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研究 > 中国民俗研究

[王宇丰]挖掘馆藏民俗文物的文化价值


作者:王宇丰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逼真再现民俗文物的生态环境

  在台湾的一些博物馆中,已开始运用电脑对民俗文物的品目进行管理,通过数据库的分类排列和图文并茂的演示网页,使民俗文物的文化属性得以充分显现。笔者在江西吉安钓源古村参观时,见到石刻、木刻、彩绘、楹联、牌匾、雕屏、宗祠等文物自然地展现在活生生的村落中,与炊烟、鸡犬、村童、农妇同处,感觉浑然一体、意涵隽永。佛山的黄飞鸿纪念馆有一个展厅综合立体地模拟了一家传统中药铺,里面甚至有药店伙计拿着秤盘站在梯子上打开高处的抽屉取药的生动场景。这比分开展示伙计、杆秤、梯子和抽屉等效果要好得多,逼真地再现了系列民俗文物的生态环境,使观众能够看到不同民俗文物间的有机联系。

  相比较而言,我省不少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展示仅仅是标本式的罗列。例如汕尾某渔家风情馆,通过大玻璃橱窗综合地展现了渔家的婚礼场景,不过搁在室外草坪上的几艘渔船令人不免感到某种不协调,因为船只不在其本来的生态氛围中。这几乎是所有博物馆都面临的问题。此外,有些地方的古村落,原住户已被全体迁走,游人看到的只是没有灵魂的村落躯壳。这种“见物不见人”的缺憾,说明文化原生态与对外展示的需求之间存在矛盾,需要找到两者间一个恰当的平衡点。

  让民俗文物“说话”

  当博物馆通过调控温度、湿度、光照及空气成分等来妥善保存一件收藏品,处理的是文物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当博物馆研究文物的文化内涵,发掘文物的文化信息、复原文物所在文化系统中的位置,再现文物与其所有者的联系等,处理的是文物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当博物馆通过声光技术、组合搭配、动态表演、立体塑像、三维动画等展现文物的文化信息,增强文物的展示效果,就是建立文物与观众之间的良好关系。民俗文物的成功展示,需要同时与自然、文化、观众三者建立起和谐的关系。

  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张忠培先生有句精辟概括考古文博工作的话:“以物论史、透物见人、代死人说话、把死人说活。”笔者认为,现代民俗文博工作的宗旨应是:“以物论文化、透物见人、让民俗文物说话。”人类学工作者、民俗学工作者与文博工作者应携起手来,通过对民俗文物的全面深入研究,进一步认识独特而灿烂的岭南民间文化,认识勤劳而智慧的广东人民,共同为建设广东文化强省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网易-南方日报 2010-09-05 08:32:00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奇曼·乃吉米丁]维吾尔族饮食文化与生态环境

下一篇[张长虹]吸收与创新:藏传佛教艺术的形成过程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