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额尔敦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1.引用古代神话。在新疆江格尔奇冉皮勒演唱的“洪古尔的婚事之部”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次宴会上,洪古尔请求江格尔赐给他一个妻子。江格尔亲自去扎木巴拉可汗那里求婚,要为洪古尔聘娶美貌的参丹格日勒。洪古尔去迎亲时,参丹格日勒已和大力士图赫布斯拜了天地。洪古尔盛怒之下,杀死了他们,然后跨上铁青马飞驰而去。三个月后,洪古尔跟宝驹一起昏倒在荒野上,三只黄头天鹅飞来救活了他们。他们再往前跑三个月,大海挡住了去路,海中的鲟鱼出来把他们送到了对岸。洪古尔继续奔驰,来到了查干兆拉可汗的宫殿近旁。他十分疲惫,就变为一个秃头儿,让铁青马变成一匹秃尾小马。江格尔见洪古尔娶亲久无音讯,就出外寻找,来到查干兆拉可汗的领土上正巧与洪古尔相遇。原来可汗的女儿哈林吉腊早已爱上洪古尔,正是她变成天鹅、鲟鱼营救了洪古尔。江格尔为洪古尔聘娶了哈林吉腊公主,一同返回故乡宝木巴。[10](94)史诗中虽然讲述的是洪格尔娶亲经历,但重点是天鹅姑娘营救英雄的故事。此类故事还出现在卡尔梅克江格尔奇鄂利扬·奥夫拉演唱的“洪格尔十八岁时迎娶四洲四汗之一、火爆的查干珠莱汗的女儿格林卓拉之部”中。11](404)由此可以断定,江格尔奇临场创作史诗歌时充分引用蒙古族古代神话《天女之惠》(杜尔伯特部落祖先神话及布里亚特天鹅图腾崇拜)12](41)构筑了这部史诗,满足了现场观众的需求。
著名江格尔奇冉皮勒(右一)
2.运用历史故事。冉皮勒演唱的另一部史诗歌“洪格尔战胜残暴的芒乃汗之部”中讲述了这样的故事:孤儿出身的江格尔汗,与臣民在金殿开怀畅饮、尽情欢乐时,芒乃汗使者那仁乌兰傲慢地走进来向江格尔提出五项屈辱性的条件(“听说你的阿兰吉拉骏马,追套跑马时速度飞快,与我;夫人长的俊俏,适于端茶倒水,与我;征战时从不退缩,摇晃时充当柱子的红脸雄狮洪格尔,听说他很勇敢,当我的使者,与我;绝美男子明彦的金黄色骏马跑的比风快,与我;宝林格尔之子火爆的黑脸萨纳拉,有个追赶万马不惊,百战中不让主人受伤的花骏马,与我”),并扬言如不应允便率领大军进攻宝木巴国。此时,雄狮洪古尔挺身而出,发誓宁可在清泉边洒热血,在荒野里抛白骨,也不去做奴隶。他单枪匹马冲入敌阵,夺了敌方的战旗,杀死无数敌人。但因寡不敌众身负重伤。这时江格尔带领众将赶来助阵。萨纳拉、萨布尔受伤后,江格尔亲自出马同芒乃汗激战。江格尔一枪将芒乃汗挑起来,刚举到空中时枪突然断了。洪古尔连忙跳上去同芒乃汗肉搏,其他英雄也赶上前来,大家一起斩除了这个不可一世的顽敌。[13](266)而司马迁撰《史记》中同样记载着这样一个历史故事:“冒顿既位,是时东胡强盛,问冒顿杀父自立,乃使使谓冒顿,欲得头曼时有千里马。冒顿问群臣,群臣皆曰:‘千里马,匈奴宝马也,勿与’。冒顿曰:‘奈何与人邻国而爱一马乎?’遂与之千里马。居倾之,东胡以为冒顿畏之,乃使使谓冒顿,欲得单于一於氏。冒顿复问左右,左右皆怒曰‘东胡无道,乃求於氏!请击之。’冒顿曰:‘奈何与人邻国爱一女子乎?’遂取所爱於氏予东胡。东胡王愈益骄,西侵。与匈奴间,中有弃地,莫居,千馀里,各居其边为瓯脱。东胡使使谓冒顿曰:‘匈奴所与我界瓯脱外弃地,匈奴非能至也,吾欲有之。’冒顿问群臣,群臣或曰:‘此弃地,予之亦可。’于是冒顿大怒曰:‘地者,国之本也,奈何予之!’诸言予之者,皆斩之。冒顿上马,令国中有后者斩,遂东袭击东胡。东胡初轻冒顿,不为备。及冒顿以兵至,击,大破灭东胡王,而虏其民人及畜产。”[14](2212)
比较上述史诗故事与史料中记载的历史故事会发现:聚会、使者出现、提出要求、商量对策、发生战争、赢得战争等情节非常相似。由此,可以肯定的说江格尔奇巧妙运用古代历史传说创作了这部史诗。
