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研究 > 中国民俗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外藏珍稀中国民俗文献与文物资料整理、研究暨数据库建设”项目成果介绍


作者:项目组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项目介绍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外藏珍稀中国民俗文献与文物资料整理、研究暨数据库建设”(项目批准号:16ZDA163),旨在全面、系统调查海外所存中国民俗文献及民俗有关文物,予以编目、整理、研究,并尽可能复制、扫描或摄影以设立数据库,供研究者使用。

民俗学、人类学是在西方学术背景下建立起来的现代学科,其后影响东亚,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大战略之下,成为当前的显学。从16世纪传教士进入中国,带走不少的中国民俗资料,到19世纪之后,国外人类学家、民俗学家、旅行家在中国各地进行系统而有目标的田野考察,收罗了大批在中国当时并不受注意的民俗有关文物和民俗文献,流转国外,现在连同学者自己的笔记、资料、图片等,散藏在国外的博物馆、图书馆等机构,成为研究中国民俗文化的一个有待开拓的宝库。其中许多珍贵资料在中国本土已经散佚无存,而且大部分资料未经编目整理,亦未得到介绍披露,学者难以利用。本课题的立项,即旨在解决这一问题。寻访、挖掘、整理和研究国外博物馆和图书馆等公共机构所收藏的各类中国民俗文献与民俗相关文物,通过编制目录、开展专题研究和建立数据库的形式,一方面将这批珍贵的文物与文献资料介绍回中国,另一方面为世界各地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学者与收藏机构搭建一个汇集资料和交流信息的平台,同时利用这些资料对中国民俗的发展变化、民俗文献和文物研究的方法论以及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交互视角等问题展开研究。这样既能使流落于海外的民族文化遗产得到抢救和继承,而且通过考察西方学者对于中国民俗文献与文物的收藏史和研究史,借鉴其学理依据和学术理念,丰富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思想与治学方法。

首席专家简介:

王霄冰,中山大学中文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民俗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文化遗产》副主编,广东省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成员,曾任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外来研究员、日本民俗学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等职。迄今已在国内外发表著作10部,以中、日、英、德语发表论文60多篇。

项目标识

 

论文

1.[美]蒂莫西·坦盖利尼:《民俗学显宏镜——计算民俗学面临的挑战》,李扬、乔英斐译,《民族文学研究》2023年第2期,第166—176页。

2.陈雅新:《17—19世纪欧洲中国戏曲题材画的“真”与“失真”》,《学术研究》2022年第12期,第184—192页。

3.肖宇强:《海外藏中国民俗文物研究的四重维度——以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中国服饰为中心》,《民族艺术》2022年第6期,第104—116页。

4.王霄冰、陈科锦:《民俗志的历史发展与文体特征》,《民俗研究》2022年第6期,第94—107页。

5.崔若男:《近代西方人中国儿歌翻译话语研究》,《民间文化论坛》2022年第5期,第99—108页。

6.王玉冰:《裴丽珠与中国岁时节日研究》,王加华主编:《节日研究》第十九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22年,第36—51页。

7.崔若男:《何德兰的摄影与晚清中国儿童及家庭研究》,《文化遗产》2022年第3期,第143—151、第2—3页。

8.陆慧玲、李扬:《菲尔德〈中国童话〉对女性民间口头叙事的搜集与创编》,《文化遗产》2022年第3期,第135—142页。

9.姜复宁:《日本江户时代汉语教材的编写与传播:基于对现存唐通事唐话教材的考察》,《语言教育》2022年第2期,第116—127页、第133页。

10.林海聪:《图文共现的民俗档案:清代至民国时期妙峰山庙会的多元记录》,《民俗研究》2022年第3期,第132—143页。

11.潘彦坤、姜复宁:《〈玉烛宝典〉引中医文献汇考》,《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年第2期,第83—87页。

12.王霄冰:《作为“记忆之场”的族谱及其民俗学价值》,《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第22—29页。

