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铁梁等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内容提要] 北京是一个有着3000多年文明历史的古城。自金、元以降,北京逐渐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各种人群杂处其间,他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底蕴厚重的北京民俗文化。今天,在我们为之自豪的同时,也深切地感受到,抢救与保护北京传统民间文化迫在眉睫!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实施为我们提供了机会。在北京开展这一工程,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对城乡各个地方的民俗进行普查,以尽可能全面、系统、深人地掌握现有民俗文化的家底,认知现实传承状况。
[关键词] 北京;民俗文化;抢救;传承
本文刊于《民俗研究》2004年第2期
作者授权本网发布
阅读全文请下载PDF文件↓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北京师范大学版块
上一篇: [马伟华 胡鸿保] “花儿”研究现状及其保护开发
下一篇: [刘铁梁]北京民俗文化普查方案(试行)上
标签:
【相关文章】
“世界记忆”与非物质遗产保护
水书研究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正式立项
古老水书:捡拾文明的记忆
[李德龙]论日本学者对敦煌古藏文禅宗文献的研究
《坡芽歌书》考察实录
古籍拾贝
[陈支平]努力开拓民间文书研究的新局面
我国首部《彝族毕摩经典译注》40卷出版
《彝族毕摩经典译注》正式发行
贵州发现仡佬族文字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李德龙]论日本学者对敦煌古藏文禅宗文献的研
古代圣旨造假有多难:雍正改圣旨是编的
“七大名著”为何变成“四大名著”,有3本被删
浅谈古典诗歌中兰花的多种意象
壮族的习俗
北川民间祭禹习俗
端节前夕扫房屋由来
《西厢记》《牡丹亭》留下多少爱情诗句?古代园
保护原生态 杜绝伪民俗
西南少数民族妇女外流引发的婚俗变迁
民俗学和历史学
浅谈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
“七夕”应唤起对婚姻幸福的珍重
民俗主义论与德国民俗学
浅议当代时政歌谣中的讽喻作用
中日雷神考
[周翔]台湾原住民盘瓠神话类型与来源研究
[万建中]论禁忌与道德之关系
让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活起来
斯琴掛的萨满神歌
[唐启翠]歌谣与族群记忆
[杨海涛]云南少数民族祭祀歌及其社会文化功能
南康“古文”吸收本土曲调 道出千年民俗往事
[杨杰宏]族群艺术的身份建构与表述
[陈启明]河洛饮食话水席
[罗兆均 何志强]从宗族到家庭:土家族村落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