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研究 > 中国民俗研究

[廖明君 陆晓芹]山歌好比春江水


作者:廖明君 中国民间故事网

  3 民族歌谣的盛会

  广西少数民族歌谣的歌唱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流传最广、最受崇尚、最能代表广西传统歌唱习俗的则是群体对歌。

  瑶族坐歌堂。传统瑶族社会普遍有“坐歌堂”的习俗。在大瑶山,逢年过节或家里有客人来时,人们在堂屋内烧起一堆大火,男女团团围坐着对歌,有的地方叫“火堂”或“唱香哩”。对歌的人可多可少,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可参加,唱的内容不受限制。开始时,先由主家一方的歌头领唱,然后众人和唱并进入歌堂,主客双方按特定的位置就座,献茶、敬烟并以歌对答。接着,双方正式进入对唱过程,内容包括远古故事、猜物拆字、生产知识、倾诉身世或爱情等。午夜时,包括客人在内的已婚男女会悄悄起身退场,让未婚的青年男女自由对歌谈情,通宵达旦。

  苗族“坐妹”。苗族青年男女会在农闲季节、传统节日、办喜事和赶场天进行社交和娱乐,苗语称“游方”,又称“坐妹”、“坐寨”、“踩月亮”等。在苗族村寨,一般都有固定的“游方场”。它大多位于几个寨子之间的中心地带,有时是在村庄旁边平缓的草坡上。在休闲的日子里,每当夜幕降临时,外面村寨的小伙子们就用吹木叶、口哨等信号,把村寨里的姑娘邀约到游方场来。在那里,他们有的对唱情歌,有的倾心交谈。

  侗族“行歌坐夜”。三江、融水一带的侗族社会有“行歌坐夜”的习俗,它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交和谈情说爱的通称,也称为“走寨”或“走姑娘”。每当夜幕降临时,小

  伙子就成群结队弹着琵琶,到别的村寨去寻找心爱的姑娘。听到小伙子的歌声,姑娘们会用歌声对答,试探对方的才情、品性。如果姑娘有意,会悄悄地打开紧闭的大门,让它虚掩着。密切注意一切动静的小伙子就心领神会了,轻轻地走进去,转身带上门,找到位置坐下来,和姑娘打招呼,对起歌来。

  壮族歌圩。歌圩这一习俗在壮族社会尤为普遍,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壮族各地的歌圩还有600多个。它主要发生在春、秋二季,具体节期各不相同,最著名的是三月初三。这一天是人们走亲会友、聚会宴饮、对歌传情的日子,素有“歌节”之称。参加歌圩活动的人不分男女老少,小规模的歌圩有一两千人,大规模的歌圩多达数万人。壮族歌圩内容丰富多样,随时代变化而不尽相同。在传统歌圩中,除了青年男女的对歌交情之外,还有搭阁、抢花炮、唱戏、抛绣球等;现代歌圩则还有对歌比赛、打篮球、下象棋等。在当代壮族社会,歌圩成为以歌代言的一种社交和娱乐活动。

  4 歌仙刘三姐:民间歌者的风采

  历史上,广西少数民族,不论男女,凡长到四五岁,就开始学唱山歌。父亲教儿子,母亲教女儿,形成年幼学歌、青年唱歌、老年教歌的传统习俗。在农村中无论下地种田、上山砍柴、婚嫁丧葬,逢年过节及青年男女间的交际等,都用山歌来表达情意。

  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歌圩中出类拔萃的歌手被推举为歌王,成为众人推崇的对象。而居于歌王之上的,就是被誉为“歌仙”的刘三姐了。

  有关刘三姐唱歌、对歌和传歌的故事主要流传于广西、广东、贵州、云南、湖南、江西、台湾和香港等省、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内的69个县市。其中,广西有贵港、宜州、来宾等38个传播地,占55%。显然,广西的传播地点最为密集,覆盖面遍及广西东南西北多个地域,而其他各地大多为流传的辐射地带。

  壮族民间传说认为,刘三姐生于唐代,从小聪慧过人,能歌善唱,12岁即出口成章,妙语连珠,以歌代言,名扬壮乡,后曾到附近各地传歌。慕名前来与她对歌的人络绎不绝,短则一日,长则三五天,个个罄腹结舌,无歌相对,无言以答,羞赧而退。她的才华遭到流氓恶霸的嫉恨,后被害死于柳州,死后骑鲤鱼上天成了仙。

  准确地说,刘三姐并非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壮族群众根据自己对山歌的体验和理想追求而塑造出的心目中一位创造了山歌和爱情的歌仙。“刘三姐乃歌圩风俗之女儿。”刘三姐不但与歌圩紧密相连,更是歌圩文化的集大成者。

  同时,刘三姐也是壮汉文化交流、碰撞、融合的产物。秦汉以后,中原民族大量南迁,尤其是唐代,汉族文化在岭南广泛传播,不仅使“官话”(汉语西南方言)成为壮汉民族之间交流的通用语言,而且壮族传统的五言四句体的“欢”(即山歌)也吸收了汉族七言四句体的诗歌、民歌形式,但仍保留壮族押“腰脚韵”的传统。

  因此,从本源上来说,“刘三姐山歌”则是壮族及其先民创作的以“刘三姐”艺术形象为表征的传统歌谣文化的积淀和升华,同时又在民族杂居的地区流传并衍生演化,进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刘三姐歌谣文化。

  5 薪火相传的执著

  广西各级政府都组建了包括传统歌谣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制定了保护、传承的有效措施和与时俱进的发展规划。

  人的保护。广西少数民族的一些歌手成为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和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得到了各级政府的保护、扶持与资助。政府还鼓励、支持其传统“歌圩”活动,倡导原生态民歌的各种赛事,进一步扩大了民族歌谣的生存空间。

  歌的传承。少数民族歌谣入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入校园传唱。三江民族实验学校、梅林乡、富禄乡中小学办起了“侗族大歌班”。“壮族嘹歌进校园”活动逐渐在平果县各乡镇中小学铺开。少数民族歌手班前后共培养了近700名学员,开启了我国少数民族歌手传承的新模式,其办学经验和培养模式为解决我国少数民族歌手传承的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广西艺术学院于2008年开设了民族音乐表演(演唱)专业,2009年成立了民族艺术系,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科研”“声乐”“器乐”“理论”4个教研室,坚持将民族民间文化元素渗透到教学与实践中,开展了高等教育民族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壮语新歌是壮族原创新音乐,是近两年来开始在壮族青年中兴起的时尚潮流,越来越多的壮族年轻人开始用现在流行的手段演绎传统音乐。他们的音乐大都来源于生活,把生活与音乐结合起来,唱出心中的理想与信念,现已出版壮语新歌音乐专辑《贝侬》,受到广西壮族群众的欢迎。

  通过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和《印象·刘三姐》两个载体,广西的民歌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熟悉并喜爱。

  写在纸上的歌谣只是一次唱诵的缩影,作为生活方式的歌唱一直是在流动着的。只要生活还鲜活而灵动,歌唱就有属于自己的生命源头。现在,广西少数民族歌谣既有源远流长的历史积淀,又有生机盎然的传承新姿,正以崭新的态势向世人展现自己的独特风采。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广西日报 2011年08月10日 16:48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剑川石宝山歌会还能唱多久

下一篇[张春海]屯垦边疆的守望者:伊犁锡伯族历史遗存考察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