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法 民俗交流的根基在“血缘”
其实,泉台两地同根同源的民俗文化之丰富,影响之巨大,实在很难形容。在两岸民俗文化相互传承交融的背后,是两岸割不断的血缘联系。今年,两岸原生态民俗表演现场,主创人员特地安排了“百家姓”的背景,正是为了展示两岸民俗交流最深厚的根基———血缘。
表演晚会的导演蔡湘江研究员说,两岸同根同源的民俗文化,就意味着大家都具有同一个源泉,这个源泉就是相同的血缘及其所产生的相同的文化根基。
从历史渊源看,台湾历史上的移民就是从福建过去的,当然也包括广东的一部分,主体是福建泉州和漳州的移民。据统计,台湾的汉族人口中,有72%属于泉籍后裔。台湾出版的《台湾族谱目录》收录了200多个姓氏的万余件谱牒,细究这些家族的开基祖,大部分来自祖国大陆中原地区。台湾共有1694个姓氏,其中陈、林、黄等十大姓氏的人口数累计总和在全台湾各县市总人口的比例中,在大多数县市都超过半数以上。这种姓氏结构跟闽南地区非常相似。这从两地同样的谚语也能看出来:闽南地区称“陈林满天下,黄郑排满街”,台湾则称“陈林半天下,黄张排成山”。在泉州仍保存着许多姓氏宗祠和祖庙,如下西坑陈氏宗祠、开闽三王祠、东观西台吴氏大宗祠、东门洪氏大宗祠、旧馆驿董杨大宗祠等,这些宗祠和祖庙与台湾的同姓宗亲仍保持联系。
台湾的民俗文化与闽南文化同属一脉,在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民间信仰、民间戏曲等方面都与闽南相同,语言也同讲闽南语,在族谱上也同宗同源。闽台两地不管是地理位置还是族群构成,都有很密切的文化联系。移民前往台湾,不仅带去了家乡的土语方言,同时也带去了原有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
泉州向台湾的移民以及在此过程中的大量文化传播,可以说为闽台共同文化区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两岸文化交流,尤其是在台湾进入定居社会以后出现的两岸宗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从内在机制上形成了无数的血缘纽带,把闽台两地业已形成并在内部各自演进的文化连为一体,成为具有共同地方特色、同质性很高的区域文化。
持续进行的泉台民俗交流
泉州和台湾的民俗交流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其间经历了政权更迭、战争、政治隔阂等困难,但是,这些都没有能够割断两岸的文化联系,特别是民间民俗的交流,一直以其顽强的生命力持续进行。
早期传入台湾进行整合
台湾的民俗多源于大陆的闽南地区。闽南地区又以泉州为主要传入地。解放前,是泉州民俗不断传入,并在台湾整合发展的历程。从明末清初至今,台湾共经历了三次人口迁入的高潮。在这个时期,大量泉州民俗随迁入人口带入台湾。例如,郑成功收复台湾期间,南音、梨园戏等一系列泉州传统戏曲就随征战军民传入台湾。
这些民俗传入台湾后,与当地的一些艺术元素进行整合,演化出丰富的形式和流派。而泉州的民间艺术家也不断赴台表演,交流,促进了这些艺术在台湾的持续发展。例如,在解放前的民国时期,大量泉州南音艺人赴台演出,著名的有张再兴等老艺人。1930年,台湾出版的关于台湾南音的文献,就直接定名为《泉州管弦》。
半地下的交流仍在继续
解放后,两岸进入几十年的政治隔阂期。泉台直接的文化交流渠道被切断,但半地下的民俗文化交流依然在继续。业内人士称之为“半地下状态的交流”。
在两岸隔阂的年代,泉台两地依然有部分民间艺人通过书信联系,交流心得。两地无法直接通信,必须通过第三地进行转接。20世纪80年代初举办第一届“南音大会唱”时,两岸关系尚未解冻,泉台人士无法直接联络,不得不先绕个“弯子”。当时台湾泉籍乡亲出于共同的感情,替泉州从香港向台湾南音艺人发出邀请函,使得第一届南音会唱得以圆满举办。
泉台步入全新的双向交流
随着两岸关系的逐步解冻,泉州和台湾的文化交流也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1983年开始,逐渐有官方组织的民间艺术团体赴台交流。从1992年4月组织晋江深沪宝泉庵首次赴台民俗交流为始发,两地进入双向交流阶段。据统计,全市共举办台胞来泉交流活动200多项,参加交流的台湾各界人士达4000人次;实施入台交流150项、1300多人(次)。在来闽交流量中位居各地市前列,占全省赴台总人数约四分之一。民俗、文化项目的交流量在全市各项对台交流中占近七成,其特点一是量大面广,二是具有同根同源的地方文化特色,三是以基层民众、学者为主要影响对象。
到台湾地区进行木偶戏表演以及高甲戏赴金门展演等等,对增进台湾人民对泉州了解、争取共识都具有明显的影响,并给泉州带来了明显的对台经济合作效益。(来源:泉州晚报)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网易 2007-03-05 02:52:00
【本文责编:思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