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脉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研究 > 中华文脉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菩萨蛮”是人们所熟知的词牌名,其名见于《教坊记》,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

  关于调名来源,唐代苏鹗《杜阳杂编》载曰:“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宋史·乐志》亦载曰:“女弟子舞队名”。因此,菩萨蛮在诞生之初颇有异域风情。

  在历代词人的巧思中,“菩萨蛮”有了许多文雅别名,如:“重叠金”(晚唐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句)、“子夜歌”(南唐李煜词名)、“花间意”(南宋韩淲“新声休写花间意”句);此外亦有“梅花句”、“花溪碧”、“晚云烘日”等别名,均取自历代名句,意蕴深远。

  此调为双调小令,以五、七言组成,前后片各四句,共四十四字,以李白(传)《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为正体,用韵两句一换,前后片各两仄韵、两平韵,平仄递转,情调由紧促转为低沉,适合表达深沉且复杂的情绪,历来名作极多。

  唐五代时期,“菩萨蛮”词就极为流行。孙光宪《北梦琐言》云:“唐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令狐绹命温庭筠新撰进之。”王灼《碧鸡漫志》云:“今《花间集》温词十四首是也。”唐昭宗李晔还填制了两首《菩萨蛮》词。唐五代时期主要作品有:《敦煌曲子词》11首、李白2首、温庭筠15首、韦庄5首、冯延巳8首、李煜6首。到了宋代,“菩萨蛮”词调使用频率仍然很高,著名词人如晏殊4首、张先10首、晏几道9首、苏轼22首、舒亶21首、贺铸12首、张孝祥22首、辛弃疾22首。历代《菩萨蛮》词共计3000余首。

  二、暮秋深情 烟色如织

  敦煌曲子词11首中以《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为代表,这是一首早期民间词作,写男女之间坚贞不渝的爱情盟誓。词云: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这是一首很有特色的民间爱情词。全词开门见山,表达对坚定不移的爱情的向往。接着运用博喻,连续列举六种非现实现象:青山烂,秤锤浮,黄河枯,白天同时见到参星和辰星,北斗斗柄移南,半夜里出现太阳。除非这六件不可能的事都成为事实,否则决不同意婚姻关系的解除。全词围绕“不能休”这一题旨取譬设喻,构思和汉乐府民歌《上邪》相似:“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二词皆具有民歌的情调与风格,多用夸张、比喻,想象奇特丰富,用语大胆热烈,奔放率直,表意泼辣直露,拙朴自然却又语浅情深。

  相传为李白所作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则明显具有文人词特征,全词眺远怀人,浑然天成。词云: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全词情景交融,写主人公在深秋暮色中独立远眺的情思。上片先写景,平林漠漠,烟色如织,寒碧山光,惹人伤感。正是黄昏时分,暮色正浓,然而暮色越浓,引人愁思越重,无限惆怅与落寞,都融化进这苍茫暮色之中。“暝色起愁”,正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文学母题之一。下片写主人公久立阶前,看飞鸟急归,更加反衬出人的落拓无依。暮霭沉沉,更添空茫,愁绪难以挣脱。故最后发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的答语,既写出归程遥远,也暗含归期无望。连绵不断的是归程,更是无穷无尽的离愁。宋代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中评此词为“百代词曲之祖”。明代卓人月《古今词统》亦赞曰:“词林以此为鼻祖,其古致遥情,自然压卷。”

  晚唐五代时期,《菩萨蛮》词调盛行,佳作频出,尤以温庭筠、韦庄为代表。温庭筠代表作为《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唐圭璋论此词曰:“此首写闺怨,章法极密,层次极清。”全词写女子懒起梳妆,簪花照镜,穿新罗襦之过程。因无人欣赏,故懒起梳妆,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中,评“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一句曰:“无限伤心,溢于言表。”全词善用反衬,写女子容貌美丽,服饰华贵,更加体现人物内心的空虚寂寞;写花面交映,人面如花,娇俏艳丽,更觉顾影自怜;写鹧鸪双双,更加反衬人物之孤独落寞。全词写闺中思妇之离愁别恨,曲折细腻,含蓄蕴藉。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读书“十要”:古人的读书智慧

下一篇《红楼梦》依旧是“顶流”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