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脉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研究 > 中华文脉

谈谈《永乐大典》的复原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盛世修文,我们这个时代,国家繁荣、社会平安稳定,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做好历史典籍版本的研究和挖掘”。被誉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的《永乐大典》,是我国明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但600多年来屡遭劫难,几乎全部散失。《永乐大典》的辑佚与复原,则成为推动《永乐大典》保护搜集、整理研究与挖掘阐释的重要课题。

  《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最大的类书,共22937卷(其中目录60卷),装成11095册,自明永乐六年抄成后,没有印行。明嘉靖末年又抄一副本。正本下落不明,副本则历尽劫难,至今只有约800余卷存世。

  《永乐大典》一直以来颇受人们重视,尤其是清乾隆年间从中辑得佚书数百种,此后《永乐大典》辑佚之风甚盛,影响至今,形成了史上颇负盛名的大典本。它是辑佚的范例,也是版本学上独有的一类。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已辑出之佚书来复原《永乐大典》,也即是通过大典本来复原《大典》。这是一种反哺式的辑佚。

  一、《永乐大典》复原总体思路

  1.以大典本复原《永乐大典》。大典本的主要内容或部分内容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而存世的大典本非常多。因此,据大典本复原是复原《永乐大典》的主要途径。

  首先,将现存的大典本编一个总目录,以反映现存大典本的全貌。其次,利用现存大典本复原《永乐大典》。对大典本的利用,可分两步实施:第一步,标佚文出处者,据其出处将这些佚文一一复原回《永乐大典》。如《宋会要辑稿》《旧五代史》以及文廷式、缪荃孙的一些辑佚书等均有《大典》佚文出处。例如,《宋会要辑稿·帝系一》的“僖祖立道肇基积德起功懿文宪武睿和至孝皇帝……”一条,出自《永乐大典》卷12300,即可直接将此条复原回此卷。又如,大典本《旧五代史》卷8、9、10,分别为“梁书·末帝纪”上、中、下,全部出自《永乐大典》卷6605。参考《永乐大典》目录和体例,可以将此三卷复原回《永乐大典》卷6605。第二步,没标佚文出处者,一一考证其出处,然后再将其复原回《永乐大典》。先做第一步的复原,然后根据积累的经验再做第二步的复原。

  2.以其他书所引《永乐大典》材料复原《永乐大典》。除了大典本之外,还有一些书籍引用过《永乐大典》,而这部分引文又为现存《永乐大典》或大典本阙佚部分,即可据其来复原《永乐大典》。例如,一些方志引过《永乐大典》,这些引文可以利用,可据以复原《永乐大典》。利用这部分材料要注意两点:其一,有些书只是利用《永乐大典》材料做校勘,而不是直接引用原文,对于这部分内容要合理使用。其二,有些书所引材料并不直言出自《永乐大典》,但据有关资料可推知出自《永乐大典》。

  3.利用其他可补《永乐大典》之书籍来复原。据《永乐大典》目录可知,其中有明言采自何书者,可以推断《永乐大典》某卷收录的内容,若其所采之书存世,即可据以复原。这就需要,第一步,制订“《永乐大典》目录引书存佚表”;第二步,制订“现存《永乐大典》残本引书存佚表”;第三步,制订“《文渊阁书目》所收书存佚表”;综合以上三表,再进行校正、去重(注意书名异实同、名同实异),制订《永乐大典》引书存佚表。我们把通过上述方法搜得的材料,参照《永乐大典》目录、体例等,将其复原为《永乐大典》之内容。

  最后,我们将上述复原成果汇编起来,再加上现存《永乐大典》残本(包括目录),最终形成《永乐大典(复原本)》(包括全文版和图像版)。

  二、《永乐大典》复原示例

  1.从《永乐大典目录》找到要复原之书。一般来说,应是有传世本或现存大典本。例如,据《永乐大典目录》可知,《永乐大典》卷47“通”字下收“王充论衡·别通篇”,《论衡》30卷,共84篇,20余万字,完整存世,可选取此书复原《永乐大典》。

  2.利用《永乐大典目录》,确定此书在《永乐大典》中分布在哪些卷次。例如,查《永乐大典目录》可知,《论衡》中的30余篇收入《永乐大典》的卷次可以确定。《永乐大典》收书的规律大致可以归为三类:全书收载、全篇或全卷收载、零散收载。一般来说,前两类较好复原。如果《永乐大典》残本中正好收载了该书的相关部分,则更方便参考。从《永乐大典目录》可看出,《论衡》是一篇篇收载的。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有暗香盈袖:古人是怎么用香的?

下一篇《夜雨寄北》是“寄内”之诗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