3.机智幽默的即兴创作。如果说大多数江格尔奇是不识字的民间艺人(除朱乃和新一代江格尔奇外),并且他们的创作只能依靠古代神话、民间传说以及现有歌词的扩充和延长,那么临场表演时遇到的提问会让歌手变得更加机智幽默。据加·巴图那生的调查报告,19世纪末20世纪初,塔城的西·克甫都统曾让人把西西那·布拉尔请去说唱《江格尔传》。布拉尔连着说了几个小时,西·克甫都统打断他问:“江格尔这伙人打了这么多天仗,难道不吃饭吗?”布拉尔说了声:“他们吃饭时间还没到”。就又接着说了下去,又说了一阵,他插进了这样几句:“多多地煮上鹿肉,白面和得堆成山,做好长长的拉面,现在江格尔一伙要进餐”。西·克甫都统拍着大腿叫好说:“对呀,那样的勇士们该吃这样的饭。”[3](45)江格尔奇胡里巴尔·巴雅尔也遇到过同样的提问。当时在新疆督办的老将军召集土尔扈特105个苏木的汗、王、活佛和贝勒、贝子开会期间举行了《江格尔传》说唱比赛。当和布克赛尔的江格尔奇胡里巴尔·巴雅尔说了好一阵,老将军突然质问他:“这些人不吃饭吗?”胡里巴尔·巴雅尔慌了手脚。但忽然想起前辈西西那·布拉尔,援引他的描述唱到:“多多地煮上鹿肉,白面和得堆成山,做好长长的拉面,现在江格尔一伙要进餐,端起七十人才能抬动的大碗,一连灌了七十五碗,又一口气喝了八十五碗”。歌手唱完这几句时,老将军翘起大拇指夸奖了他,还赏给了他布、茶叶等物品。[3](45)
不过,演唱当中的提问只是歌手临场表演中的小插曲,挑战性的连续询问才是考验歌手即兴创作能力的绝好机遇。因为把握机遇会让歌手名声更加响亮。1926年,奥尔洛郭加甫王带着妹妹布雅及官吏、随从和江格尔奇胡里巴尔·巴雅尔去哈拉夏尔看望“阿克坦汗的子孙”时参加了说唱《江格尔传》的比赛。胡里巴尔·巴雅尔正在说唱时,哈拉夏尔汗的一个官吏想窘窘胡里巴尔·巴雅尔,就问他:“江格尔一伙抽不抽烟?”胡里巴尔·巴雅尔在一处恰当的地方插了一段:“在百灵那样漂亮的烟斗里,装上了无数包磨碎的烟,在他们喷出的烟雾里,水鸟找不到沼泽,山鸟找不到食”。刚说完,特音喇嘛又问:“江格尔一伙有没有寺庙,念不念经?”巴雅尔回答说:“还没有说到那儿,您稍等一下”。接着就往下说了。过了一会儿,他才说道:“道勒布之子道克欣·夏拉公角得(领头念经的喇嘛)大声念经,震得大殿中央的柱子晃晃悠悠。懂得经的喇嘛兴高采烈,不懂经的喇嘛忙蒙耳朵,品行正的弟子兴致勃勃,品行差的喇嘛嘀嘀咕咕”。歌手机智、诙谐、幽默的即兴创作,极大地满足了现场观众的“期待视野”,获得了声誉。从此,胡里巴尔·巴雅尔的名声更大了。[3](53)
三、故事歌手的表演
1.遵循传统。江格尔奇表演遵循这样的传统:一是演唱必须在晚间进行。《江格尔》的演唱一直遵循着晚间进行的传统。也许这与古代宗教信仰有关。据科特维奇讲,采访鄂利扬·奥夫拉时在白天,让他演唱他不肯,天黑之后才开始演唱。演唱时还总是跪着,这象征他对歌颂的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迹表示最大的尊重和敬意。当问起原因时说是“白天演唱很可能招致一场旋风”。[15](156)二是一旦开始演唱必须完整的唱完一部。这也可能是宗教仪式的遗存。据特·贾木查调查报告,“在过去,说唱《江格尔》有个规矩,歌手必须一次性说完,听者也必须自始至终听完。即使有些听众听累睡着了,江格尔奇还是一口一口呷着奶酒继续唱完。原因是过去有一种迷信说法,要是说唱者不将所知道的说完或者听者不听完,就会短命”。[5](123)加·巴图那生的调查报告也记录了同样的信息,1930年末,六苏木旗的鲁布松·普日拜之女(梅林杜格尔加甫之妹)出嫁时,财主巴蒂嘎尔在乌兰哈德的冬牧场为姑娘举行送行宴会。江格尔奇浩吉郭尔当时五十来岁,是巴蒂嘎尔的牧羊人,黄昏圈好羊群吃过晚饭以后,财主就来让他去说唱《江格尔传》,参加宴会的邻里五六十人挤在一个毡房里听唱。浩吉郭尔唱的是《洪格尔娶亲》。唱了一个多小时,嘴角吐起了白沫,人们给他喝了两碗酒以后,他的声音更高了。半夜吃过饭,敬过酒以后,年轻人想唱歌,老人们说:“唱不完《江格尔传》不合规矩”。还让他继续唱,直到东方发白时,浩吉郭尔才把这一章唱完。[16](53)年轻江格尔奇普尔布加甫也证实了这种传统。只是现在因场合不同而无法遵循这种传统显得很无奈。比如被邀请参加某一大型活动,但因时间有限唱完一段就得下来。A·保尔曼什诺夫记录,“史诗《江格尔》的演唱并不是每个星期都有的,而是只有在诸如年节和庙会这样的宗教节日里,在举行婚礼或特别集会的时候,或是在有人出钱特别邀请的时候,歌手才会前去演唱的”。[15](160)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人类学网 2010-08-15
