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史话 >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百年,老何家传下锡伯族“史诗”


作者: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晚年何若太


何钧佑(左一)在乌奴尔林业局

何钧佑与妻子妮娜格尔巴乔娃和长子

  家族小引

  祖籍:吉林省扶余县

  来沈时间:三百多年

  “何钧佑锡伯族长篇故事”日前入选了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生于1924年的何钧佑早前从没想过,那些从父辈听来的“土故事”在民俗专家眼中成了“锡伯族活态史诗”。何钧佑说,老何家讲的故事是历史,也是自己家的故事。

  史诗在家里代代相传

  康熙三十八年,锡伯族挂勒察部落三户家族迁移到盛京北部倒树子村(现沈阳于洪区平罗街道),这三户人家分别姓韩、何、吴,何钧佑就是何耶尔氏第十代,锡伯族原为游牧民族,能骑善射,何氏家族在第三代就有人在朝廷做佐领,到第七代也就是何钧佑的爷爷何明岫任盛京得胜营的骁骑校。

  清朝向来重视骑兵,当时满洲的骑兵都在得胜营训练,进入得胜营需训练一段时间后,经过严格的考试才能留用,何明岫在考试中边骑边射,连射中百步外六个目标,成为“半拉甲”,即下士,做骁骑校负责抓小偷、强盗、纵火犯这类事情。

  日俄战争后,何明岫退伍回家务农,退伍金只有一匹马。因为做过军人,何明岫被当地的牛录(相当现在公安局人口处)任命每年年底去开原收地租。“明二爷”到开原,当地地主和百姓都热情接待,回家时拿着人家送的三十个果匣子(注:糕点盒)过年,全家人都特别高兴。收地租第三年时,因开原受涝灾,“明二爷”的果匣子只拿回来十五盒,租子也少了很多。第四年,涝灾更严重,何明岫得知开原的百姓因交不起租,已有三分之一的人口逃到了外乡,他连夜赶回沈阳,把情况上报,申请为开原百姓免租,否则人口流失,军队将无处供给。“明二爷”救了开原的百姓,当地百姓自发来盛京感谢。那一年,60岁,已有三个女儿的他终得一子,即何钧佑的父亲何若太。

  何若太从小记忆力特别好,读书三年便能背下四书五经,虽然当时何家有地五六十垧,但还不算富户,何明岫全力供独子求学。何若太在万金台上学期间被一家姓富的旗人相中,两家联姻,后生了何钧佑及弟妹。

  锡伯族历史悠久,其民族文化也源远流长,何明岫的父亲曾以锡伯文字记述的反映锡伯族部落时代生活的“喜利妈妈传奇”故事,在家族中已经传承了数代。在何钧佑小时候,爷爷何明岫就用锡伯语和汉语相夹的语言,把他儿时曾经听到的这些故事讲给何钧佑和他的兄弟姐妹及村子里的孩子们听,何明岫的大哥则给孩子们讲锡伯族民间医圣传奇“黄柯与神袋子”,这些故事每部都长达十几万字。

  何若太虽对长辈讲的故事不特别感兴趣,但也能讲一些锡伯族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何若太一生酷爱读书,又从岳父那里学过国画,其实是个有才人,但因自负始终没得以施展。何钧佑12岁那年,何若太因替人写状纸得罪马三家子警察署,被抓入狱,为了赎何若太,何家卖了二十三垧地,家产少了近一半。为此,何若太大病一场,立誓要供下一代读书当官,不再做受人欺负的农民。

  在父亲的这种思想下,何钧佑读国高一年花去家里两垧地,四年下来家里又少了八垧地,为了让何钧佑去日本学“洋知识”,何若太又卖了三垧地,原来不薄的家底被爷俩折腾得所剩不多,不过解放后,何家因为地少被划为贫农,何钧佑后来说:“这不是也挺好?”

  何明岫和何若太都是近百岁才去世,两代老人对锡伯语文化的传承有不可磨灭的贡献,遗憾的是,何钧佑对祖父当年讲的这些故事中涉及的一些人名、地名、部落名及锡伯族语汇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此,锡伯族文化学者肖昌认为:老人在讲述中保留的那些他并不解其意的词语有很多是古鲜卑(须卜)语,老人对这些词语的原始保留,为今后学术界对锡伯族早期社会的历史做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效的佐证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文章来源:沈阳晚报 2011年9月7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篇娘本:中国唐卡大师

下一篇[毛俊玉]寻访最后的歌者:谭振山的“一千零一夜”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