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 国际经验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民俗文化 > 国际交流 国际经验

[程瑶]城市环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作者:程瑶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结语:让城市非遗存续力生根于寻常巷陌

  如今,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中。众多富有创造力和生产力的人们在城市相聚,通过交流和创新让城市成为人类发展最强大的引擎之一。然而,世界各地的城市都面临着不同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挑战:教育、粮食安全、水资源管理、发展包容性社会和建立有效的机构……在过去几十年中,教科文组织一直致力于思考文化之于城市发展的意义,并在2016年发布了《文化:城市未来——文化推动可持续城市发展全球报告》,其中的大量案例说明文化作为一种战略资产,能够帮助人们创造更具包容性、创造性和可持续性的城市。要巩固城市的文化资产,就离不开非遗保护。因为非遗是城市社区文化认同的组成部分,并为社区和群体提供了归属感和持续感。

  新加坡小贩文化项目的案例证明了城市发展和非遗保护密不可分。如果新加坡政府没有在住宅区规划中考虑建造小贩中心,那么也不会有新加坡小贩文化的存续。而没有“在一起吃”的餐饮活动,社区也就失去了多元文化的黏合剂。注意到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2016年10月,第三届联合国住房和可持续城市发展会议上通过的《新城市议程》也出现了与非遗保护相关的内容。具体来说,就是在“规划和管理城市空间发展”的行动中“保障各种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和景观,并将保护其免受城市发展可能造成的破坏性影响”,同时“在土著人民和地方社区的参与下,通过利用新技术和工艺等,推广和传播有形与无形文化遗产知识,并保护传统表现形式和语言”。

  虽然已经有不少国内城市在规划未来发展计划时考虑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但总的来说,中国在城市非遗保护方面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由于商品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城市背景下的非遗更容易遭遇去语境化、商品化及歪曲。另一方面,由于过程性保护的观念和工作方法没有得到普及,地方上的非遗保护往往只重视清单编制而轻视其他保护环节,对列入各级名录的遗产项目也缺乏有效的保护成果评估机制。这样一来,遗产项目申报有可能沦为企业夺利的主场。另外,已列入名录的遗产项目也很容易离开以社区为主体的持续传承和实践,进而难以维系存续力。换言之,非遗保护要进入民众的生活世界。就这一点来说,整体方法不仅仅适用于城市背景下的非遗保护。提高认识和能力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社区赋权和多元行动方的广泛参与。上海开展的“非遗在社区”活动在“非遗进社区”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到了社区提供非遗项目传承实践土壤的重要性,尤其是关注到了社区外来人口的非遗项目的保护。作为上海在城市非遗保护方面的地方实践,“非遗在社区”最终写入了十四五规划中:“探索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非遗保护,在城市社区培育孕育发展非遗的土壤,开展‘非遗在社区’工作”

  虽然已经有不少国内城市在设计未来发展规划时考虑到了可持续发展目标,但总的来说,中国在城市非遗保护方面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由于商品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城市背景下的非遗实践更容易遭遇去语境化、商品化及歪曲的风险乃至威胁。另一方面,由于过程性保护的理念和工作方法没有得到普及,地方上的非遗保护往往只重视清单编制而轻视其他保护环节,对列入各级名录的遗产项目也缺乏有效的保护成果评估机制。这样一来,遗产项目申报有可能沦为企业夺利的主场。另外,已列入名录的遗产项目也很容易离开以社区为主体的持续传承和实践,进而难以维系其存续力。换言之,非遗保护要进入民众的生活世界。就这一点来说,整体方法不仅仅适用于城市环境中的非遗保护。提高认识行动和能力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社区赋权和多元行动方的广泛参与。上海开展的“非遗在社区”活动在“非遗进社区”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到了社区提供非遗项目传承实践土壤的重要性,尤其是关注到了社区外来人口的非遗项目的保护。作为上海在城市非遗保护方面的本地实践,“非遗在社区”最终写入了“十四五”规划中:“探索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非遗保护,在城市社区培育孕育发展非遗的土壤,开展‘非遗在社区’工作”。

  “新加坡小贩文化”对中国非遗保护实践的最大启示在于,让非遗的存续力生根于寻常巷陌,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本文发表于《民族艺术》2022年第3期,注释从略,详参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教科文组织 ‖ “重塑非洲民间故事”系列短片将于3月29日全球上映

下一篇[马千里]中外“非遗”名录制度中社区参与问题的比较研究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