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9月26日电(记者曹滢 张奇志 张乐) 中国政府和众多的学者、艺术家们正在努力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以期应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在此间举行的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上,包括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壮族等在内的近十个少数民族的戏剧、舞蹈、民歌,以最新、最集中的姿态亮相这个代表中国艺术最高水准的舞台,并角逐中国文化艺术类政府最高奖。
“西藏的藏族人爱看藏剧,没想到藏剧在内地也受到观众的欢迎。”西藏自治区藏剧团团长扎西多吉说,藏剧首次参加国家艺术节,在沿海发达城市杭州演出的3000张门票竟然全部售完。
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拥有1亿多人口,绝大部分居住在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他们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民族一样,创造了积淀丰厚而又独具特色的优秀的文化艺术遗产,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亚南说,随着全球化浪潮加剧和现代化进程加快,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断层失传的危险日益显现。西方文明、强势文化正威胁着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安全。
在少数民族地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穿着自己民族的服饰,不愿说本民族的语言,而更向往牛仔裤、KTV等现代生活方式。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的不久前公布的一份报告说,西部地区一些人口较少的民族,能吟唱本民族史诗或掌握其他文化艺术技能的民间艺人正在急剧减少。
“令人欣慰的是,如何保护少数民族艺术、延续民族文化血脉,已成为中国政府和学者、艺术家们共同面对的时代课题。”王亚南说。
中国一些研究机构近年已多次举行有关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经文化部批准,中国艺术研究院不久前还成立了“中国申报世界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组织评审委员会”、“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以及“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去年,中国政府启动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计划用10年时间,对全国所有民族的民间文化进行“地毯式”考察。
文化部和财政部不久前公布,今年将投入2000万元人民币用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专项资金,并正式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列入中央财政预算项目。
艺术家们也在努力对那些濒临消失的民间艺术进行挖掘、抢救。由白族族舞蹈家杨丽萍创作的原生态舞蹈《云南映象》去年风靡各地,就是这种努力的明证。这台剧目被誉为“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活着的云南民族舞蹈博物馆”。
在西藏,许多民间藏剧艺术家仍固守着藏剧的“原生态”,一丝不苟地表演传统藏戏:简单的布景、复杂的面具、原汁原味的唱腔。但是这种对艺术的坚守却遭遇到观众越来越少的困境,西藏藏剧团导演次旦多吉说:“藏剧拥有500年的历史,但现在40岁以下的人好多都听不懂那些唱文。”这一形势给艺术家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除了保护,还需要创新发展。”西藏自治区藏剧团团长扎西多吉说,在继承藏剧传统的基础上,藏剧从过去单一的广场戏发展成了一门综合的舞台艺术,将民歌融入藏剧唱腔中,用以更好地塑造人物。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这种保护不能只是博物馆式的、静态的收藏。”云南省文化厅副厅长范建华说:“如果充分认识了文化中所蕴涵的巨大经济价值,那么这种保护就是长久的。”当许多人在为“传统文化后继无人”感到忧虑时,云南省丽江古老的纳西古乐却再度兴起。这一流传千年但几乎失传的少数民族传统艺术,在今天重新找到了生存空间,而且日渐兴盛。
“走向市场和大众的民族民间艺术,给传承和保护提供了又一种途径。”范建华以纳西古乐的重新兴盛为例说,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抢救保护与合理利用,也正在从单一的政府行为发展为社会行为。
责编:复苏
文章来源:央视国际 (2004年09月26日 10:47)
【本文责编:思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