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研究 > 中国民俗研究

[刘文峰]合阳跳戏


作者:刘文峰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二、跳戏的组织形式和著名好家
 
无论是河西的跳戏,还是河东的锣鼓杂戏,均无专业班社组织,均以社戏形式组织演出。大的村庄或社设有戏班,或两社一班,或一村一班。演员的培养,艺术的传承,均为子承父业,世代相传。跳戏还有一点不同于其他剧种的地方,演职员不论出身贵贱,班辈、地位高低,族规均不以“戏子”论称而歧视,演员均称“好家”。因而,上至举、监、库、生员、翰林学士,下至农民、工匠,只要爱好,便可同台。凡出戏、出好家的村庄,称“戏窝子”。凡称“戏窝子”的村庄,社有戏箱,村有舞台,每逢演出,好戏迭出,争强斗胜,各有千秋。从古至今,优伶辈出,可惜过去只作娱乐而无文字记载。就今所知,行家庄跳戏艺人,明万历年间有党桂一,天启年间有党一屏,清乾隆年间有党九苞,嘉庆年间有党徽征,道光年间有李有才,咸丰年间有党作兴,同治年间有党万寿,光绪年间有党铁狗,民国年间有党正志、李光禄、党让之,新中国成立以后有党国壁、党炎林、党云龙等,均为群众所赞誉的名艺人。
行家庄是跳戏著名的戏窝子,跳戏活动的历史悠久。清以前,缺乏文字记载,在乾隆、嘉庆年间,是跳戏活动的鼎盛时期,全村分东、西、南、腰四社,演出的剧目有近百出。西社以文戏见长,东社以武戏著称。各社演出的剧目不同,技艺有别,风格各异。清宣统年间,四社并为三社,抗日战争时期又并为两社,解放后合为一社。随着一些名艺人的相继去世,许多颇具特色的节目先后辍演。正如名“拨师”(导演)在1946年自编的“春官词”中说:“上年殁了锅儿旦,以后难跳《白水滩》;今岁润初把命断,有谁能跳《宁武关》……”此后,该村跳戏艺术虽有所传,逐渐因时代变更、艺人去世、剧本丢失,演技渐差,难与昔比。这一次参加演出的好家,年龄均在40岁以上,年龄最大的已经83岁。40岁以下的只有一个扮彩女的姑娘,今年22岁。
 
