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脉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研究 > 中华文脉

《论语》中的仁德观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仁”在《论语》中出现频次很高,据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统计,“仁”共出现了109次。“仁”是孔子及儒家的核心思想。孔子说:“仁者,人也。”孔子希望通过人的提高和完善,来实现天下有道的目标。

  仁者爱人

  什么是仁?按《说文解字》,仁,亲也,从人,从二。从字形上或许可以读出两个意思:一是说仁是在人当中存在的,动物中不存在仁,所谓“丛林法则”“弱肉强食”是也;二是说仁在两人以上中才会体现,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准则。说明仁的本质在于人类社会中人们之间相亲相爱。

  在《论语》中,孔子对仁没有明确的定义,对象不同、时间不同,说法也不尽相同,即使针对同一个人,不同的场合说法也不一样。孔子在《论语·颜渊》中回答学生樊迟问仁时最为简洁,他说:“爱人。”

  人与人之间亲疏是有区别的,亲谁爱谁呢?在《论语·学而》中,孔子弟子有若提出“孝弟为仁之本”。

  孝,指善事父母;弟,同“悌”,指善事兄长。“仁者爱人”,首先要爱自己的亲人,爱父母,爱兄弟姐妹,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家人亲人都不爱,很难会去爱别人,如果不“爱人”,也就不能说是仁者。所以,在儒家看来,“孝弟”是仁之本。

  怎么爱人?主要就是两点:一是忠,一是恕。

  在《论语·雍也》中,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所谓仁,就是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帮助别人站得住;自己想发达,也要帮助别人一起发达。凡事能以自己作比想到他人,可以说就是施行仁的方法了。

  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上一点“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从积极的方面说仁,是对他人的责任,是尽心帮助他人,重点在“忠”。这一点着重讲“恕”,是对自己的约束,自己不想要的,不可强加给别人。也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合起来就是“忠恕之道”。这是仁的具体内容,也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

  孔子论仁还有一句也为我们熟悉,那就是“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在《论语·颜渊》中孔子回答颜渊问仁时提出来的。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这里讲的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约束克制自己的欲望,二是言行符合礼制规定,两者紧密结合。仁是内在的心性修养,礼是外在的各种规定,二者其实是相通的。所谓“克己复礼”就是每个人都规范自己的行动,自觉地使自己的思想、行为都符合礼(即社会伦理道德规范)。说到底,施行“仁”还是要从自己出发,“克己”才能“爱人”。

  仁的最高境界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可以说是圣人了。《论语·雍也》记载,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指能给老百姓施以很多恩惠又能普遍周济大众。孔子认为,这样的人哪里只是仁,简直是圣人了。这里提出比仁人更高的境界:圣人。仁者爱人,爱父母、爱兄长是基本;心怀天下,兼济众人,则是更高的要求了。

  不轻易许人以仁

  哪些表现不是仁呢?孔子对此有一些表述。《论语·学而》中,他提出:“巧言令色,鲜矣仁。”

  意思是,那些花言巧语的人很少有仁爱。“巧”和“令”本来是美好的意思,但这里的意思就不一样了,是一种表面的好,装出来的好,不真诚。“巧言”,是指花言巧语,言不由衷,说的不是自己真心的话。“令色”,是指表面摆出好的脸色,却又不是发自内心,实际是伪善﹑谄媚。

  孔子把喜欢说漂亮话、说假话的人当做不仁的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往往说的比唱的好听,就是没有行动,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外一套,这自然不是仁。表面和颜悦色,内心却尖刻恶毒,口蜜腹剑,也不是仁。孔子喜欢木讷的人,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主张真情实感,反对虚情假意。

  要评判一个人是否可以称得上“仁”,在孔子这里是十分谨慎的。

  《论语·公冶长》中,孟武伯问孔子几个弟子是否仁。他问道:“子路仁乎?”孔子回答:“不知也。”孟武伯又问。孔子说:“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子路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可以让他负责兵役、军政工作。但关于他有没有仁德,孔子说自己不知道。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残星数点晚唐诗”

下一篇“涨知识”:秦半两、汉五铢和5角硬币,谁最重?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