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日前,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联手,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之下,在贵州省黎平县正式启动“侗族大歌保护、抢救与发展”行动计划,探索侗族大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来自中国科学院的消息说,侗族大歌是最具特色的中国民间音乐艺术之一,也是国际民间音乐艺苑中不可多得的一颗璀璨明珠。侗族大歌中的复调式多声部合唱,为中外民间音乐所罕见,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而且是了解侗族的社会结构、婚恋关系、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史、思想史、教育史、婚姻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1986年10月,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执行主席约瑟芬·玛尔格维茨听了侗族大歌演唱之后激动地说:“在亚洲的东方一个仅百余万人口的少数民族,能够创造和保存这样古老而纯正的、如此闪光的民间合唱艺术,这在世界上实为少见。”
此后,侗族大歌曾几度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联欢晚会、北京音乐厅等重大国内外演出活动中频频亮相,并受到国内外亿万观众的赞赏。然而,随着人类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和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实施,侗族大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现代文化、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全面冲击。侗族大歌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土壤正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侗族大歌正面临着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尴尬境地。
“侗族大歌保护、抢救与发展”行动计划实施的总体目标是:一是抢救侗族大歌于濒危之中,开创侗族大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二是探索侗族大歌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模式、机制,从而为保护中国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经典性的范例和普适性的经验;三是推广侗族大歌抢救、保护与发展模式,使中国各种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更大的范围之内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发展;四是在侗族大歌保护、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之上,申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侗族大歌保护、抢救与发展”行动计划实施的行动方案是:抢救、整理优秀大歌作品,编写大歌教材;侗族大歌持续发展要从娃娃抓起,制定并实施侗族大歌进入中小学课堂计划;建立一套开展大歌宣传的工作机制,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和定期举行大歌赛;建立大歌继承与发展的激励和保障机制;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侗族大歌这一世界艺术珍品,早日走出侗寨、走出国门,登上世界舞台。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即无形文化遗产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中国仅有一项民间艺术———昆曲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章来源:人民网【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篇: 古籍整理,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建档
下一篇: [刘锡诚]民俗与国情备忘录
标签:
【相关文章】
“世界记忆”与非物质遗产保护
水书研究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正式立项
古老水书:捡拾文明的记忆
[李德龙]论日本学者对敦煌古藏文禅宗文献的研究
《坡芽歌书》考察实录
古籍拾贝
[陈支平]努力开拓民间文书研究的新局面
我国首部《彝族毕摩经典译注》40卷出版
《彝族毕摩经典译注》正式发行
贵州发现仡佬族文字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李德龙]论日本学者对敦煌古藏文禅宗文献的研
古代圣旨造假有多难:雍正改圣旨是编的
“七大名著”为何变成“四大名著”,有3本被删
浅谈古典诗歌中兰花的多种意象
壮族的习俗
北川民间祭禹习俗
端节前夕扫房屋由来
《西厢记》《牡丹亭》留下多少爱情诗句?古代园
保护原生态 杜绝伪民俗
西南少数民族妇女外流引发的婚俗变迁
民俗学和历史学
浅谈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
“七夕”应唤起对婚姻幸福的珍重
民俗主义论与德国民俗学
浅议当代时政歌谣中的讽喻作用
中日雷神考
[刘守华]延续每一个故事“自己的生命”
[朱万曙]董永故事的汉、彝说唱文本
我国民间信仰的生态内质及现代意蕴
[杨杰宏]族群艺术的身份建构与表述
[杨恩洪]《格萨尔》抄本世家
[白庚胜]民间文化保护诸问题
[都永浩]中国北方渔猎民族的历史演变
[李悦]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十七年
[拓和提]日本对我国维吾尔族历史文化的研究
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