三、跳戏的演出形式和舞台艺术
 
跳戏的表演在一年一度的春节期间。腊月农闲之际,村民便推选头领组织排练。推选出的头领称“计谋”,并配有助手数人。助手称“计谋腿子”,负责筹集演出费用和排演的杂务。演出费用除好家自出外,不足部分由村民自愿捐献。捐献的物品除现钱外,大部分是粮、油和其他生活用品及演出用的物资。担任导演的人叫“拨师”,也有叫“跳母子”的,他们必须精通所排演的剧目,熟悉各角色的表演动作,并且是艺术全面、演技超群的老好家。
出跳之前的大年初一下午,各社便敲打锣鼓,俗称“打旦子”,制造气氛,鼓舞人心,以促“社家”出面商议出演组织、开支等事。到正月初五,不等黎明,“好家”把鼓抬在本社“好家”和一般村民的院落内“打旦子”,名曰“镇穷鬼”,亦称“破除五邪”。所至之家,户主必以一壶酒、一个“凉碟子”(下酒菜)答谢。“好家”把谢礼收集起来,待“镇穷鬼”结束后,一起吃“谢礼”,聚商出跳事。当天便进“牛锣鼓”阶段,即各社把锣鼓集于村庄中心,对赛敲打,互相激励。次日各社便开始广场跳(即哑跳),上午下午出跳两次,每次在全村不同地方落几个场子。这种哑跳是群众性的,有时出现一百多人的演跳场面,上场是演员,下场是观众。演出多系武打节目,如《三战吕布》、《武松打店》、《穆柯寨》、《临潼山》等。下场演员在周围呐喊助威,起配合作用。元宵节前进入高潮,正月十三四便进行上台跳。据村里的老好家介绍,跳戏在辛亥革命前尚保留有广场哑跳的形式。民国年间军阀混战,水旱灾害不断,民不聊生,群众娱乐的兴致大减,哑跳的传统中断了,“打旦子”的形式依然保留着。这次演出,“打旦子”是在村中央的戏台前进行的。所谓“打旦子”,就是锣鼓合奏,演奏若干锣鼓曲牌,用以招徕观众,渲染节日气氛。
“上台跳”,先打开场锣鼓(演奏的锣鼓牌子与“打旦子”相同),然后是“春官”登场。这次上台跳,在村委会院子里的会堂中进行。会堂有一个能演戏的舞台,台下能容纳300来人。“春官”这一角色多由“好家”、“老家”、“计谋”担任,这次扮演春官的是原村党支部书记党建华,他不仅是好家,而且是这次演出活动的组织者。只见他身穿绯红官衣,头戴圆翅纱帽,勾着豆腐块丑角脸谱,手舞花扇上场,类似明杂剧中的“副末”开场(图1)。所说内容即兴自编,句无定例,或是表述本地风光,或是诉说官吏压迫,甚至指名叫骂,肆意嘲谑,扮演者常常借机抒怀,以泄积忿而为之大快。例如在民国初年,行家庄跳戏艺人党万寿扮演“春官”时,上场引子说了两句:“清朝民国都一般,哪个当官不爱钱?”台下观众为之捏了一把冷汗,有人在台下小声说,“你寻的招祸呀!”本来他已说完引子刚准备落座,一听此言,转身又加了两句:“当面敢骂袁世凯,何况知事贾象山。”贾象山乃当时的合阳县长,声名很坏,由此可见关中群众刚正不阿的性格。这次党建华扮演的春官,所说词句由于我们不懂合阳土语听不清楚,大意是:欢迎中央和省、市戏曲专家学者来行家庄看跳戏,请提出批评意见。接着引出哑跳《萧太后升帐》和正戏《昊天塔》。
哑跳《萧太后升帐》演的是宋辽故事戏中萧太后作为军中主帅升帐的仪式。出场的角色有五个,除萧太后外,还有四个女兵。萧太后由54岁的女好家李爱茹扮演,四个女兵分别由56岁的李润菊、42岁的李汉芳、42岁的雷金菊、22岁的党小燕四名妇女扮演。首先由四个女兵舞蹈上场,变化不同的队形至舞台前场的四角,然后萧太后舞蹈上场至舞台后场的中央。
《昊天塔》演的是北宋杨家将、孟良等往辽邦境内的昊天塔盗取杨令公遗骨的故事。出场的人物:宋朝方面有杨延景、孟良、杨五郎、和尚清明、清慧;辽邦方面有韩昌、沙里雁、泥里豹、水中蛇、山洞蛟、寺儒续迁。杨延景由59岁的党忠信扮演,孟良由73岁的党正杰扮演,杨五郎由68岁的李兴德扮演,韩昌由62岁的党进胜扮演,寺儒续迁由76岁的党永常扮演。这几个演员都是村里的老好家,从七八岁时就从父辈那里学跳戏,有较好的基本功,一招一式都体现出一种朴实、凝重、浑厚的美。这种美是必须将自己置身于此时此地那种浓郁的传统节日的民俗气氛中,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深的体验以后才能感受得到的。
据村里老好家介绍,过去演出跳戏,《春官开台》之后先要演出《天官赐福》、《灵官打台》、《五鬼闹判》、《鸡仙咬鸡》、《魁星点斗》等鬼怪、神话节目,说这是迎吉祥、送瘟神、生贵子、兆丰年、祛除不祥,然后才开演折子戏或本戏。现在除了以武打节目代替了迷信节目外,其他形式继续沿用。由于过去极左思潮的影响,鬼怪、神话类节目已经基本失传了。
