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研究 > 中国民俗研究

[蔡丰明]上海城市传统民俗文化空间


作者:蔡丰明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从具体的表现形式上看,现存于上海城市中的传统民俗文化空间主要呈现了如下三个特点:

1.节律性。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本来就具有一定的节律性特点。在古代社会中,它们主要是根据气候季节特点与农业生产规律来制定自己的运行节奏。例如元宵闹花灯、吃汤圆,立春祭勾芒、鞭春牛,清明踏青、扫墓,端午吃粽子、划龙舟,中秋吃月饼、拜月亮,重阳登高、赏菊花,冬至祭祖宗、做粉团,除夕守岁、吃团圆饭等等。上海城市中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仍然遵循着这种固有的节律。根据2004年上海旅游部门的一份民俗文化活动节目单显示,当前上海城市中的民俗文化活动基本上还是根据气候季节与传统民俗活动规律来排序的。例如122日至28日为豫园新春民俗艺术灯会,322日至413日为上海南汇桃花节,412日至418日为上海国际茶文化节,4月中旬至5月中旬为豫园春季民俗庙会,4月底至5月初为龙华庙会,619日至719日为红楼荷花节,9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为上海弄堂风情游,9月底至10月底为上海桂花节,9月至10月为古猗园竹文化节,10月初至10月中旬为宝山罗店龙舟节,10月下旬为上海风筝会,1231日晚为新春龙华撞钟。但是,除了遵循民俗活动本身的规律以外,上海城市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民俗文化活动是根据当代人们的生活作息特点与文化消费时间展开与进行的,例如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中的各种民俗文化展览,双休日中的各种群众性戏曲演唱会、民间歌舞比赛,以及一些由政府或商家出面组织的各种阶段性民俗文化宣传活动等等。它们之所以被安排在一些国定节假日或者生活闲暇时间中进行,显然是为了适应当代上海市民工作与生活上的需要。

2.集聚性。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空间”是指一种“具有特殊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表现”,这一特点在上海城市传统民俗文化的活动形式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作为一个经济文化发达的特大型城市,上海具有文化资源丰富、信息渠道畅通、文化集聚熔铸能力强大等多种优势,这些方面的优势为上海民俗文化的集聚与融会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当前上海城市的传统民俗文化空间中,往往融合了各种性质的民间文化成分,例如民间戏曲、民间曲艺、民间舞蹈、民间歌谣、民间礼仪、民间传说、民间工艺、民间信仰等等。它们为上海城市民俗文化空间的拓展与繁荣创造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为充分地展现上海城市民间文化的价值与魅力搭起了一个广阔的舞台。例如近年来在上海龙华地区多次举办的龙华庙会,包含了舞龙、舞狮、荡湖船、高跷、武术、杂技、捏泥人、棕编、剪纸、民间雕塑、民间绘画、民间音乐、灯彩、楹联、碑刻等三十多种民间文化形式,吸引了数十万来自五湖四海的民众与国外游客,塑造了极为浓烈的传播民俗民间文化的氛围。在上海城隍庙举办的豫园民俗文化庙会,则融会了诸如皮影戏、踢毽子、扯铃、卖梨膏糖、唱小热昏、看西洋镜、石库门风情、坐黄包车之类的民俗文化事象。尤其是如卖梨膏糖、唱小热昏、看西洋镜、坐黄包车之类的事象,大都是上海进入近代工商业文明以后的产物,由于它们的加入,致使上海的民俗文化空间更为充分地展现了自己城市文化的个性。

3.流动性。传统社会中的民俗文化事象由于与本地民众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一般都具有较为鲜明的本土性特点,它们主要是在本地民众中产生,同样也是在本地民众中流布和传承。但是存在于上海城市中的民俗文化事象却与此有着很大的不同。由于它们大都是一些经过人们复制、重塑以后而形成的再生文化形态,并不直接与本地民众的现实生活具有牢固的依附关系,因此往往可以经常转换生存空间,根据人们的需要随处流动。例如,在青浦县节庆场合表演的一些荡湖船、踩高跷、舞龙舞狮等传统民俗节目,同样也可以在南市区的庙会活动中见到,而在大世界民俗文化展览中陈列的一些民间剪纸、民间雕塑、民间绘画等民间艺术,同样也可以在七宝镇上的民间工艺摊点上出现。这种生存空间上的转换与活动形式上的流动,大大地拓展了上海民俗文化的表现力与影响力,为上海城市民俗文化品牌的创立和特色民俗事象的保存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是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这种流动性,也导致了这些民俗事象日益脱离了它们的原生态特征,日益变成为一种具有浓厚的商业色彩与教育宣传意蕴的表演活动。

对于当代上海城市及其广大的市民来说,传统民俗文化空间的存在与保留具有两个方面的重要价值与意义:其一是延续了具有深厚历史基础的文化传统,保持了城市文化发展的生态平衡。上海的传统民俗文化,是上海历史文化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群体性生活行为的形式,记录了世世代代上海人成长发育的历史,留下了经历过无数磨难与创伤的上海滩崛起与奋斗的记忆。它们作为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去深深地爱护与努力地保存,从中揭示上海文化发展的规律,领悟上海文化发展的真谛。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文化的发展,上海的文化空间有日益走向多元化的趋势,传统的民俗文化显然已经不能成为其文化发展的主流。但是在众多的上海城市文化形式之中,民俗文化依然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化样式,它以鲜明的本土性与民族性特点,展现了与那些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现代西方文化具有显著区别的风姿态相。现代化的上海城市当然不能没有先进发达的现代文化,但是现代化的上海城市同样不能没有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只有同时拥有不同类型的文化空间,上海城市的文化才能达到一种平衡的生态关系,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应有的气度与风范。

其二是满足了都市人文化多样性方面的审美需求,调整了都市人较为压抑的文化心态。都市生活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特点,致使都市人往往会产生不满足于身边的一些较为固定的文化表现形式的感觉,他们希望到更多的、离现实生活较远的一些文化形式中去探索奥秘,寻求趣味,而在这些方面,传统民俗文化正好可以满足他们的这种心理需求。传统民俗文化虽然大都是由古代社会中的一些平民百姓所创造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历史价值与美感作用也会逐渐产生出来。对于现代都市人来说,它们往往已经不是一些简单的生活行为方式,而是成了一种具有一定历史积淀的文化审美对象。它们能够在现代都市人的心理上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创造一种独特的美感,激起一种好奇的情绪,促使人们从中体验到与现代文化截然不同的情感与乐趣。更为值得一提的是,传统民俗文化对于调整、缓解都市人长期较为压抑的心态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都市社会那种紧张的工作节奏与激烈的社会竞争,人们往往容易产生压抑、紧张的心态,他们需要利用某些文化形式来进行一定程度的调节与缓解,而那些产生于农业文明时代的传统民俗文化,那种缓慢舒徐的节奏,热烈喧闹的气氛,诙谐有趣的场景,和谐放松的格调,则正好可以弥补现代都市人缺乏心灵沟通、缺少放松机会的不足,满足他们希望调整紧张心态、缓解压抑情绪的渴求。

本文原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5期,注释请参见纸媒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顾希佳]中韩“烈不烈女”传说比较研究

下一篇[陈敏捷]英美儿童文学市场上的民间故事及其改编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