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治疗仪式与过程
为使患者达到康复的目的,除了患者个人层面的虔心祈祷,服用佩戴治疗者的“都哇”外,大多数情况下,还需要一系列的通过仪式,帮助患者寻求平衡点,使生活恢复常态。这些通过仪式是在民间职业人员主导下开展的,受特定文化的影响,宗教层面和家庭层面的人员亦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治疗,下文将分别论述:
其一,民间职业人员层面
民间职业人员主要采用如下步骤和仪式:第一,原因解释。民间职业人员根据患者及家属的口述和本人观察,给予原因解释,如“晚上起夜被‘易卜劣厮’跟上”等。第二,念经。民间职业人员在病人面前,念诵《古兰经》以及特定祷文,念过之后,往病人身体部位吹气。第三,使用各种可见实物的“都哇”。令病人当场服用或佩戴,以及点燃“都哇”以烟熏“易卜劣厮”。第四,遵圣行“投石打鬼”。在房屋内以及庭院角落投掷石头打“易卜劣厮”。第五,宰鸡。临夏民俗认为“易卜劣厮”爱吃肉,其中一只鸡,患者可以食用,另一只鸡则不可食用,清理干净连带鸡毛、内脏等埋至偏远的地方。在笔者看来,宰鸡与其他民族的献祭有一定的相像,以鸡为祭品使“易卜劣厮”得到满足并离开患者。第六,闭门若干日,一般是七天,经过上述治疗后,病人在家中静养,按习俗要求服用贴戴“都哇”。
纵观治疗过程,笔者认为第一步“原因解释”是告诉患者“为什么是你而非他人患此种疾病”,在心理上使患者接受患病事实,了解患病原因。回族民俗医疗体系的病因属超自然病因论,“疾病在此种医学观下不注重症状之去除,而注重病因之去除。”。后面的五步通过具体的仪式环节,积极祛除病因,促使患者康复。
其二,宗教层面
民间职业人员经过上述治疗后,往往要求患者家属为患者念“和亲”。“和亲”为阿拉伯语音译,是由阿訇主持的向真主祈祷、感赞圣人的宗教功修性活动。临夏回族念“和亲”有如下几个步骤,第一,准备工作。包括打扫庭院卫生、购买加工食品、清洗餐具以及邀请清真寺阿訇、满拉、村内男性、家族成员、亲戚参加该活动等。第二,念诵《古兰经》。阿訇以及满拉竭尽所能将《古兰经》念诵一遍。第三,赞圣。《古兰经》念诵完毕,众人在阿訇的带领下均站立,每人手持一根卫生香,感赞圣人。第四,散钱。赞圣期间,患者家属散钱于众人,一般来讲,阿訇得二十元,满拉得五元,男性得三元,妇女、儿童得两元,此举意为不仅使真主喜悦,同时使在场的人均喜悦。第五,忏悔。因自己的罪行向真主忏悔,祈求真主饶恕。第六,接“都哇”。此“都哇”不同于前文所使用的可见实物性质的“都哇”。它是仪式性行为:即伸出双手,手心朝向面部,念诵一定的祷文特别是为患者向真主祈祷的祷文,念毕,双手贴脸,大拇指置于耳后,双手从上至下把整张脸抹一遍。第七,“宴席”。在场男女在不同房间席位落座,患者家属端上饭菜招待客人食用,宴席之后,念“和亲”活动便告以结束。
念“和亲”是回族向真主祈祷的一种宗教功修活动,希望真主应答他们的请求,将患者所承受的疾病与痛苦收回,得到真主的喜悦和赐福等。毋庸置疑,念“和亲”也是治疗的一个重要仪式,在宗教层面积极配合了民间职业人员的治疗活动。
其三,家庭层面
除了上述两个层面的治疗外,患者的家属因受特定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会采用独特的方法配合治疗。一般来讲有如下两种措施,第一,行为语言甚至行动上,严厉对待患者。第二,饮食上,严禁患者吃“荤腥”。下面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一位就读高中三年级的女孩,父母离异,与奶奶共同生活,内心压抑。此时村内一位男性过世,人们认为他未受真主喜悦和接纳,成为孤魂野鬼。他附体到女孩身上使女孩不舒服。父亲常常对她怒目而视,在言辞上也比较严厉,有时还会使用暴力。他们认为打骂、恐吓可以将鬼吓走。在饮食方面,香美的‘食物’特别是肉类不让女孩食用。如果对女孩太好,鬼则会留恋女孩的身体和家庭,不愿离去。在治疗过程中,家庭层面的上述措施与民间职业人员层面和宗教层面的仪式与措施环环相扣,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列维·斯特劳斯认为,人们之间的交流与治疗仪式包含着让人难以置信的潜能,象征性行为与语言在很多治疗仪式中的确会达到其预期的目的,影响人们的身体和心理。上述三个层面的仪式活动与措施,同样也能在患者的身体和心理方面起到惊人的治疗作用。使患者今生后世的社会关系得以修复,找到生存的平衡点,最终得以康复。从文化信仰层面来讲,则是患者的痊愈依赖于真主的仁慈、护佑和赦免。真主将疾病收回,人便得以恢复健康。
五、结语
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互相影响,形成了既有民族特点并有一定共性的民族医学知识。此外,还存在着一些缺乏系统医学理论的民间医学知识和治疗仪式。中国回族亦是如此,它既有回族医药学的民族医学知识,也有基于伊斯兰信仰并伴有民间文化特点的一套医疗体系,笔者将之命名为回族民俗医疗体系。由于回族是全民信教的民族,在治疗疾病方面对于民俗医疗体系普遍较为依赖,使得回族民俗医疗体系与中西医并驾齐驱、三足鼎立。回族民俗医疗体系在学界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研究。笔者根据长期而详实的田野调查资料,对之进行了大胆的体系建构,包括病因理论的解释、疾病类型的界定、治疗者的分类和治疗仪式与过程的解析。由于并无前车之鉴,必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笔者欢迎学界学者的批评和指正,并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予以完善。
回族民俗医疗体系在回族的生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值得我们对之进行深入的研究。当今世界,现代医学作为主流医学占据着统治地位,回族民俗医疗体系能够生存和发展下来,正是取决于它的功能即心理安慰剂作用及因之而来的有效性。“一种医学体系被认为有效,可能还取决于它的安慰剂效应。就是说,患者经治疗痊愈是因为他们相信他们所接受的治疗是有效的,即使这些治疗方法对他们并没有真正的帮助也是如此。”回族民俗医疗体系提供了一套理解疾病的观念,解释了患病的深层原因,并有特定的治疗仪式。在心理上和精神上使病人得到了巨大的支持。病人的身心也配合治疗产生着积极的变化,进而逐渐康复。即使病情不能康复,也能使患者心灵平静,达到一种心理平衡。该体系除具有上述功能外,也有一定的不足:过度服用回族民俗医疗体系治疗疾病的核心载体“都哇”,特别是用墨汁写在纸、铜板、瓷盘上的“都哇”对身体有害;单纯地依靠回族民俗医疗体系治疗疾病,在某些情境下会耽搁延误疾病的治疗时机,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对回族民俗医疗体系的分析和解读,笔者认为以科学医学的旗帜对之进行批判和压制,简单、粗暴地将之视为封建迷信的做法和行为有失公允。学界应该给予回族民俗医疗体系更多的关注,既要对该体系的功能有充分的认同和肯定,同时对其不足也有明确的认知和了解。
(本文刊载于《文化遗产》2013年第2期,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