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脉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研究 > 中华文脉

【溯源甘肃】黄河象:尘封45年的绝版记忆(图)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3月18日和19日两天,勘察组到现场进行勘察。他们从外露的大象门齿断面向内试掘了一米,发现门齿内伸50厘米后,与上颌骨衔接,估计是一具保存较好的大象躯体。可惜外露的门齿多已散失,庆幸的是,左门齿在地层埋藏的痕迹仍然完好保存,为后来的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勘察黄河象化石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正在甘肃合水进行地质勘探工作的石油地质部门,长庆油田会战指挥部的技术人员也到现场进行考察,并将这一消息再次电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3月21日,勘察组接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电报称:“接长庆油田指挥部报告,合水地区发现大量化石,请你们保护现场,我所将派人前往。”

  4月1日晚上,中科院的赵聚发抵达西峰镇。赵聚发说:“接到电报后,得知是大象,不是爬行动物,其他准备来的四位科研人员都不来了,要我一人来帮助省里把化石发掘出来。”

  4月5日,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赵聚发、甘肃省博物馆谢俊义、甘肃庆阳地区文化馆韩天保和许俊臣组成四人发掘队,在合水县豁口水电站建设工地开始正式发掘。

  发掘工作顺其自然环境,采取了大揭顶的办法,即以大象化石暴露处为基点,按山坡地形向两边各延伸2米,向内延伸4米,从上而下层层挖掘。4月9日,大象头骨暴露出来。随着发掘工作的不断进展,大象的脊椎骨、腿骨、肋骨、肩胛骨、盆骨、腕骨等相继出土,证明确实是一具原地埋藏、保存甚好的大象躯体。大家高兴极了,赵聚发更是兴奋,他说像这样完整的大象化石,他们研究所还没有呢!应该是全国第一。

  挖象头对他们而言是一个空前的挑战,最难挖的就是它了。象的大脑内是蜂窝状的结构,一旦挖破,头部就有可能碎成残片。他们决定用套箱法整体发掘。先估算出象头的大小,然后做了一个没有上底盖的木箱,将象头四周开槽,套入木箱,再灌入石膏,铲平封上顶盖。将木箱慢慢推倒,底部翻上来,再灌入石膏加固封了底盖。这样象头就成了一个整体,不会破碎。

  埋藏的化石刚出土时十分疏松,稍不留神就会损伤,所以发掘工作十分细致艰苦。挖掘出的化石在晾干的同时用药水渗透加固,不然就会自然风化散开。经过一系列的认真处理,4月16日开始收取左肩胛骨,上面的取掉了,再挖压在下面的骨骼。发掘从4月5日开始,到5月17日结束,除去雨天,整整发掘了35天。

  发掘中,中科院古脊所来电报说,要仔细发掘,询问人力物力情况,并且说有什么困难就来电。古脊椎所还发来电报说,化石先运来北京观察研究,如果甘肃需要时再送回来。当时甘肃负责文物工作的王毅决定,化石先运北京,归属问题不要谈。

  3

  干旱的黄土高原怎么会有大象呢?周边群众把这一发现当成奇闻趣事,长途跋涉数百里,成群结队赶来参观。在发掘的这些天里,前来参观的群众达2万多人。高潮时,一天超过千人,西峰发往合水的客运班车延长至工地。县城食堂在工地搭棚营业,沿路卖餐饮的摊贩不计其数,比过年庙会还热闹。

  一边是群众的热闹喜庆,一边是发掘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经过整理,挖出的大象各个部位骨骼,整整装了12大箱。为了确保多种头骨的绝对完整,他们采取了就地用厚木板将四周固定,用石膏封闭,上下加盖的办法,装得十分牢固稳妥。

  不可回避的问题又来了,庞大笨重的象头怎么从山梁小道上运到公路上去呢?(后来在西安过磅,才知道这个箱子重量达3000公斤)开始19人用绳索拉,未能奏效,后来又增加到42人拉,仍未拉动,再用3吨教练车拉,整整一天,仅移动了5米。发掘点到公路相距500米,唯一的办法只有修筑简易公路,再用拖拉机拉。

  合水县很快调动了数百名群众,从5月20日开始,仅仅用了三天时间就修成了3米宽的道路。县拖拉机站“东方红”履带式拖拉机开到发掘地点,庞大的大象头骨终于被拉到了简易公路边。

  运输又成了问题,当时汽车很少,大部分都是三四吨的小车,去哪里找大车呢?赵聚发给长庆油田人打电话,让他们出动车辆帮忙。长庆油田出动两辆车,一辆载重十吨,另一辆载重6吨,又来了一辆吊车。谁知,吊车却在半路上坏了。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甘肃史话】她从远古走来——聆听甘肃历史的足音(图)

下一篇丝绸之路上的千年古刹——张掖大佛寺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