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2002年1月10日凌晨0时1分,“人民的学者”、教育家、民间文艺学家、“中国民俗学之父”、诗人和散文家钟敬文先生因病辞世。“我还有许多事儿要做。”这是百岁老人临终前一直念叨着的一句话。在钟敬文教授辞世三周年的这个忌日,让我们重温钟老关于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这篇随笔。本文节选自钟敬文先生1986年5月26日在“保护民间文化座谈会”上的发言,初刊于《群言》,1986年第八期。
──2005年1月10日子时
在文化比较发达的国家中,大都存在着两种文化,一种是上层文化,另一种是下层文化。后者即“民间文化”。这种文化广泛地存在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民生活中。她是民族文化的基础部分。各民族的民间文化,由于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经历及其它种种条件的差异,在姿态上是千差万别,绚烂多彩的(尽管彼此在种类、功能乃至于某些基本形态等方面,有些大抵相同或近似的地方)。这种多彩的民间文化汇萃起来,就是整个人类伟大的文化宝库的一个重要部分。
民间文化大都具有与上层文化不同的许多特点。她紧贴着广大人民的各种社会生活,并密切地为它服务。例如许多民间工艺品,就是直接为生活各方面服务的美术。又如吆号子等劳动歌曲,是那些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就是民间的故事、传说等,在娱乐人民的精神的同时,也尽着教训、劝导等生活伦理作用。民间文化的创造者、改作者和传播者,大都是直接从事生产活动的人民(或者从他们中间出身的专业艺人……)。他们大都没有受过文字教育,他们的文化产物的传播,除了实物以外,一般采用语言传承、行动传承和心理传承等方式,很少用文字等方式固定下来,更没有专门传授的学校、书院等教育机构。过去学者文人对此也很少注意。因此。这种文化更缺少可供稽考的文献,而她的价值却又不容许我们忽视,迫切需要我们大力去保护她——采录、整理和保存她。
我国是一个开化比较早的大国。在历史上已经不断融合了许多部族,现在境内还存在着五十多个兄弟民族。解放前他们的社会形态发展阶段很不相同。我们的民间文化实在像那浩渺无边的海洋。在这个由多民族长时期积累而成的文化海洋中,正不知蕴藏着多少光采夺目的珍珠宝贝!单说那有力地表现着民族经历,民族感情和民族艺术才能的民间史诗,就不仅有着包含各种不同类型的许多名篇,而且还有那篇幅上堪称为世界第一的雄篇巨制,像藏族和蒙族共有的《格萨尔王传》那样。我国的民间文化遗产,不管是物质方面的,还是精神方面的,都数量巨大,而且不少在质量上也是很高的。
钟敬文先生与民间艺人们亲切交谈
我们当前正在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这种文化在内容和形态上应是具有本国特色的。这种崭新的文化,对本国各民族的固有文化就不能不有所继承,正如同时她对于世界的优秀文化不能不有所吸取一样。创造与继承、吸取,这是历史的辩证法。我们不能违拗它。
今天我们在经济及一般文化上,正在努力打破过去的那种封锁状态。随着那些有利于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文化的引进,不可避免地也要附带流入那些与我们的社会主义性质和需要格格不入的东西。这是对我们新文化的一种严重挑战,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要抵制那种腐朽的、破坏性的外来思想、文化,有效的对策之一,就是发扬民族固有的优秀文化。它是我们取胜的一种武器。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护民族的民间文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感,就特别显然了。
我们知道,每个国家或民族都有自己的社会经历和各种文化创造。把它们科学地加以整理和叙述,就是民族文化史。这种文化史不仅有利于国民正确地认识本国本民族的创造历史,或使别国人民理解我们这方面的历史;同时它还能够鼓舞本国人民热爱祖国和创造新社会的热情、勇气,增进国际友人对我们的友谊和同情,因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进步。
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意义和作用是重大的。它应该成为我们国民的共同认识。它的实践应该成为我们建设四个现代化事业的一个有机部分。
民间文化的采集、整理以至研究活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在某些方面(例如对民间文艺作品和民俗资料等)已经开始了。但是当时不但指导思想欠正确,工作所涉及的范围也比较狭窄。建国后,我们在学术、文化工作上,普遍确立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原则,对过去文化的保护、整理、发扬工作有了新的发展。例如政府明令保护全国重点文物,其中大部分属于民间文化范围;还有一些机构在进行调查、收集、出版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等活动。但是范围仍然不够广大,也缺乏全面的工作计划和领导。十年内乱把这项事业全都给摧毁了,因为在那些文化刽子手眼里,民间文化是道地的封建文化呀!
邪恶的统治被打倒了,人民的文化复活了。拨乱反正以来,与其他学术思想的解放同时,民间文化也进一步受到重视。近年关于民间文化的各种学会接踵成立,民间艺术、民间工艺及民俗事物等的公开展览活动,也在一些城市中长期或短期出现。专门的刊物不断印行(如《民族文化》、《民间工艺》、《人民间文艺集刊》等)。单从近年来出版的民俗学类书籍、期刊看,数量就超过了以往那些时期所出版的。这可以说是民间文化在学术活动上开始繁荣的新时期。
但是,从现在我们所做的,跟客观上所需要做的比较起来,差距是相当巨大的。而且缺乏全面的统一计划和领导,各方面活动大都各自为战,彼此间较少联系,而调查、采集的时机又十分紧迫。因为我们整个社会生活正在剧变,民间文化的领域迅速地缩小,大有“日蹙百里”之势。
在这历史时刻,保护民间文化呼声的喊出,以及紧随而来的各种适当措施,是何等必要和迫切的事情啊!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