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第二方面,汉代经常举行蹴鞠比赛,出现了以蹴鞠为职业的“鞠客”。《汉书》上记载,汉武帝在宫中经常举行斗鸡、蹋鞠比赛的“鸡鞠之会”。汉武帝的宠臣董贤曾将郡国狗马、蹴鞠、剑客,荟萃其家,举行表演比赛活动。董贤还专门养着一批会踢球的“鞠客”。
第三方面,汉代出现了专门研究球场足球理论著作——《蹴鞠二十五篇》。遗憾的是,此书早佚。唐代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说:“《蹴鞠二十五篇》有《域说篇》。”域说就是讲球场建筑的规格,仅从此篇之名,我们就可以判断《蹴鞠二十五篇》讲的是球场足球。《蹴鞠二十五篇》被编录在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归类于“兵技巧十三家”。班固对“兵技巧”做了简要说明:“技巧者,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者。”这跟“黄帝令蹴鞠之戏,以练武士”的传说相吻合。踢足球可以增长腿部力量,提高攻防意识,是很好的军旅游戏。汉代蹴鞠之戏盛行,球场足球对抗激烈,最吸引人。研究球场足球的理论著作在汉代诞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综上所述,足球在汉代有雄厚的群众基础,出现了职业足球运动员——鞠客和专门研究球场和足球的理论著作——《蹴鞠二十五篇》。汉代的球场足球比赛,在长方形带球门的场地上,分队进行对抗比赛,有规章,有裁判,以踢入对方球门的球数多寡作为判别输赢的标准。蹴鞠运动的基本要素已经跟现代足球的基本要素很接近了。所以,从足球运动发展史的角度看,汉代无疑是一个重要时期。
到唐代“蹴鞠之戏”又有发展。这种发展首先从革新“鞠”开始。唐代徐坚《初学记》上谈到鞠,说:“古用毛纠结为之。今用皮,以胞为里,嘘气闲而蹴之。”“胞”,就是动物尿泡。往动物尿泡里吹气,当球胆,外面用皮包裹,这样就制造出充气足球。唐代仲无颇《气毬赋》介绍:“气之为毬,合而成质,俾腾跃而攸利,在吹嘘而取实。尽心规矩,初因方以致圆,假手弥缝,终使满而不溢。”晚唐有位著名诗人,叫皮日休。《中山诗话》上说:“归氏弟子嘲皮日休云:八片尖皮砌作球,火中燀了水中揉。一包闲气如常在,惹踢招拳卒未休。”上面的文章诗赋说明,我国唐代已有充气足球。这项发明比西方早三四百年。怎样给球灌气呢?人们还总结出一套经验,编成口诀,称为《打揎诀》:“打揎者,添气也。事虽易,而实难,不可太坚,坚则健色(即足球)浮急,蹴之损力;不可太宽,宽则健色虚泛,蹴之不起;须用九分着气,乃为适中。”这就是说,给球灌气,不可太足,太足球跳得太快,不好控制;也不可太软,太软球疲沓,踢不起来,给球灌九成气最为合适。充气足球有利于腾跃,它的出现引发“蹴鞠之戏”规矩的变革。宋代马端临《文献通考·乐考》记载:“蹴鞠盖始唐,植两修竹,络网于上,为门以度,又分左右朋,以角胜负。”这就跟现代足球的踢法、规则更接近了。
所以,国际上承认足球运动起源于中国。1980年4月,国际足球联合会技术委员会主席布拉特,在亚洲足联举办的教练员训练班上做足球发展史报告,他说:“足球发源于中国。”1985年6月,北京举行柯达杯足球比赛,国际足球联合会主席阿维兰热在开幕式上讲话,也说:“足球起源于中国。”2004年7月15日,亚洲足联秘书长维拉潘代表国际足联、亚洲足联向淄博市颁发了足球起源地纪念杯和证书。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华读书报 2010年7月7日
上一篇: [陈启明]河洛饮食话水席
下一篇: 打花鞭:陇上民间鞭舞谁传承
标签:
【相关文章】
“世界记忆”与非物质遗产保护
水书研究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正式立项
古老水书:捡拾文明的记忆
[李德龙]论日本学者对敦煌古藏文禅宗文献的研究
《坡芽歌书》考察实录
古籍拾贝
[陈支平]努力开拓民间文书研究的新局面
我国首部《彝族毕摩经典译注》40卷出版
《彝族毕摩经典译注》正式发行
贵州发现仡佬族文字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李德龙]论日本学者对敦煌古藏文禅宗文献的研
古代圣旨造假有多难:雍正改圣旨是编的
“七大名著”为何变成“四大名著”,有3本被删
浅谈古典诗歌中兰花的多种意象
壮族的习俗
北川民间祭禹习俗
端节前夕扫房屋由来
《西厢记》《牡丹亭》留下多少爱情诗句?古代园
保护原生态 杜绝伪民俗
西南少数民族妇女外流引发的婚俗变迁
民俗学和历史学
浅谈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
“七夕”应唤起对婚姻幸福的珍重
民俗主义论与德国民俗学
浅议当代时政歌谣中的讽喻作用
中日雷神考
[陶阳]英雄史诗《玛纳斯》工作回忆录
[车锡伦]读清末蒋玉真编《醒心宝卷》
[张志萍]感悟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创新与发展
[郭丽锋]民俗心理与中国式悲剧的不彻底性
[叶舒宪]多族群互动促中华文明发生
满族说部“活”起来 活态传承焕发新的生机
皖南皮影的前世今生
[蔡炜]家谱:给每个人一个归依的位置
[熊威] 从“认奘不认坟”到“认奘又认坟”:德
[陈开来]“自鸣钟”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