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主义论与德国民俗学
来源:中国民俗文化网 文章作者:王霄冰
十分浓厚,并由此带来了对传统习俗不问出处而随意更改并予以粗制滥造的结果。在莫塞尔看来,任何脱离了自身生存的土壤而被作为表演题材孤立地提取出来的“民俗”,都是二手的假货,不能和历史真实互为混淆,民俗研究者们更不应该对此信以为真,把这种假民俗当成是真正的传统文化来研究。
应该指出的是,莫塞尔对于民俗主义现象的存在理由也给予了充分的理解,他从分析旅游者对于陌生文化的猎奇心理出发,肯定了伪民俗自身的文化功能,并且指出,出于政治目的而进行加工提炼的民俗往往可以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所以他写这篇文章的真正用意,在我看来并不是要批评当代社会的民俗主义现象,而是希望通过区分大众的民俗爱好和学者的民俗学这两个层次,提醒民俗学研究者们去注意这种现象,在重构民俗的时候则一定要返回到历史文献当中去,决不能把在当代媒体或社会中流行的一些再造民俗当成原始资料来使用[6]。
莫塞尔的观点实际上是针对世界当代民俗学所遇到的一个普遍问题而提出的。民俗学作为一门实证科学,从方法上本来应该基于田野调查和文献考据两个方面。但由于工业化社会和全球经济对于传统文化的强烈冲击,民俗学者的“田野”已经日渐消失。在这样的条件下如何开展民俗研究?在莫塞尔看来,只有以历史上遗传下来的民间文献资料,比如像地方史志、账簿、家谱等等为文本,研究民俗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形态和历史演变,才是当代民俗学的唯一出路。
二 对于民俗主义论的回应与批评
莫塞尔的文章发表以后,在德国民俗学界引起了广泛的主意。莫塞尔本人紧接着又在1964年发表了《民俗主义:民俗学研究的一个问题》(Der Folklorismus als Forschungsproblem der Volkskunde)一文,继续阐明他对于当代民俗主义现象的批判性观点。图宾根民俗学会为此专门召集了一次学术会议,讨论对于当代民俗的研究问题。这次会议的论文集《民众研究》(Populus Revisus)在1966年得以出版[7]。文集的主编、图宾根大学民俗学系主任教授海尔曼·鲍辛格尔(Hermann Bausinger),是战后的西德民俗学界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在1971年首次出版、并在1987和1999年两次修订后再版的《民俗学》(Volkskunde. Von der Altertumswissenschaft zur Kulturanalyse.),以“从古代研究到文化分析”为标题,标志着德国当代民俗学学科方向的根本转型,被很多德国大学民俗学专业选用为基础教材。这位科班出身、学术修养深厚、且在民俗学界享有权威地位的学者的加入,大大提高了民俗主义讨论的理论性,应该说是决定这一理论最终能否在学术史上立足的根本原因。
鲍辛格尔在上述会议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对民俗主义批评的批评》(Zur Kritik der Folklorismuskritik)。针对莫塞尔已发表的两篇文章,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莫塞尔在其中只罗列了一些现象并加以描述,而没有用学术的语言来精确地界定“民俗主义”这一概念,以至于它的内涵和外延都相当模糊。对于“二手民俗”问题,学术界迄今为止并非毫无察觉,而是采取一种置之不理的方式来加以否定。现在既然有人把这种现象摆上了桌面,鲍辛格尔认为有必要从根本上对此加以探究,使之能够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为此他从实例出发,阐述了下列八个观点[8]:
1) 民俗主义是对已往民俗的追回和应用。
2) 所谓第一手的和第二手的传统之间有着相当复杂的内在联系,一个专门创制的新民俗也可能有它现实的功能和意义,就像旅游纪念品并不一定专为外地游客而准备,它也有可能为当地的民众所喜爱和接受。如果一个研究者一定要在其中区分出一手的和二手的,那么他在这一时刻很可能就已经混淆了事实本身。
3) 新民俗的创制者并不一定是完全出于商业目的,在很多情况下更有一种理想主义的爱乡情绪在发生作用。当然这种理想主义也可能导
·上一篇文章:佛教文化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
·下一篇文章:中日雷神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