跳戏表演程式极严,每个角色,先必须学会“上势”,这是跳戏最基本的舞蹈动作。随着唢呐伴奏,锣鼓击节,一步一踏,每踏按拍,移行路线如出一辙。上一个势要在舞台的每个角踏够十四个(古说十五个)鼓点,踩满四角,踏够五十六个鼓点后才行升帐或落座。男角上势,以“上路架”为动作根本,立势、开弓、大展翅诸样皆若此。女角上势以“小红拳”、“太极拳”动作为基础,节奏稍快,步态轻盈。孙悟空上场,全用“猴拳”。群众把上势视为“见面礼”,势上不好,便会减弱艺术效果,人们呼之为“生扒搂”、“才出门”、“荒唐鬼”。所以,凡是跳戏好家,都有祖传三四代的家教历史,孩子从七八岁便开始在家长的教导下学习“上势”。
上势分男上势、女上势、双上势、代把子上势四大类,一个势又分“平势”、“凹势”两项内容。为了表现不同角色的身份、性格,概括了十八种上势名称,即:单人势、二士争功势、三义势、四路诸侯势(亦称四马投唐势)、五点梅花势、乾坤势、罗汉势、拉马势、低走势、猴王势、花枪并舞势、搜船势、扁担势、判官势、刑犯势(亦称戴枷势)、下四角势、虎叉势、登云势。在这次演出的《萧太后升帐》和《昊天塔》中,就运用了男上势、女上势、四路诸侯势、罗汉势、拉马势、花枪并舞势等舞蹈动作。76岁的党永常扮演的寺儒续迁是个丑角形象,吟诵、念白、舞蹈都透着喜剧色彩,引起大家的赞扬,正戏演完后,应大家的要求,又表演了一段彩婆子的身段。83岁的好家党欣普虽然双目已经失明,仍然为大家表演了《昊天塔》中杨五郎的片段。
除上势外,表演程式中还有跑场、踩场。跑场又分跑半场、回全场和跑花场。踩场只限文角、帝王等角用。此外,武打叫“杀战”,且有“特杆子”、“盘刀”、“盘鞭”、“开四门”等程式。杀战时用锣鼓伴奏。据村里的老好家说,清时艺人讲究功底扎实,拳不出格,真枪真刀,实打实杀;不管对打、群打,不许走乱阵角,必须打响打准,不摆空架,以见真功。若有失误,损伤对手,只许赔偿,不许诉官。真打实杀,虽然是古代武术旧规,但亦为该剧发展设置了障碍。民国至今,逐渐更改,才用起了舞台道具,但仍沿用古老的原始杀战程式。个别角色仍用真刀真枪,如杨五郎用的铁铲就是真的。
跳戏的舞台设置与大戏基本相似,不同之处是不管临时搭的舞台或是戏楼,都在上沿或檐下两台角各插刺绣彩旗一面,旗呈三角形,长约丈余,上绣青鸟、龙凤、火焰图案,谓之“大旌”。乐队位置是文左武右,在舞台两边外侧支上高出舞台数尺的木板,木板上摆一张条桌、两把椅子。桌前系上红缎围裙,桌上摆置茶壶茶碗。唢呐席居左侧,二人各执唢呐坐在椅子上。武场乐队在右侧,板上支起大鼓、小鼓。击小鼓的座位稍高,以便指挥全场。这种乐队设置,为其他剧种罕见。
离开了节日和民俗的氛围,单独来欣赏跳戏的演出,你也许会觉着单调和乏味,但是当你走进到处是贴着红对联、挂着红灯笼的乡村街道上,听着惊天动地的锣鼓声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看着欢呼跳跃的孩子、喜笑颜开的青年男女、拄着拐杖的老人走到剧场的时候,再看跳戏的演出就不同了。特别是当你知道舞台上的扮演者是常年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时,你就觉着他们的表演中的一举一动都透着自然的美、雕塑般的美,这种美是在商业演出中感受不到的。中国戏曲来自民间,是在民俗的氛围中发展成熟的。离开了民间,离开了民俗活动的土壤,她的生命力就会衰弱。特别是像跳戏这样的民间戏曲,其生存更离不开传统节日、民俗活动。今天,我们要保护我们的民间戏曲,让她能继续生存下去,关键在于保护她生存的土壤。
(原载《民间文化论坛》2007年第2期,文中涉及的图表、公式、注释和参考文献等内容请参见纸媒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曹娅丽] “格萨尔藏戏”: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

下一篇广西柳城:山歌年年唱春光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