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史话 > 非物质文化遗产

[额尔敦]故事歌手“江格尔奇”


作者:额尔敦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在史诗表达中,韵律和曲调是歌手表达思想的基本框架。因此歌手的演唱必须在这种基本框架限定之下完成。换句话说,歌手要学会如何使其思想和表达契合于这一固定形式的技巧。在新疆和布克赛尔地区的演唱传统中,曲调或韵律模式就是七音节的诗行,伴随着段落后的停顿。歌手普尔布加甫演唱的《江格尔》序曲是模仿了和布克赛尔老江格尔奇李普尔拜的曲调和韵律模式,不断重复七音节的诗行调节韵律,并伴有曲调变化和段落后的停顿。如:

  从词与曲、诗行与停顿的合理设置看出,普尔布加甫巧妙运用现有的曲调完成段落后的停顿调节了演唱节奏。也许这种停顿是史诗演唱中的一种技巧,因为史诗演唱传统中歌手们经常利用像停顿这样的演唱手法调节诗行。例如在描述英雄们的行动场所和他们上路前的准备等时,歌手仿佛营造一种叙述的史诗背景,极力把听众引进史诗的气氛中来;正当叙述就要接近最重要最感人的情节之际,演唱者突然来了一个小小的停顿调节诗行,并稍做休息(在这稍事休息的时刻,江格尔奇喝几口茶清清嗓子或深深吸几口烟)。[6](29)

  功勋江格尔奇朱乃弹秦陶布舒尔琴和他孙子演唱《江格尔》

  江格尔奇演唱时总是使用一整套固定或相对固定的饰词、短语和段落来讴歌以圣主江格尔为首的英雄人物阿拉坦车吉、洪格尔、古恩拜、萨布尔、萨纳拉、明彦、宝尔芒乃、禾吉拉干等众勇士的身世、住所(宫殿)、马匹和武器。例如卡尔梅克江格尔奇演唱《江格尔》时总是以“江格尔刚刚两岁,蟒古斯(蒙古史诗中描写的吃人恶魔)袭击了他的家乡,他成为孤儿。刚刚三岁,他跨上神驹,冲破了三大堡垒。到七岁时已经打败了东方的七个国家。从此,他的业绩光照人间,勇士的美名闻名遐迩”;夫人阿盖·莎布塔拉永远像十六岁的少女,“向左看,左颊生辉,照得左边的海水波光粼粼,海里的鱼儿欢快的跳跃;向右看,右颊生辉,照得右边的海水浪花争艳,海里的鱼儿欢快的跳跃”;江格尔的右手头名勇士阿拉坦车吉老人,能够“洞悉未来九十九年的吉凶,牢记过去九十九年的祸福”;左手头名勇士洪格尔是“战斗中从不退缩的红脸的雄狮”;众勇士是“铁臂”萨布尔、“火爆黑脸的”萨纳拉、“飞毛腿”禾吉拉干;宫殿是“高耸入云,靠近苍穹只差三指”等相对固定的词语或短语开头。[7](5)详细观察会发现这些固定短语或段落不仅点出了被修饰者(名词,人或物)的某些特点、属性和品类,还渲染和文饰了史诗凝重、宏伟和肃穆的诗品特征。因此,学会演唱《江格尔》时,歌手不仅要牢记这些程式化用语和程式模式,更要熟练掌握诗行与韵律或音乐的结合技巧。

  史诗演唱中最常见的主题是征战。因此,征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是歌手们关注的焦点。征战起因通常是江格尔和他的十二勇士正在集会或聚会(宴会)时,信使突然出现,平静立刻被打乱,战争就要开始。而这些信使有时是宝木巴国的小乞丐、江格尔的马夫或敌方的使臣,有时是先知阿拉坦车吉老人预测到即将要发生的危险。此时,“雄狮”洪格尔、“铁臂”萨布尔或“人间绝美男子”明彦着装迎战。歌手通过聆听学会构筑史诗主题的基本技巧和各种方式。

  3.独立演唱。如果说学习演唱《江格尔》的第一阶段是聆听、记忆歌词和曲调,第二阶段是学会歌词与韵律或曲调的结合,并试着模仿大师演唱,那么,第三阶段就是在挑剔的观众面前公开演唱《江格尔》,获得“江格尔奇”称号。

  歌手学会上述固定表达模式和主题组合方式,开始在师父和师兄弟的小范围里表演个别片段时已经跨入了做江格尔奇的门槛。当歌手非常熟练地掌握师父的唱本以后,要举行一次公开考试。在一个人山人海的场合当着本民族民间口头创作有威望的行家和鉴赏家面演唱。一个歌手经受住这场考验,获得观众和行家的称赞,便会赢得独立演唱的权利。卡尔梅克江格尔奇穆克宾·巴桑克夫,“在曾经听过许多天才江格尔奇演唱的村里年迈的代表,民间口头创作鉴赏家和行家以及附近几个盟的居民面前,连着两天演唱了(还可以把《江格尔》演唱下去,但听众们时间有限)‘关于史诗国宝木巴众勇士的英雄诗篇’。他演唱的英雄史诗很受欢迎。于是,他得到了迈上独立说唱生涯的祝福,也赢得了享有‘江格尔奇’头衔的权利”。通过采访年轻江格尔奇普尔布加甫进一步了解到获得江格尔奇称号的艰难。⑥

  二、故事歌手的创作

  蒙古族有崇拜英雄、赞美英雄的传统,也有讲述英雄故事和英雄传说的习俗。据罗卜桑悫丹著《蒙古风俗鉴》记载:“蒙古人的传统,老一代人时常聚会,此时请年迈的老人上首座,敬酒后,那位老人把古代传至今日的历史故事按顺序一一讲述给年轻人听。这种讲述习俗称‘聆听老人言’。这是从古代传下来的习俗。这种聚会必须在每年五月举行一次。……聚会中老人怀念古代英雄的丰功伟绩,为他建立敖包;并一边指着哪个是陶木宝英雄之敖包,哪个是布尔奇赛音英雄之敖包,一边讲述他的英雄事迹,评论其今日之家族后裔。……”[8](350-352)由此俄国学者阿·布尔杜克夫曾推测卫拉特英雄史诗歌手江格尔奇是在这种“歌颂英雄祖先建立的一种特殊功勋的祖先祭祀中产生”的结论。[9](30)近现代叙事民歌的产生过程也可以进一步验证这一传统和习俗。例如在内蒙古东部地区传唱的《嘎达梅林》《陶格陶胡之歌》《宾图王之歌》《扎那、巴拉吉尼玛之歌》等叙事民歌是根据真人真事,由民间歌手创作而成的。因此,可以说作为蒙古族最有才华的民间艺人、口头诗人和故事歌手,江格尔奇的创作不会超出本民族传统和习俗。因为他们的演唱或表演是临场性的。如果没有平日的积累和传统文化的熏陶,歌手是无法在现场面对观众即兴创作出让人喝彩的史诗故事。如今虽然无法再现当时江格尔奇创作(现今年轻江格尔奇熟记《江格尔》书面文本来演唱)时的情景,也无法考证史诗创作渊源,但可以肯定史诗故事绝非是“纯属虚构”。因为史诗中隐约显现的古代神话和历史故事说明这一点。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人类学网 2010-08-15



 2/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感受大师的技艺 欢度我们的节日

下一篇纳西族“东巴纸”被炒作 真正的传承人被边缘化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