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目的地的族群认同与旅游消费者行为的类型、主客之间的接触强度和深度密切相关,三个旅游社区的族群认同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他们的认同也有着不同的未来发展趋势。雨崩村民所接触的主要是散客,他们的绝对数量不多、以自然景观为主要观赏目标、以尊重民俗为旅游价值观,因而虽然接触深入但并未对藏族的族群认同产生太大影响。但是这种良好的主客互动和“自我”与“他者”兼顾的认同观的维持有赖于可持续的旅游发展。目前,政府、社区和一些外来企业都对雨崩的旅游发展持较为乐观的态度,大多数利益相关者都主张开通公路,既可以方便居民生活,又可以带来大量游客。当大量游客尤其是大量观光型团队游客涌入的时候,33户人家的小小村落的形态和利益格局将大为变迁,居民的民俗文化和宗教信仰也将面临舞台化和商品化,这对于该小型封闭社区族群认同的冲击将难以估量。傣族园社区虽然因为与游客接触程度浅而没有遗落自己的认同,但目前也面临着旅游以外的冲击。傣族社区的经济条件较好,橡胶收入依然占有很大比重,旅游业并不是唯一有利可图的产业。在追逐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其他行业不需要固守传统就可以致富,靠旅游以外行业致富的村民追求现代化建筑和生活条件的行为也因之而无所顾忌,由此导致社区内部的族群认同产生了差异。而民俗村中的族群认同由于文化表演的符号化而产生了分化和淡化。作为一个完全商业化的主题公园,虽然开发者努力营造一种真实的原生态的民族文化气氛,但实际上那些从“故乡”到“异乡”的所谓传统文化的展示基本上是按照取悦游客、迎合游客的标准来截取的。表演什么、展示什么、不表演什么、不展示什么,都要看其能否最大限度地带来商业上的收益。至于该文化元素的本真性或真实性(Authenticity)就已经不是经营者需要考虑的范畴了。这就使得民俗村展示的民俗并不是事实存在的民俗,而是游客希望看到或者说经营者希望游客看到的民俗,是一些彻头彻尾的商业化娱乐活动,与原本真实的、传统的民俗相关联的仅仅是借用了其名称和外在形式,其内在的社会、文化意义则相去甚远。民俗村的未来只取决于游客的游赏需求、企业的市场经营,与族群文化展示者的心理认同关系不大,而民族演员的族群认同也将长时期处于这种断裂的分化状态。
注释:
①作者自2002年起曾经8次到傣族园社区调研,2006年5月和2008年4月两次进入雨崩社区调研,2005年6月和2008年8月两次到深圳民俗村调研。
②名义上是有34户人家,但由于下村一户人家虽然分家,但还一起居住,劳动,村民一般认为只有33户人家,本文沿用33户人家。
③“驴友”对户外运动爱好者的称呼。特指参加自助旅行、一般性探险、爬山、穿越等爱好者,来源于“旅”友和“绿”友的谐音,最初由新浪旅游论坛专出。往往能够发现一些别人没有去过或者很少去过的美丽风景区。
④“赕”指古代东方、南方少数民族以财赎罪;“赕佛”傣语称以物献佛。
参考文献:
[1]Adams,K.M.Come to Tana Toraja,"Land of the Heavenly Kings":Travel Agents as Brokers in Ethnicity.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Vol.11,1984,pp.469-485.
[2]van den Berghe,P. L. and C. F. Keyes. Introduction:Tourism and Recreated Ethnicity.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Vol.11,1984,pp.343-352.
[3]Esman,M. R. Tourism as Ethnic Preservation: The Cajuns of Louisiana.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Vol.11,1984 pp.451-467.
[4]Gamper,J. A. Tourism in Austria:A Case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Tourism on Ethnic Relation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Vol.3.1981.
[5]Hitchcock,M. Tourism and Ethnicity:Situational Perspectiv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Vol.1,1999,pp. 17-32.
[6]MacCannell,D. Reconstructed Ethnicity:Tourism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Third World Communitie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Vol.11,1984,pp.375-391.
[7]Pitchford,S. R. Ethnic Tourism and Nationalism in Wale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22,1995,pp.35-52.
[8]白杨.旅游视野下的壮族族群认同.百色学院学报,2006(5).
[9]麻国庆.全球化文化的生产与族群认同.周大鸣.中国的族群与族群关系.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59.
[10]黄芳.传统民居旅游开发中居民参与问题思考.旅游学刊,2002(5).
[11]刘晖.“摩梭人文化保护区”的质疑——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旅游学刊,2001(5).
[12]彭兆荣.旅游人类学.民族出版社,2004:254-266.
[13]孙九霞.澳门“土生葡人”的认同解析.广西民族研究,2003(2).
[14]孙九霞.社区参与旅游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正效应.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4).
[15]徐新建.开发中国:“民族旅游”与“旅游民族”的形成与影响——以“穿青人”、“银水寨”和“藏羌村”为案例的评述.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7).
[16]杨慧.民族旅游与族群认同、传统文化复兴及重建——云南民族旅游开发中的“族群”及其应用泛化的检讨.思想战线,2003(1).
[17]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本文原载《中山大学学报》2010年1期第170~177页,注释等参见纸质媒介)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