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图书馆东馆9月28日建成开放,手稿馆首展是《海上文韵——夏衍手稿文献展》,展出大量该馆所藏夏衍家属捐赠的珍贵藏品。我在其中看到了一件特别的展品,这就是夏衍改编《祝福》的电影文学剧本手稿。《祝福》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1956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1957年获第十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奖,1958年获得墨西哥国际电影周银帽奖。2005年中国电影100年之际,《祝福》入选中国电影百年百部名片。展出的是夏衍1955年的手稿,到现在已经67年了。手稿保存得很好,共38页,字迹清晰工整,令人赏心悦目。这手稿去年已经整理影印出版了,现在看到了原件,还是很惊艳:毕竟它沾濡着夏衍先生的手泽。
看到手稿,首先想到的问题是:为什么是夏衍?在一般人心目中,夏衍既是文学家,又是电影家。他作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文学史上对他的记述,最出名的是报告文学《包身工》、剧本《上海屋檐下》等。而且,夏衍在1936年的“两个口号论争”中,与鲁迅先生的意见不一致。那么,为什么还是由夏衍来改编鲁迅作品呢?
这里有多种原因。归结起来,大约有这几个方面:首先,夏衍有丰富的电影剧本改编经验,有成功的电影改编生涯。他虽然在文学界关注度并不算最高,而在电影界却是泰斗级人物。1932年,夏衍和阿英等遵照中央文委和瞿秋白的意见打入电影界,组织了左翼“电影小组”,夏衍是负责人,很快编 剧拍摄了《春蚕》《狂流》等影片,从此中国电影就进入了“左翼电影”时代。后来夏衍又在党领导的电通股份 公司,作为《桃李劫》《风云儿女》等脍炙人口的进步电影的改编、编剧,奠定了夏衍在左翼电影界的台柱子地位。
其次,夏衍是杭州人,与鲁迅是大同乡,也十分熟悉当地民俗和环境,所以他是很懂鲁迅及其作品的。比如第四章开头:“山墺里,贺老六的木屋前面‘稻地’”,夏衍特地加了一个说明:“浙东土语即屋前空地”,表明对浙东乡情的熟悉。
还有一个重要背景就是:1956年是鲁迅逝世20周年,党和国家将举行规模空前的纪念鲁迅活动。事实上后来举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活动内容最多样的纪念活动。包括邀请多国嘉宾出席的纪念大会、编辑出版注释本《鲁迅全集》、鲁迅墓迁葬,建造上海鲁迅纪念馆新馆、建成北京鲁迅博物馆等。当时电影界就筹拍了这部电影,可见中央是十分重视的。夏衍作为当时文化部主抓电影的副部长,他又是一个勇于接受挑战的人,因此,由夏衍来承担《祝福》的改编,可说是不二人选。
现在来看夏衍自己怎么说的:“《祝福》是鲁迅先生的名著,已经是举世皆知的经典著作,这部影片要在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的日子上映,所以我接受这一改编工作就把它看作是一件严肃的政治任务。”这个任务的重要政治意义,不言自明。“这是一件很艰巨的工作,但是另一方面,对我来说也还有一些有利的条件,其一是我是浙江人,绍兴的情况比较熟悉,一闭上眼就可以想起小说中所描写的风光人物,其二是我童年亲身经历过辛亥革命前后的那个动荡的时代,对时代气氛不太生疏,其三是《祝福》曾经几次改编为戏曲、电影,其中成功的和失败的地方,都可以供我参考。这样,我就大胆地把这任务接过来了。”很显然,他是怀着责无旁贷的使命感接受任务的。
他是怎样改编的呢?他自己讲述过:“在改编工作中我力求做到的是:一、忠实于原著的主题思想,二、力求保存原作的谨严、朴质、外冷峻而内炽热的风格,三、由于原作小说的读者主要是知识分子而电影观众却是更广泛的劳动群众,因此,除严格遵守上述原则之外,为了使没有读过原作、以及对鲁迅先生的作品及作品中所写的时代背景、地理环境、人情风俗等等缺乏理解的观众易于接受,还得做一些通俗化的工作。这对我来说无疑的是一件近乎冒险的力不胜任的工作。”
果不其然,夏衍的几处改编,后来有一些不同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情节:一是为什么电影把“我”隐去了?夏衍是早就料到的。他说:“改编工作一开始,首先碰到的一个难题是鲁迅先生是否要在影片中出现?经过反复考虑,觉得鲁迅先生用‘我……回到我的故乡鲁镇’这种第一人称的叙述法开始,是适合于小说之开展的一种方法,而小说中所写的也并不是百分之百的真人真事,因此,鲁迅先生在影片里出场,反而会在真人真事与文艺作品的虚构之间造成混乱,所以就大胆地把这种叙述方法改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