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席自然少不了汤,汤在中国烹饪文化中一直有着举纲之要。文献记载最早的中国烹饪,是伊尹“以汤说汤”;周礼中的鼎食文化,司样是以汤烹美味;到了魏晋之时,玄学大盛,佛道之学更讲究饮食对人体的调养益补之理,他们的益养之道由寺观影响到社会,随着汤文化的秉承,又相陈以素食,对以后中国的烹饪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大凡名菜,在汤上最为讲究,事厨者无不怕汤。可水席的真正魅力正在于以汤取胜,由开始淡淡的味道,逐渐变浓;由咸味加进少许的酸味,再加进点麻辣,然后变为甜咸味。人们能清晰地感受到每道菜的独特味道,并同前面的各道菜轻而易举地区别开来,始终处于一种新鲜有味的状态中,不至于产生厌烦之感。
直到今天,喝汤仍是洛阳市民经久不衰的传统,见面问候,也以喝汤与否为礼貌。喝汤,喝什么味的汤,这是很有讲究的。水席的汤,甜、咸、苦、辣、酸,五味俱全,以咸鲜为主,突出酸辣,还可细分为微酸微辣、大酸大辣、鲜香酸辣等,以适应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达到除腻、增食、开胃之目的。实际上,除了水席中的汤汤水水以外,洛阳的羊肉汤、牛肉汤、驴肉汤、豆腐汤、丸子汤、不翻汤等,也都各具特色,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
传统洛阳水席的格式非常讲究,水席的菜序是前八品、四镇桌、八大件、四扫尾,共二十四道菜,名称讲究,上菜顺序也非常严格。
水席的“前八品”,也叫前八礼,分别象征武则天服、礼、韬、欲、艺、文、禅、政的八大善(膳)绩。八个冷盘分为四荤四素,拼成的花鸟图案,色彩鲜艳,构思别致。
“四镇桌”是指四个主菜:一是牡丹燕菜。二是葱扒虎头鲤,鲤鱼以孟津黄河所产的长须鲤鱼为上品,装盘作张口昂首上扑状。三是云罩腐乳肉。四是海米升百彩,就是海米炖白菜,叫“百彩”为图吉利悦心。 “八大件”又分前五后三:“前五”为快三样、五柳鱼、鱼仁、鸡丁、爆鹤脯。“后三”为三道甜食,一般有八宝饭、甜拔丝、糖醋里脊。
“四扫尾”依次是鱼翅插花、金猴探海、开鱿争春、碧波绛丸。后来人们在这二十四道菜之后又加了一个酸辣鸡蛋汤,也称为“圆满如意汤”,以示全席结束。
洛阳水席的上菜程序反映了这种筵宴的一大特点,其总体要求是迅速明快,如行云流水,穿梭不息。热菜用不同型号的青花海碗盛放,上菜时,每三个味道相近的为一组,每组各有一道大菜领头,名曰“带子上朝”,主菜上一道,客人食后撤掉前盘再上后道菜,菜先菜后规矩不变,以汤辅菜,菜随汤进,从而体现自己独特的风格。
如今洛阳水席的菜肴菜谱并不完全一致,既有以海参、鱼翅为主的高档酒席,也有以肉类、粉条、蔬菜为主的大众席面。“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水席见证了洛阳历史的风风雨雨,但它对传统烹饪文化内在精神的继承却始终未变,因此能历经千年而不衰。
水席中第一道大菜是象征着洛阳水席雅俗并存、风格独特的燕菜。它是以白萝卜为主料,经过多道精细加工,加入十几种配料,再放人蛋糕做成的牡丹花,精制而成,具有造型美观、酸辣香郁、鲜嫩清爽等特点,若不点破,一般人是很难吃出萝卜味的。《红楼梦》里有一回,说的是刘姥姥在大观园里吃茄鲞,茄子经去皮、切丁、油炸,配上鸡脯肉、新笋、蘑菇、五香豆腐干和各色干果子,再用鸡汤煨、香油收。七八道工序那么一烹,使没嚼出茄子味的刘姥姥直吐舌头:“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或许燕菜的工序没有这么复杂,但其味堪与茄鲞媲美。
说起洛阳燕菜,有一则众口相传的故事。据说武则天称帝时,各地祥瑞频现,洛阳东关下园长了一个几十斤重的大萝卜,民众认为是吉祥之兆,将它进献给女皇,武则天一见大悦,即嘱御厨烹制。宫廷厨师将萝卜切成细丝,再配以山珍海味的汤呈上,武则天用后大为赞赏,并以其具有燕窝风味而赐名“假燕窝”。由于它能适应多种原材料配置,既可用名贵的山珍海味,又能用一般的肉丝、鸡蛋等做配料,因而成为王公重臣和庶民百姓竞相仿制的宴席大菜。随着历史变迁和历代名厨的创新发展,燕菜日臻完善,因起始于洛阳,故称为“洛阳燕菜”。
“洛阳燕菜”又叫“牡丹燕菜”,为什么呢?1973年,周恩来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来洛游览,洛阳人用水席来款待。厨师们做好洛阳燕菜后,又用蛋糕精心雕刻了一朵牡丹花放在燕菜上,周总理看着盛开的“牡丹花”风趣地说:“洛阳牡丹甲天下,菜中也能生出牡丹花!”从此,“洛阳燕菜”改名为“牡丹燕菜”。
水席在制作技巧上十分精细,讲究素菜荤做,粗粮细做。除了燕菜以外,水席中还有一道“洛阳海参”,其实就是淀粉做成的粉条,但经厨师妙手烹制后,便脱胎换骨,味美异常,与老北京的风味小吃“炸灌肠”有异曲同工之妙,食之让人叫绝。
为了继承和发扬水席文化,洛阳市曾先后组织国家、省、市的烹饪专家和名厨高手汇集洛阳,对水席的开发进行研讨。百年老店“真不同”,在继承水席传统烹饪技艺的基础上,对水席的品种进行改造,增加了海鲜、甲鱼、蛇羹等原料,使传统水席在档次上有了很大提高。2008年6月14曰。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真不同”洛阳水席名列其中。以整套宴席人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在全国也是唯一的。如今水席在洛阳极为普遍,大街小巷的餐馆随处可见,比较著名的有“真不同”、“水席园”等。
洛阳水席在流传的过程中,又形成了清真水席这一分支。清真水席是洛阳地区的回民在保持伊斯兰教传统习俗的基础上,经回民饭店的厨师挖掘整理,并吸收融合其他民族烹饪技术而推出的,尽管数量有增有减、有多有少,但它的主要制作原料没变,或全牛肉席或全羊肉席,或二者兼而有之,为洛阳水席增添了新的内容。
(原文刊于《文史知识》2010年第6期)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国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