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康丽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女性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因此,Janet Blake才会着重强调: “由于涉及权利依据性别在社会中分配的方式,因此将性别简化地认同为女性的现象并不令人意外……在识别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定保护行动计划及实施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动时,女性也应当被视为一个重要因素。” 由此看来,这种女性化的简化认知与教科文组织对性别平等、女性赋权的追求是具有一致性的。
强调女性群体的文化参与和创造,确实是实现性别平等准则的一种重要推动途径。但同时也应当警醒的是,这种由认知简化性别认知转化而来的对单一性别的强调,可能带来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2003《公约》精神的背离。
在教科文的话语体系中,各类文化遗产一直被视为性别化的主体认知概念。它们所涵括的不仅有对性别平等的期待,还包括对文化实践多样性的尊重。脱胎于 2001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的 2003《公约》,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是出于维系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立场,而其中所包含的性别实践也一直被视为文化多样性的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性别认知与实践也确实是以多元化的方式存在着。譬如,在越南,Chau van shamans歌唱仪式上,男女祭祀承担的性别角色是完全倒置的;在巴西,性工作者群体中有着明显的“性别跨越” (transgendered)现象;而在北美洲的一些土著部落中,竟然有多达七种不同性别认知的存在。 诸如此类的文化事实,是不胜枚举的。但是,简化性别认知的倾向对性别二元框架的僵化遵从,却会在极大程度上疏离于对性别实践多样性的尊重,甚至极有可能导致上述这些弱势的文化传承与表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被轻视、忽视,乃至会被国际遴选准则覆盖,直至完全消逝。
严格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出现的性别边缘化的情况,是性别与文化、资本、政治等多重权力关系复杂纠葛的延伸,其中包含了许多需要深入讨论的问题。譬如,如何将多样性的认知真切地纳入性别问题的理解?怎样说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女性与其他性别的文化被忽略或未被辨识的情况?如何能在反思原有性别规制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前提下,唤起文化享有者对这些弱势群体的关注?如何解释相关诠释与文化政策将性别刻板印象合法化的过程……
三、全球优先事项与国际文书中的性别转向
如前所述,2003《公约》文本中出现的性别隐匿,并非出自对性别议题的忽视,而是缘于起草者对认知性别平等的相异立场。但是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准性文书,其性别盲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引发的后果,一直备受诟弊。在 2003 年《公约》出台后仅一个月, “性别与非物质遗产”专家会议就在会议的最终报告里指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对性别平等与否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以欧洲/美国为中心的诸多观点和理论的影响。西方的社会性别角色与价值观念对其他性别系统有可能会带来消极的甚至是危险的影响,而这些性别系统恰恰是其所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至关重要且最需保护的要素。因此,对社区内部性别和性别平等的诠释,应该被放置到优先位置。此外,该报告还在给教科文组织的建议中特别强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包括对多元化的性别实践与代言的理解和尊重。
除了来自各界持续不断的批评声外,促动2003《公约》性别议题表述发生转换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性别议题在教科文组织总体战略中位置的改变。2008年,教科文组织将性别平等确定为 2008—2013 年中期战略期间的两项总体优先事项之一。而后又在《教科文组织性别平等优先行动计划(2014—2021)》中表明,这一事项的优先位置仍将延续到下一个中期战略之中。该计划不仅“将性别平等作为优先事项纳入教科文组织的总体战略框架;实现性别平等主流化,针对不同性别群体制订规划,以及组织结构和秩序;监测和评估”作为测评性别平等优先事项的三大主题 ,同时还提出要“从相关文化公约的定期报告中系统地收集关于性别问题的信息,为支持性别平等主流化的未来计划战略、影响评估和监测工作提供资料”。而其中第一个预期成果,就是“通过搜集50 份能说明促进平等获取和参与文化生活的政策的定期报告,来进一步认识女性对文化生活的贡献” 。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本文责编:赵昱】
上一篇: [徐赣丽]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保护的经验——以融水苗族坡会群为例
下一篇: [专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研究
标签:
【相关文章】
[向云驹]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层级及其呈现
[郭平 张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21年度报告
[胡玉福]非遗扶贫中受益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黄永林]关于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认定制度的探索
[毛巧晖]记录与保管: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赜
[王琴]个性、灵感和体验:中国民族博物馆“家庭模式”的个人叙事研究
[巴莫曲布嫫]全方位映射新时代中国文化政策转型的路线图
[马盛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向云驹]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非物质文化遗
[郭平 张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21年度
[黄永林]关于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
[毛巧晖]记录与保管: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琴]个性、灵感和体验:中国民族博物馆“家庭
[巴莫曲布嫫]全方位映射新时代中国文化政策转
[马盛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关注的几个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与时间赛跑 莫让“人去艺绝”
古徽州制墨技艺传承人:古法制墨需要现代传承
百年“纳顿”谁来传承
人走艺绝 浙江非遗抢救记录进入读秒时间
回归生活,才算存活——非遗传承人的无奈与希望
温浩东:保留好彝族传统服饰的“火种”
记录中国非遗人的坚守与荣光——2017“中国非
新生代非遗传承人的“刻版”生活
“东郎”陈兴华:苗族史诗“亚鲁王”必须传下去
[张兆林]聊城木版年画生产传承中的女性角色研
[岳永逸]本真、活态与非遗的馆舍化
[杨利慧]遗产旅游语境中的神话主义——以导游
[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承人
[张巧运]浴“难”重生:一个羌族村寨灾难旅游和
[刘锡诚]对民间文学类非遗数字化采集的一些理
[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和认定的若干理
[代表作]维吾尔木卡姆
[林继富]20世纪中国民间故事传承人研究的批评
[刘锡诚]“非遗时代”的民间文学及其保护问题
[杨利慧]官民协作:中国非遗保护的本土实践之路
[向云驹]论“文化空间”
[徐磊 荣树云]非遗保护运动与民俗传统的互动
[吴文科]现代传播是保护传承非遗的重要载体
关于开远市彝族聚居区村寨现状的调研报告
[姚慧]何以“原生态”? ——对全球化时代非物
[周锦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的“结构性缺
贵州侗族大歌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张多]社区参与、社区缺位还是社区主义?
[向云驹]论“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概念与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