13.孙艳艳、周波:《从泽田瑞穗藏品看宝卷的分类问题》,《文化遗产》2022年第2期,第68—74页。

14.陈雅新:《戏曲中的龙舟表演考论》,《戏剧艺术》2022年第1期,第169—177页、第181页。

15.肖宇强:《海外藏中国戏曲与民俗文物的“数字孪生”及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文化遗产》2022年第1期,第89—96页。

16.吴雅迪:《柏林藏〈苗民图四十种〉考释》,《文化遗产》2021年第6期,第130—139页。

17.姜复宁:《宗族意识指导下的谱牒纂修实务:清代曲阜孔氏家谱的编辑与刊印》,《临沂大学学报》2021年第5期,第96—102页。

18.刁统菊、王艺璇:《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藏中国契约文书的民俗学研究》,《文化遗产》2021年第5期,第141—149页。

19.崔若男:《福建协和大学的歌谣研究——以沙善德和江鼎伊为例》,《民间文化论坛》2021年第5期,第98—107页。

20.陈雅新:《从“黑船”到“红船”:粤剧戏船变迁新探》,《文化遗产》2021年第5期,第83—90页、第4—5页。

21.崔若男:《美国博物馆藏中国藏族民族文物研究——以劳费尔的收藏为例》,《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第67—72页。

22.姜复宁、李金泽:《〈玉烛宝典〉纬书研究价值述论》 ,《中国俗文化研究》 2021年第1期,第108—119页。

23.[日]松尾恒一:《香港、坪洲岛的天后宫和中元建醮——清代南海的海商、海盗、渔民的妈祖信仰及其历史与传承》,梁青译,《东亚学》2021年,第37—49页。

24.卢梦雅:《近代河北方言的文字化尝试——晚清方言民俗教材〈汉语入门〉底本考论》,《民俗研究》2021年第1期,第144—151页。

25.陈雅新:《英藏19世纪初戏曲题材外销画初探——以〈回书见父〉为例》,《戏曲艺术》2020年第4期,第106—113页。

26.王玉冰:《民俗文物的跨国流动史——以高延藏品为例》,《艺术与民俗》2020年第3期,第19—26页。

27.王加华、郑裕宝:《海外藏耕织图的绘制、收藏与价值分析——以元代程棨、明代宋宗鲁与清康熙三版本为核心的探讨》,《艺术与民俗》2020年第3期,第27—38页。

28.吴雅迪:《20世纪30年代之前欧美汉学界的“苗图”研究》,《艺术与民俗》2020年第3期,第39—51页。

29.[德]白瑞斯:《中国皮影戏在德国的传播与相关文物收藏》,叶进译,《艺术与民俗》2020年第3期,第52—60页。

30.王京:《民俗学与历史学的对话——日本神奈川大学“综合资料学”的探索》,《民俗研究》2020年第4期,第44—52页。

31.黄媛:《西班牙传教士文献所见明代潮汕妇女服饰》,《文化遗产》2020年第3期,第118—127页、第4—5页。

32.[澳]贺大卫:《〈罕王〉的平行式:广西中西部壮族史诗》,李扬、陆慧玲译,《民族文学研究》2020年第3期,第112—133页。

33.王霄冰:《民俗资料学的建立与意义》,《民俗研究》2020年第3期,第13—23页。

34.崔若男:《韦大列〈北京的歌谣〉与中国现代歌谣运动》,《文化遗产》2020年第2期,第123—132页。

35.陈雅新:《西方史料中的19世纪岭南竹棚剧场——以图像为中心的考察》,《戏曲研究》2019年第4期,第 160—178页。

36.崔若男:《术语互译:ballad的汉译与歌谣运动研究》,《民俗研究》2020年第1期,第 99—108页。

37.陈雅新:《外销画中的十三行街道戏曲商铺考》,《中华戏曲》2019年第2期,第50—69页。

38.林海聪:《妙峰山庙会的视觉表达——以甘博照片为中心的考察(1924—1927)》,《民俗研究》2019年第5期,第41—54页。

39.[美]马克·阿兰·芬雷森:《从语义标注文本中推定普罗普的功能项》,《民俗研究》2019年第4期,张瑞娇、李扬译,第117—134页。

40.李扬、陆慧玲:《近年西方学界南方民间文学研究举隅》,《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第 44—57页。

