民建新村,大家齐心协力,保护这个流传千年的古村落。(来源:东南网-福建日报)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2月25日 14:53【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篇: [柯杨]陇东民间艺术:在传统与现代间行进
下一篇: [刘锡诚]白蛇传传说:美女蛇故事的流传、变化与异文
标签:
【相关文章】
“世界记忆”与非物质遗产保护
水书研究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正式立项
古老水书:捡拾文明的记忆
[李德龙]论日本学者对敦煌古藏文禅宗文献的研究
《坡芽歌书》考察实录
古籍拾贝
[陈支平]努力开拓民间文书研究的新局面
我国首部《彝族毕摩经典译注》40卷出版
《彝族毕摩经典译注》正式发行
贵州发现仡佬族文字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李德龙]论日本学者对敦煌古藏文禅宗文献的研
古代圣旨造假有多难:雍正改圣旨是编的
“七大名著”为何变成“四大名著”,有3本被删
浅谈古典诗歌中兰花的多种意象
壮族的习俗
北川民间祭禹习俗
端节前夕扫房屋由来
《西厢记》《牡丹亭》留下多少爱情诗句?古代园
保护原生态 杜绝伪民俗
西南少数民族妇女外流引发的婚俗变迁
民俗学和历史学
浅谈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
“七夕”应唤起对婚姻幸福的珍重
民俗主义论与德国民俗学
浅议当代时政歌谣中的讽喻作用
中日雷神考
广西柳城:山歌年年唱春光
[邢莉]当代乡土社会神圣空间历史记忆的重构与
[郑宇 胡梦蝶]云南苗族山岳文化变迁与生计方
[卢万发]毕摩文化与彝族教育关系初探
我国56个民族是如何确认的?
[刘厚生]从京剧当年的繁荣说起
[彭牧]医生、主观性与中医知识传统
[毕艳君]青海多民族民间文学中的历史记忆
[陈建宪]实现民间文化与产业化要素的“基因”
神奇的西莲寺 神秘的帐书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