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史话 > 非物质文化遗产

[韩少华]无可奈何 民间剪纸的式微之路


作者: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编者按】剪纸不仅是中国乡村传统的装饰手段,更重要的是春节开始的象征。在木制的窗格子上贴上花草动物纹样的剪纸,象征着新的一年开始,也是避邪求吉的象征。当下,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的现状如何?在蛇年新春即将到来之际,《东方早报·艺术评论》特约请部分作者就此撰文,并派出记者,深入乡村,走访民间剪纸艺术家,探寻中国剪纸的前世今生及生存发展之路。


随着建立在农耕生产方式上的文化形态的逐渐异化与消亡,
中国民间剪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必然走向式微。

  封面用图: “剪花娘子”库淑兰的剪纸作品《走西口》。

  韩靖剪纸作品

  库淑兰剪纸作品《剪花娘子》

  1月28日,陕西神木县剪纸协会会员们在炕头一起创作新春剪纸作品。

  八百里秦川,每家每户都有擅剪纸制窗花的巧媳妇。

  想象中,那些年轻的媳妇姑娘们由年长的妇人带领着,挤在一张炕上,仅凭人手一把铰布裁衣的剪刀和数打红纸,就能把简朴的窑洞点缀得喜气洋洋。她们或许会一边剪一边吟唱着陕北或关中的歌谣,尽管唱词里还隐藏着关于黄土地上先民的起源及原始风俗的蛛丝马迹,然而把它口耳相传至今的妇女们则迟至最近两三代才认识字。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2013-02-04
【本文责编:思玮】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乔晓光]剪花的故事

下一篇胡集书会:恢复元气后何去何从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