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史话 >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再“靠庙会吃饭”:河南民间艺术品泥咕咕


作者: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新春佳节期间,在国家级非遗项目--河南浚县泥咕咕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王学锋家里,20多人正在忙碌着生产“祝寿十二生肖”题材的泥咕咕,他们并不是为传统的春节庙会忙碌,而是为一个3.5万元的订单而生产。“现在村子里主要生产泥咕咕的作坊基本都不再去庙会上卖了,市场已从传统的庙会转向了全国及新加坡、日本、俄罗斯等国。”王学锋说。

  相传,泥咕咕起源于隋末,当时起义的瓦岗军将士在浚县杨圯屯村一带屯兵休养时,喜欢团泥嬉戏,捏制泥玩具的手艺便流传下来。因为这种泥玩具吹起来“咕咕”作响,人们就称它为“泥咕咕”.千百年来,这个村户户精于泥塑。在王学锋家的展厅里,记者看到各种人物、动物、神仙造型的泥咕咕,形态夸张但表情生动,漂亮的花纹附着在各种载体上,同时也能吹出“咕咕”的响声,但已从简单的“泥玩”变成了艺术品。

  据了解,传统上,每到春节临近,这个村子里的农户就开始忙活着生产泥咕咕,为正月的大伾山庙会和淮阳庙会等大型庙会做准备。“但这个市场是非常狭窄的,而且赶庙会的以农村人为主,所以庙会上的泥咕咕是很便宜的,而且随着电动玩具和塑料玩具的冲击,曾经有一段时间,村子里做泥咕咕的由1000多家减少到30多家。”王学锋说。

  2006年,浚县泥咕咕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村子里的几个代表性人物也开始寻求质量上和知名度的提高。浚县文产办负责人告诉记者,浚县泥咕咕主要集中在黎阳镇东、西杨圯屯村,其他地区也有零星分布,但都源自这里,目前这两个村子大约有200户生产泥咕咕。

  随着王学锋、宋学海、王安田等传承人的作品在国际大型展览上屡屡获奖,浚县泥咕咕的名气逐渐增大,前来定制各种泥咕咕或泥塑的商家越来越多,他们几个开始探寻将产业做大做强的路子。2009年,王学锋接到了一个114万元的大单子,然而这笔他从业40多年来的最大一笔生意却最终流产了,因为他的小作坊无法在规定时间内生产出那么多的产品,这让王学锋十分痛心。而这样的事并非他一人遇到,杨圯屯村的另一位重要传承人宋学海曾接到过一笔10万套、每套18个造型的国外大单,但也因生产能力不足而流产。

  为了扩大生产,2011年4月,王学锋整合了村里60多户作坊,成立了浚县泥咕咕专业生产合作社,每年至少能生产几十万个泥咕咕,一旦接到大订单大家就联合生产。宋学海也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请人专门跑市场,并计划建一个培训中心,就地培训就地上岗,增加从业人员。

  王学锋从8岁跟父亲学做泥咕咕到现在已50年了,他对泥咕咕有着特殊的感情和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是这门手艺,但市场是它发展的动力,只有拿出更好看、更有艺术价值的产品才有卖点。”王学锋说。据悉,宋学海等在村子里建起了一座泥咕咕博物馆,他的产品也由专门生产泥咕咕向泥塑、泥雕等更宽广的领域拓展,而浚县也正在谋划建设泥咕咕文化生态园。

  新华社记者   刘金辉   李鹏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2-02-06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篇元宵民俗渐行渐远 民间技艺传递对传统节日敬意

下一篇痴心制谜的郭乃朋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