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巴莫曲布嫫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结语:一滴水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对“中医药”作出了明确的定义,即“本法所称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是反映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第二条)。由此,“中医药”成为中华各民族医药的概称词(cover term)。同时该法规定,“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有关规定开展传承活动”(第四十二条)。这里让我们回到本文的开头,以重温代表作名录的宗旨。委员会在其决定中对“藏医药浴法”列入名录的积极意义有如下评价(13.COM 10.b.8,para.2):
R.2:该实践促进可持续发展,推广有关自然界的知识,推动自然资源保护。将该遗产项目列入名录将彰显这些为全世界不同文化所共享的特质。该遗产项目的传统和制度化实践形成了协同增效作用,可增进不同实践者群体之间的相互尊重,并激发其他社区间就有关健康和疾病防治实践开展对话。
目前,我国传统医药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共有137项,含23个大类;传承人132位,其中女性14人;至少涉及12类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正如钟敬文所言:“一滴水的意义是不能低估的。”作为《公约》框架下分列的第四个非遗领域即“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的实例,“藏医药浴法”的申报和列入可谓以小见大、以一见十。那么,在人与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上,该遗产项目申报文本中制订的各项保护措施若落实到位,其保护实践和经验总结便具备了个案的意义,对蒙古族医药、维吾尔族医药、苗族医药、傣族医药、彝族医药,乃至整个中医药的保护和传承当能形成涓滴效应,并且或可为其他非遗项目积极将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价值观纳入保护策略的考量树立样板,从可持续发展的多个向度上探索进路,总结中国实践,提炼中国经验。因此,我们依然有必要对“藏医药浴法”如何进一步对代表作名录的宗旨作出实际贡献进行更广泛的思考,这也正是申报工作和履约工作的长远意义所在。
诚然,我们既要充分关注《公约》名录中已载入的相关实例,也要从未能列入名录或退回提交国的申报材料中汲取经验教训。从近年缔约国的申报实践看,有些非遗实践对环境的可持续性构成了风险,如造成环境污染,或过度开发继续实践遗产项目所需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有一些非遗实践具有促进环境友好的积极作用,如利用自然能源,或发掘传统知识和传统技术本身具有的可持续潜力。此外,还须更多地关注商业化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并避免因旅游业的发展而使遗产项目步入去语境化的危途,如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仪式实践。因此,建立有效机制,监测和评估相关遗产项目的保护成果、挑战和经验教训,也是中国非遗保护实践的必经之路。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藏医药浴法”申报材料凝聚着各相关行动方的力量和智慧,尤其是提供建设性意见的社区代表、群体代表和传承人代表,具体参与申报文本编制工作的撰写人,申报片拍摄制作团队,还有申报论证专家组都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受文化和旅游部委派,笔者有幸作为成员之一进入以藏医药专家为中坚力量的工作团队,负责协助申报文本和申报片脚本的撰稿工作。这篇小文与其说是总结个人参与申报实践的一些心得,毋宁说是代表“我们”这支团队完成的一篇“作业”,以利各利益攸关方将“藏医药浴法”的申报实践作为保护实践的一面镜像。回想当初获悉该遗产项目的申报材料成为范例,对大家而言多少都带来了意料之外的“欣喜”。毕竟这份褒扬也是对中国申报实践的一种肯定。凝精聚神之际,还是希望所有行动方能将委员会决定转化为自反性思考的又一个起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把握好后续保护计划的实施方向,在不断总结和不断反思中切实做好该遗产项目的保护工作和履约工作。这段文字也权且当作交代本文写作的初衷。
(本文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20年第6期,注释从略,详参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篇: [刘志琴]从民俗考察社会思潮
下一篇: 重磅丨太极拳、送王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含申报片)
标签:
【相关文章】
[向云驹]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层级及其呈现
[郭平 张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21年度报告
[胡玉福]非遗扶贫中受益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黄永林]关于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认定制度的探索
[毛巧晖]记录与保管: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赜
[王琴]个性、灵感和体验:中国民族博物馆“家庭模式”的个人叙事研究
[巴莫曲布嫫]全方位映射新时代中国文化政策转型的路线图
[马盛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向云驹]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非物质文化遗
[郭平 张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21年度
[黄永林]关于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
[毛巧晖]记录与保管: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琴]个性、灵感和体验:中国民族博物馆“家庭
[巴莫曲布嫫]全方位映射新时代中国文化政策转
[马盛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关注的几个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与时间赛跑 莫让“人去艺绝”
古徽州制墨技艺传承人:古法制墨需要现代传承
百年“纳顿”谁来传承
人走艺绝 浙江非遗抢救记录进入读秒时间
回归生活,才算存活——非遗传承人的无奈与希望
温浩东:保留好彝族传统服饰的“火种”
记录中国非遗人的坚守与荣光——2017“中国非
新生代非遗传承人的“刻版”生活
“东郎”陈兴华:苗族史诗“亚鲁王”必须传下去
[张兆林]聊城木版年画生产传承中的女性角色研
[岳永逸]本真、活态与非遗的馆舍化
[杨利慧]遗产旅游语境中的神话主义——以导游
[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承人
[张巧运]浴“难”重生:一个羌族村寨灾难旅游和
[刘锡诚]对民间文学类非遗数字化采集的一些理
[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和认定的若干理
[代表作]维吾尔木卡姆
[林继富]20世纪中国民间故事传承人研究的批评
[刘锡诚]“非遗时代”的民间文学及其保护问题
[李良品/彭福荣]乌江流域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
[叶春生]活化民俗遗产 使其永保于民间
[周锦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的“结构性缺
西藏八十六岁老人说唱《格萨尔王传》两千多小
[向云驹]论“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概念与范畴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专题║ 龙的腾飞:中国与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袁学俊]“中国故事第一村”耿村发掘始末
[潘宝]遗产人类学视域中的非物质文化
[户晓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能给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