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乐音乐】一般只用于东巴教道场仪式或诸如驱鬼、跳神、作法等以舞蹈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法仪仪式之中。器乐音乐通常不用于东巴祭司唱腔的伴奏,故民间素有“歌乐不同步”的说法。即“歌时不舞,舞时可歌;歌时不奏,不奏不舞”。没有伴奏的原因极为简单,因为东巴祭司所唱诵的内容全是东巴经典,他们一般均需要手拿经典边看边唱,手自然难以“解放”出来兼顾伴奏。偶尔,有的东巴唱腔也加入了简单的伴奏形式,例如大祭风仪式中《鲁般鲁饶》唱腔的伴奏乐器用一件自制的羊皮大(法)鼓,该仪式中《冲巴寄》唱腔
的伴奏乐器则是用一只板鼓。这种现象,大多出现在谙熟东巴经典(几乎能背诵)的大东巴中。但从东巴教的发展历史看,早期(产生经书以前)的东巴唱腔大概应有简单的伴奏仪式,这个假设我们可从流传至今的东巴《神路图》(见图1)、东巴象形文字以及其他绘画作品中得知。
器乐音乐之东巴象形文字一览表(表2)
注:表1、表2均选引自桑德诺瓦著《纳西族音乐史》第35-36、38页,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图1 东巴《神路图》
二、勃拾细哩
勃拾细哩——纳西族民间俗称“别时谢礼”或“白沙细乐”,它也是迄今仍然保留、传承于纳西族民间的大型丧葬歌舞、器乐组曲,其中包括舞曲、歌曲以及器乐曲牌三个部分。
1舞曲——有《跺蹉》、《卡蹉》、《老麻蹉》等。
【跺蹉】汉语意为“赤足舞”。“跺”为“赤脚(足)”之意;“蹉”是“跳”,引伸作“舞”。此种舞蹈最早源于纳西族“桑尼”巫师①及其驱鬼、招魂、除病消灾和祛邪活动中的巫舞。它通常是带有某种巫术行为和性质的跳舞。除赤足在尖锐的瓦砾或碎瓷片上跳跃外,有的桑尼巫师能口含被火烧红的犁铧,舌舔被火烧红的钢刀,能进行赤足登刀梯或在沸滚的油锅里捞东西等令人瞠目的表演,以示驱逐鬼怪的勇气与决心,用此来喻示为亡灵返归祖宗的道路扫清障碍。这也是为何在“勃拾细哩”中吸收并保留此种舞蹈的因由。
【抗蹉】汉语意为“弓箭舞”,也有人将其译作“战争舞”。“抗”意为“射”、“射箭”,“蹉”意同前。这种舞蹈最早源于东巴祭司在“美比”(祭天)、“核拉勒扣”(祭风)等道场仪式中不可缺少的舞蹈。
东巴舞及“勃拾细哩”中均以此喻意射杀敌人的战争经历,并也借此缅怀祖先的丰功伟绩。此种仪式纳西语称为“靶达”(意即射靶子)。总的看,上述两种舞蹈如与东巴舞作比较,虽已失去了不少昔日原始神秘的宗教色彩,音乐也产生了一些变异,但借助此种舞蹈表示威慑、驱赶妖魔鬼怪的决心,向众神表示自己(活着的人)的虔诚意志的内涵至今仍存。
2歌曲——《阿丽丽构及泊》、《三思吉》、《幕布》、《抗磋-挽歌》等。
【阿丽丽构及泊】汉译应为“规劝亡魂离去的歌”。以往均将其译作“美丽的白云”,笔者认为这是不适宜的,因为歌词始终与“美丽”、“白云”等词意无关。歌中唱道:
原词:
意译:丽江上空的亡魂啊,
丽江上空的游魂,
请从浓厚的云层中间离去,
魂随鹤,鹤随魂,
飘去了,不再返回来!
“阿丽丽”不能译作“美丽的”。在纳西语中,“美丽的”应读作“知”或“娄”。在纳西语中,“阿丽丽”不通美和与之相关的任何语(词)意。通常,它只作为衬词在民歌中使用,或特指地名“丽江”。
“构”在纳西语中指“魂”或未经超度的“亡灵”,古语里还指一种徘徊于人间与天堂之间的游魂,亦特指北方。
“及”在纳西语中是“走”的意思,其发音有别于“基”(即“云”)。
“泊”在纳西语中为“解”、“劝解(导)”,其音亦通“白”。
因此,“阿丽丽构及泊”直译为“丽江亡魂走劝”,意译只能作“规劝(丽江)亡魂走(离)去”,故引伸为“规劝亡魂离去的歌”。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会
【本文责编: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