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瞿学忠 中国民间故事网
多元化
据岷县博物馆馆长、洮岷花儿研究者张润平先生介绍,莲花山花儿会因为有莲花山附近的三州六县的汉、回、藏、土各民族群众参加。因此,这里的花儿会既有广泛的群众性,又有交替性、多变性,充分体现各民族的不同风格。
花儿会上的演唱形式多种多样,有群体赛唱,即唱家们事先约好的“联手”,少则四五人,多则十几人。演唱时两军对阵,即兴编词,高潮迭起,赛智赛敏,妙不可言;有独唱,即优秀而自信的花儿把式,主动地为大家一展歌喉,尽情抒怀;还有两位或几位歌手互不服气,在众多听众面前对唱,一决胜负。还有合唱,这是一种规模更大,人数众多的演唱形式,很多人同唱一首花儿,群情激昂,花海歌潮,或一唱百和,山回谷应,场面十分壮观。最有趣的是马莲绳拦路,当地人用生长在山野的马莲草编成绳,拦住游人去路,要你对唱花儿。遇上会唱花儿的,此唱彼和,且对答风趣、幽默,更会引来不少围观的人,在阵阵喝彩声中放你通行;还会为你端出自酿的青稞美酒让你品尝,与你交友,若是不会唱的或对答不上的,过路就得拿出事先准备的瓜子、糖果之类,送给拦路者以求让路通行,走一处,拦一处,既是歌声,又是考场,问得妙,答得巧,内容广泛,别开生面。
“源流”论争
莲花山花儿会期间,也是附近各族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时机。早在解放前,在封建传统媒妁之言、家族包办婚姻的严酷禁锢中,只有花儿会期间男女青年上山以花传情,以歌寻爱,寻找自己的心上人,这样达成婚约,则不为父老乡亲所斥责。
改革开放以来莲花山花儿会更是声名远扬,吸引全国各地的采风观光者,歌会也越来越红火。
关于花儿产生的源流考证及学术讨论,近年来一直没有停止过。“花儿是西北地区原始文化中的土特产,地域性非常强。”岷县博物馆馆长、洮岷花儿研究者张润平先生认为,花儿最早是由原本在这里代代生息繁衍的古羌人创造的。这一形式在商朝时期就已经存在,只是称谓不叫花儿罢了。张润平先生认为“它是飘荡在我国西北大片土地上亘古的天籁之音,作为一种民歌形式,其产生的确切时间只能比《诗经》早,不会比《诗经》晚的,正式被称为花儿最迟也不会迟于魏晋时期。”
柯杨教授是我省著名的花儿学和民俗学专家,长期从事民间文学、民俗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经验,并十分重视历史文献资料的考察求证,在民间文学、西北民俗和西北花儿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在花儿研究方面堪称大家。有研究者这样说,他“对将花儿推向世界起到了重大作用。”柯杨教授认为,洮岷花儿是汉族人民所创造和演唱的,而河州花儿则是以回族为主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所创造;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得出花儿产生于明代的结论,目前学术界和花儿研究界大多认同这种观点。
讨论还在继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这种考证和讨论的背后,一年一度的花儿会依然盛况如初,六月初的莲花山上依旧满山飘歌。
(感谢康乐县委宣传部为本文提供相关资料)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兰州新闻网-兰州日报 2009-7-26
上一篇: 我国56个民族是如何确认的?
下一篇: 蒙医药:从马背行医到特色医疗
标签:
【相关文章】
“世界记忆”与非物质遗产保护
水书研究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正式立项
古老水书:捡拾文明的记忆
[李德龙]论日本学者对敦煌古藏文禅宗文献的研究
《坡芽歌书》考察实录
古籍拾贝
[陈支平]努力开拓民间文书研究的新局面
我国首部《彝族毕摩经典译注》40卷出版
《彝族毕摩经典译注》正式发行
贵州发现仡佬族文字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李德龙]论日本学者对敦煌古藏文禅宗文献的研
古代圣旨造假有多难:雍正改圣旨是编的
“七大名著”为何变成“四大名著”,有3本被删
浅谈古典诗歌中兰花的多种意象
壮族的习俗
北川民间祭禹习俗
端节前夕扫房屋由来
《西厢记》《牡丹亭》留下多少爱情诗句?古代园
保护原生态 杜绝伪民俗
西南少数民族妇女外流引发的婚俗变迁
民俗学和历史学
浅谈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
“七夕”应唤起对婚姻幸福的珍重
民俗主义论与德国民俗学
浅议当代时政歌谣中的讽喻作用
中日雷神考
[巫达]藏族尔苏人婚礼仪式中饮食文化的族群性
[郑宇 胡梦蝶]云南苗族山岳文化变迁与生计方
[张宝根]从文化变迁看当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
[刘成荣]瞽史、音乐与《左传》口传说
[余学军]贾理:苗族文化大法典
[潘瑞国]万方乐奏有于阗
[廖杨]港澳台的妈祖文化述论
[奇曼·乃吉米丁]维吾尔族饮食文化与生态环境
[杨金杰]戏剧的活化石:关索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