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史话 > 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作]维吾尔木卡姆


作者:周吉 中国民间故事网

吐鲁番木卡姆    

     “吐鲁番木卡姆”流传于位于东部新疆的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和鄯善、托克逊两县。目前能搜集到11套,它们是:“拉克木卡姆”、“且比亚特木卡姆”、“木夏吾莱克木卡姆”、“恰尔尕木卡姆”、“潘吉尕木卡姆”、“乌夏克木卡姆”、“纳瓦木卡姆”、“萨巴木卡姆”、“依拉克木卡姆”、“巴雅特木卡姆”和“多郎木卡姆”。其中的每一套都由“木凯迪满”、“且克特”、“巴西且克特”、“亚郎且克特”、“朱拉”、“赛乃姆”、“赛勒克”、“尾声”等段落组成,11套总计包括66首乐曲,全部演唱大约需要10个小时。

     “吐鲁番木卡姆”中的“木凯迪满”部分亦称“艾再勒”(意为“两行诗”)。“赛乃姆”部分又称“麦西热甫”,是多首歌舞曲组成的一个“大口袋”,演奏(唱)者可根据自身和舞蹈群众的情绪需要任意增添节奏相同的曲目。在“潘吉尕木卡姆”的“赛乃姆”部分,最后出现了吐鲁番地区著名的、以诙谐幽默著称的“那孜尔孔”乐曲。技艺高超的舞蹈者遂在乐曲伴奏中进行“模拟舞”和“竞技舞”的表演,将气氛推向高潮。“赛勒凯”部分又称“苛希冬”,乐曲速度突然放慢,节奏变宽,这种“散、慢、中、快、慢”的结构为“吐鲁番木卡姆”所特有。“尾声”的篇幅极为短小,仅由一、二句乐句构成。


诙谐幽默著称的“那孜尔孔”

     除了在乐器的伴奏下歌唱之外,“吐鲁番木卡姆”还有一种鼓吹乐的表演形式。所以,吐鲁番地区的著名木卡姆艺人既要能操起萨它尔琴自弹自唱,还要能吹得一手好苏乃依。

 
苏乃依演奏

哈密木卡姆

     “哈密木卡姆”流传于地处新疆东大门的哈密市和伊吾县,共有12套19个分章。它们是:“琼都尔木卡姆”、(又名“我走遍天下”,含两个分章),“乌鲁克都尔木卡姆”(又名“哈伊哈伊约兰” )、“穆斯台赫扎特木卡姆”(又名“亚勒吾孜托云”,含两个分章)、“恰尔尕木卡姆”(含两个分章)、“胡甫提木卡姆”(含两个分章)、“且比亚特木卡姆”(又名“加尼赞姆”,含两个分章)、“穆夏威莱克木卡姆”(又名“医治你心病的良药”,含两个分章)、“乌孜哈勒木卡姆”(又名“代尔迪里瓦”,含两个分章)、“都尕木卡姆”(又名(小)你让我好苦)、“多浪穆夏威莱克木卡姆”、“伊拉克木卡姆”(又名(大)你让我好苦)和“拉克木卡姆”(又名“唱吧!我的夜莺”),12套《哈密木卡姆》共含258首乐曲,全部演唱需要将近10小时。

     和同属“板式变化体套曲”(在每套套曲中可以见到主要乐调和主题旋律的贯穿,而以节拍、节奏的变化为最主要的变奏手段,并从而构成套曲)的“十二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不同,每套“哈密木卡姆”之中基本见不到主要乐调和主题旋律的贯穿,属于篇幅不长的“木卡姆”(散板序唱)开始,后面连缀10至21首当地民间流传的歌舞曲或歌曲的“只曲连缀体套曲”。

     “哈密木卡姆”主要以拉弦乐器哈密艾捷克(又称哈密胡琴)和拨弦乐器哈密热瓦甫伴奏多面形制较大的达普击节相伴。


哈密艾捷克演奏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本文责编:思玮】



 3/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申遗冲动不等于历史担当

下一篇[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