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开幕式表演 王东晖摄
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侗族“罗汉楼” 王东晖 摄
2月9日是元宵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北京农展馆拉开帷幕。这是一场辉煌的大戏——快板响起,胡琴悠扬,锣鼓喧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们,在观众的惊叹声中,缓缓亮相。
21世纪开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非遗”的保护工作,此次大展一定程度上展现了这项工作的阶段性成果。本刊特推出《“非遗”大展专刊》,直击展览现场,并邀相关专家、学者共同讨论大展学术主题: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
它们带着远古的气韵,逶迤在时间的河流之中,妖娆动人;它们携裹祖辈的灵氛,舞荡于历史的烟尘里,摇曳生姿;它们更吸纳着今日的滋养,辗转在城市与乡土的双向互动之中,云蒸霞蔚。在当下的社会剧场上,它们的名字叫做“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们是幸运的,因为种种机缘凑合,从偏僻角落里,传统的技艺被赋予了无形的冠冕,或者在无名的暗地陡然笼罩上耀眼的光芒。于是,它们走到了舞台的中央,让观众惊喜。
在无数的乡间小路上,无数的歌都为它们唱起,无数的鲜花都为它们绽放,告别了数千年的陈梦旧影,它们获得了一个新时代的堂皇正名。
这是一场辉煌的大戏,快板响起,胡琴悠扬,锣鼓喧天,主角登场, 啪!一个亮相,传承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带着他们的骄傲,让观众观摩到新时代新艺术的完美开端。
这场戏就像是一束光,照亮了一些人物以及他们的技艺,而在舞台背面,还有无数这个戏剧的导演、编剧、美工、琴手在为这场戏付出努力,走上前台的遗产和传承人只不过是这个庞大的社会文化网络之中的一个构成要素。
从渊源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客观的实在,原本就是在历史流变繁衍中不绝如缕的各类技艺、习俗、仪式,或者依附于具体的物品与事项,或者仅仅在身体力行之中埋藏着伏笔。有时候,它们似乎气若游丝、命悬一线,然而终究不能与世浮沉,蹒跚跃然于时代之上,我们就知道那是一个共同体的精魂贯注的所在,令人想起,只能望洋兴叹,言语道断,因为空洞的词语无法洞穿心灵的邃秘,干枯的理性难以烛照生存的浩瀚。
而这些自在自为,如今从素朴的民间脱颖而出,冠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称,跃升为一种更高的认知形式,诉求于种种先前不曾面对的情境。从晚清到当下,100多年的西来现代性的种种运动和思潮,使得中国几代人对几千年中国文化传统产生了怀疑,在所谓“中西古今之争”中,实际上“中西”的差异被转化为了“古今”之别。其后果自然不可一言蔽之,然而就大体而言,在文化理念上倒是出现了买椟还珠的景象:“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09-2-13
【本文责编:思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