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大先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国家级“非遗”名录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
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同时批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
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07年6月,文化部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涉及民间文学、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等5大类。
2008年2月,文化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俗等五大类的551人榜上有名。
中国文化遗产日
2007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07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日”。至此,我国已经有了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标志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歌曲,对于增强全体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标志上方采用简体中文“中国文化遗产”;下方采用汉语拼音“ZHONG GUO WEN HUA YI CHAN”,各民族自治地方可使用当地少数民族文字,在对外交往工作中可使用英文“CHINA CULTURAL HERITAGE”或其他国家文字。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标准色彩为金色,可根据不同需要使用其他颜色。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核心的金饰文物图案,除配合文字使用外也可单独使用。中国文化遗产标志采用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金饰图案,有专家将其命名为“太阳神鸟”或“四鸟绕日”。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09-2-13【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篇: [万建中]不能片面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
下一篇: [陈华文]关于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思考
标签:
【相关文章】
[向云驹]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层级及其呈现
[郭平 张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21年度报告
[胡玉福]非遗扶贫中受益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黄永林]关于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认定制度的探索
[毛巧晖]记录与保管: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赜
[王琴]个性、灵感和体验:中国民族博物馆“家庭模式”的个人叙事研究
[巴莫曲布嫫]全方位映射新时代中国文化政策转型的路线图
[马盛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向云驹]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非物质文化遗
[郭平 张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21年度
[黄永林]关于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
[毛巧晖]记录与保管: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琴]个性、灵感和体验:中国民族博物馆“家庭
[巴莫曲布嫫]全方位映射新时代中国文化政策转
[马盛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关注的几个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与时间赛跑 莫让“人去艺绝”
古徽州制墨技艺传承人:古法制墨需要现代传承
百年“纳顿”谁来传承
人走艺绝 浙江非遗抢救记录进入读秒时间
回归生活,才算存活——非遗传承人的无奈与希望
温浩东:保留好彝族传统服饰的“火种”
记录中国非遗人的坚守与荣光——2017“中国非
新生代非遗传承人的“刻版”生活
“东郎”陈兴华:苗族史诗“亚鲁王”必须传下去
[张兆林]聊城木版年画生产传承中的女性角色研
[岳永逸]本真、活态与非遗的馆舍化
[杨利慧]遗产旅游语境中的神话主义——以导游
[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承人
[张巧运]浴“难”重生:一个羌族村寨灾难旅游和
[刘锡诚]对民间文学类非遗数字化采集的一些理
[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和认定的若干理
[代表作]维吾尔木卡姆
[林继富]20世纪中国民间故事传承人研究的批评
[刘锡诚]“非遗时代”的民间文学及其保护问题
[田兆元]关于大都市的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民间故事大王”杨久清病逝
[田磊]马街书会上的流浪艺人们
[向云驹]论“文化空间”
[姚付祥]“江南秀口”王丽堂
[周星]从“传承”的角度理解文化遗产
[葛维樱 杨露]富阳纸的传承难题
[刘晓春 冷剑波]“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实践与
毕华玉:一位毕摩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