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史话 >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刘晓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


作者:刘晓春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摘 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最终认定,是多方力量博弈的结果; 这一官方认定制度,在激发传承人文化自觉的同时,也挫败了其他非官方认定传承人的积极性,重构了传承生态。现代社会的技术手段、信息传播、人员流动、资源交换以及消费者、市场等等复杂因素,都促使传承人在保守传统与适应创新之间做出适应现代社会变迁的选择。基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经验以及对保护的 “完整性”与 “活态性”的认识,“体系外的文化与体制外的文化持有者”对于完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态具有重要意义。在具体的保护过程中,需要区分传承母体共享的 “非遗”与脱离传承母体的 “非遗”,应该在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态性”特点的基础上理解其 “本真性”原则。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生态;传承母体;本真性


(本文刊于《思想战线》2012 年第6 期,阅读全文请下载caj版附件。)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上一篇[刘正爱]谁的文化,谁的认同?

下一篇[毛巧晖]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