41.[美]费伊·比彻姆:《灰姑娘的亚洲起源——广西壮族的故事讲述者》,陆慧玲、李扬译,《民族文学研究》2019年第3期,第33—48页。

42.张多:《美国学者搜集整理、翻译中国民间文学的学术史和方法论》,《文化遗产》2019年第2期,第113—122页。

43.[日]松尾恒一:《香港坪洲岛天后宫的中元建醮考察——聚焦妈祖信仰和先祖祭祀》,梁青译,《妈祖文化研究》2019年第1期,第42—49页。

44.崔若男:《明恩溥与中国谚语俗语研究》,《汉学研究》2019年春夏卷,第219—304页。

45.何红一:《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瑶族“过山榜”的形制特征》,《中原文化研究》 2018年第5期,第100—107页。

46.[孟加拉]莱莎、李扬:《从民间萨满到海上女神:妈祖之旅》,刘琨译,《神州民俗》2018年第3期,第7—10页。

47.王霄冰:《海外藏珍稀民俗文献与文物资料研究的构想与思路》,《学术研究》2018年第7期,第145—153页,第178页。

48.陈雅新:《清戏画研究之回顾、展望与新材料》,《戏曲研究》2017年第4期,第183—199页。

49.王京:《日本民俗学的中国研究:1939年的转折》,《文化遗产》2017年第3期,第10—16页。

50.赵彦民 :《日本满铁调查文献中的中国民俗资料——以〈中国农村惯行调查〉(1—6卷)为中心》,《文化遗产》2017年第3期,第17—21页。

51.斯琴:《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及其所收藏的中国资料》,《文化遗产》2017年第3期,第 22—32页。

52.[日]松尾恒一:《基于中国在日资料进行民俗研究的可能性——聚焦明清访日海商相关记录》,梁青译,《文化遗产》2017年第3期,第1—9页。

53.陈雅新:《清代粤剧例戏题材外销画考论》,《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第83—91页。

54.刘倩:《青木正儿藏中国民俗版画研究》,《文化遗产》2023年第4期,第129—135页,第161页。

55.郭倩倩、李扬:《“画中女”故事文本流变及意涵阐释》,《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第179—192页。

56.肖宇强:《东风西渐:中国民族民间服饰在海外的收藏、传播及文化影响——以美国公共文化机构藏品、图像为中心》,《艺术传播研究》2023年第4期,第101-116页。

书籍(目前已出版清单)

1.[法]戴遂良编:《近世中国民间故事》,卢梦雅、付英超编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20年。

2.吴雅迪编:《德国和捷克藏贵州“苗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22年。

3.刁统菊、王艺璇编:《德国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藏中国契约文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21年。

4.[美]阿黛尔·玛丽安·菲尔德:《中国童话》,陆慧玲、李扬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21年。

5.[法]戴遂良编:《民间道德、习俗与民间叙事》,卢梦雅、任哨奇编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22年。

6.陈雅新、朱家钰著:《法国拉罗谢尔藏清代外销画》,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22年。

7.王加华、郑裕宝编:《海外藏元明清三代耕织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22年。

8.[美]何乐益、[英]裴丽珠、[俄]米托发诺:《中国的风俗与岁时》,杨沁、王玉冰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23年。

9.[美]贝尔托德·劳弗、[德]顾路柏、[德]夏礼辅整理,王霄冰编:《燕影剧:晚清北京皮影戏唱本》,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23年。

10.[法]顾赛芬:《明清风俗类官文选》,卢梦雅、郭平平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23年。

11. []松尾恒一编著,梁青译:《日本藏明清时期中日贸易相关民俗资料选编(上)》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23年。

12.[意]韦大列 编著 崔若男 编译:《北京的歌谣》,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23年。

 

  文章来源:中山大学中文系
【本文责编:李中彦】




上一篇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

下一篇[林海聪]图文共现的民俗档案:清代至民国时期妙峰山庙会的多元记录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