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研究 > 中国民俗研究

[杜亚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作者:杜亚雄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中国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的人口有九千一百多万人(1990年统计),占全国总人口的8.04%。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一千五百多万人,人口最少的是珞巴族只有二千三百多人。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但分布的地区很广,他们居住地区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0%-60%。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五个自治区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广东、湖南、河北、湖北、福建、海南、台湾等省。另外,还有大约一千万少数民族人口散居在全国其他省、市的大小城镇和乡村。
中国各少数民族大都能歌善舞,具有优秀的音乐文化传统。他们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创造了大量优美动人的民间音乐作品,造就了千百个著名的作曲家、歌唱家、演奏家和舞蹈家,在中国音乐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为东方和全人类的文明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据古书记载,早在公元前二千多年原始社会时期,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曾派他的乐官伶伦到新疆“取竹于嶰谿之谷”制造了十二根律管。这虽然只是一个古老的传说,但在新石器时代,少数民族地区和中原地区已有音乐文化交流,则是可能的。
夏代,曾有许多少数民族到夏王朝来表演乐舞。周朝设有专门掌管少数民族音乐的官吏。春秋时期,居住在陕西、山西之间的白狄是一个有较高音乐文化水平的少数民族,白狄族人以音乐歌舞为谋生手段,周游列国,到处卖艺,促进了中原各国音乐文化的发展。
汉代初年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公元一世纪匈奴人的西迁,对中国历史乃至整个人类的文明史都发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西域少数民族的音乐、歌舞传到了中原。琵琶、箜篌等乐器也从西域或其它地区陆续传入,丰富了汉族的音乐。据说汉代有名的器乐演奏形式“横吹”就是当时在皇家乐府供职的作曲家李延年根据伟大的旅行家张博望从西域带到长安的《摩诃兜勒》一曲改编创作的。另一种汉代音乐“彭吹”的产生也和少数民族音乐有关。在乌桓等民族的打击下,匈奴人于公元91年离开了中国北方草原,经过两个世纪的迁徙于公元374年定居匈牙利平原,匈奴人把中国少数民族的音乐带到了欧洲。现在中国北方诸民族的民歌和伏尔加河流域的巴什基尔、楚瓦什等民族乃至匈牙利族的民歌有许多共同的曲调和相似的因素,便是这次迁徙留下来的痕迹。汉代,西南少数民族的乐舞《巴渝舞》也传到了中原,风靡朝野。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各民族音乐文化大融合的时期。当时少数民族音乐流行于中原的,主要有鲜卑乐、龟兹乐、疏勒乐、西凉乐和高昌乐等。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少数民族民歌,如《敕勒歌》、《企喻歌》、《琅琊王歌辞》等,是音乐史上的优秀作品,至今得到中国各族人民的喜爱。随着西方和北方的少数民族向中原迁移,有许多少数民族音乐家来到内地,促进了中原音乐文化的发展。其中龟兹音乐家苏氏婆神通乐律,对当时音乐理论的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音乐文化发展的高峰,当时的十部乐大多是少数民族音乐。著名的音乐家中有许多是少数民族,如作曲家白明达,琵琶演奏家曹妙达、康昆仑、曹保、曹善才、曹刚、米和、裴兴奴,笙演奏家尉迟章,筚篥演奏家尉迟青和歌唱家朱嘉荣、何戡等。众所周知,隋、唐音乐在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各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而隋、唐音乐的高度成就是和上述少数民族音乐家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
从公元937年到1279年,在中国土地上先后建立过辽、宋、金、西夏、喀拉汗国等王朝,这些政权,除宋之外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据记载,辽、西夏、金和喀拉汗国的音乐文化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东北少数民族的乐器奚琴(胡琴的前身)已在中原普遍流行,促进了说唱和戏曲的发展。
在元代散曲和杂剧艺术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少数民族的贡献很大。散曲作家中有许多是少数民族,如回族的萨都喇、高克恭,维吾尔族的马祖常、贯云石,女真族的赫经及蒙古族的阿鲁威、阿荣等,其中贯云石曾参与海盐腔的改革。女真人李真夫、石君宝是当时著名的戏曲作家,张猩猩和闾闾则是名噪一时的少数民族演奏家。
明、清时期,有许多少数民族著名的音乐家和艺术家在搜集、加工、整理、提高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和汉族民间音乐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明初,藏族僧人唐东杰波将简单的跳神仪式穿插情节,注入一些流传在民间的或记载在佛经中的故事,使其戏剧化。他至今被藏族人民尊为“藏戏的始祖”。清代,蒙古族文人荣斋搜集、整理了《弦索备考》。把民间流传的三十套弦索古曲用总谱形式记录下来。维吾尔族女音乐家曼尼莎以毕生精力整理“木卡姆”,并著有《心灵的协商》等音乐美学著作。门巴族人六世达赖喇嘛仓洋嘉措是一位诗人兼音乐家,他创作的许多情歌至今流传在民间。藏族贵族登者班爵在中原学会不少汉族音乐,并将扬琴、笛子、二胡等乐器带到西藏,促进了藏族音乐的发展。蒙古族文学家薄松龄则运用流行在山东一带的民歌写出了著名的《俚曲》。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不仅有深远的渊源,而且绚丽多姿、丰富多彩。许多少数民族被称为“歌的民族”,很多民族地区被称为“歌海”、“音乐的王国”,这一点并不夸张。每个民族不论人口多少,他们的民间音乐都有着各自独特的风格和特色,象春天盛开的百花,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吐露着醉人的芳香。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5/5   首页 上一页 3 4 5

上一篇[李悦]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十七年

下一篇“花儿”演唱形式传承的思考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