上一篇: 感受大师的技艺 欢度我们的节日
下一篇: 纳西族“东巴纸”被炒作 真正的传承人被边缘化
标签:
【相关文章】
[向云驹]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层级及其呈现
[郭平 张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21年度报告
[胡玉福]非遗扶贫中受益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黄永林]关于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认定制度的探索
[毛巧晖]记录与保管: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赜
[王琴]个性、灵感和体验:中国民族博物馆“家庭模式”的个人叙事研究
[巴莫曲布嫫]全方位映射新时代中国文化政策转型的路线图
[马盛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向云驹]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非物质文化遗
[郭平 张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21年度
[黄永林]关于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
[毛巧晖]记录与保管: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琴]个性、灵感和体验:中国民族博物馆“家庭
[巴莫曲布嫫]全方位映射新时代中国文化政策转
[马盛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关注的几个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与时间赛跑 莫让“人去艺绝”
古徽州制墨技艺传承人:古法制墨需要现代传承
百年“纳顿”谁来传承
人走艺绝 浙江非遗抢救记录进入读秒时间
回归生活,才算存活——非遗传承人的无奈与希望
温浩东:保留好彝族传统服饰的“火种”
记录中国非遗人的坚守与荣光——2017“中国非
新生代非遗传承人的“刻版”生活
“东郎”陈兴华:苗族史诗“亚鲁王”必须传下去
[张兆林]聊城木版年画生产传承中的女性角色研
[岳永逸]本真、活态与非遗的馆舍化
[杨利慧]遗产旅游语境中的神话主义——以导游
[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承人
[张巧运]浴“难”重生:一个羌族村寨灾难旅游和
[刘锡诚]对民间文学类非遗数字化采集的一些理
[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和认定的若干理
[代表作]维吾尔木卡姆
[林继富]20世纪中国民间故事传承人研究的批评
[刘锡诚]“非遗时代”的民间文学及其保护问题
非遗《公约》十年 传承从大师到个人
珠算非遗保护形势严峻 专家称纳入校园课外活
少数民族非遗保护:问题、建议与对策
[乌丙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文化安全
[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
不再“靠庙会吃饭”:河南民间艺术品泥咕咕
[安德明]以社区参与为基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方圣德]浅论公众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
[罗正副]文化传承视域下的无文字民族非物质文
[周波]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的文坡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