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史话 > 非物质文化遗产

马背歌王哈扎布


作者: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人物简介:哈扎布,1922年4月出生于锡林郭勒盟阿巴嘎诺尔旗达布希勒图苏木一个牧民音乐世家,父亲善于弹奏三弦,母亲是一名民间歌手。受家庭的熏陶,哈扎布自幼喜欢音乐,他15岁拜著名歌手色日格楞梅林为师,18岁拜师阿巴嘎大王的著名歌手特木登学唱蒙古长调。他1952年加入锡林郭勒盟文工团任演员,1953年调入内蒙古歌舞团工作,成为一名专业演员,195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哈扎布的演唱艺术造诣很深,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流派。他的发音方法和演唱技巧是发展民族声乐事业的宝贵财富。长调民歌艺术是蒙古族声乐艺术中的精华,他以独特、精湛的技艺继承和发展了这门艺术,被誉为我国“长调牧歌之王”。

  

  台湾著名诗人席慕蓉曾经写道:“他的歌声横过草原,天上的云忘了移动,地上的风忘了呼吸……”这是1996年席慕蓉拜访哈扎布,听他唱蒙古长调的感受。

  作为中国最富盛名的长调大师,哈扎布也是内蒙古音乐版图上的一座高山。本报记者在哈扎布外甥女苏布德的引领下,寻找平常生活中的哈扎布印象,通过采访电影《马背歌王》导演那音太,揭开了片中原型哈扎布的幕后传奇。

 

  草原之子

  在外甥女苏布德眼里,舅舅哈扎布永远是一位善良、和蔼的老人。12月27日,在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家属院门口的一家奶茶馆,苏布德向本报记者谈起哈扎布,眼睛不知不觉有些湿润。

  苏布德说,哈扎布生前最疼爱的就是她这个外甥女。而哈扎布无论在草原,还是来到呼和浩特,最后回到锡林浩特,身上永远保持着牧民本色,给她们这些晚辈的印象最为深刻。在她的记忆当中,哈扎布的家更像是一个“牧民招待所”,往来路过的牧民都喜欢到他家,每当牧民到家里做客,他都特别高兴,不仅端上热气腾腾的奶茶,还乐此不疲地演唱最拿手的蒙古长调。

  即便后来哈扎布名声显赫,上至中央下到地方都来人拜访,还有很多牧民找到他城里的家。苏布德发现,他对谁都热情地接待,不解地问:“乌兰夫主席都说您是‘人民的歌唱家’了,怎么还那么喜欢给牧民唱歌啊?”哈扎布微笑着摇了摇头,回答说:“不管多大的歌唱家,我也是人民的儿子!”

  哈扎布不图名利,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苏布德认为,这跟他的坎坷经历有很大关系。1922年5月11日,哈扎布生在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达布希勒图苏木一牧民家庭,父亲名叫鄂温姆,当时在王爷府做轮值的文书。他从小深得父母喜爱,遂取名“哈扎布”,意为“天的恩赐”,6岁就被送到王府读书。12岁那年,他在那达慕大会上同时获得赛马和唱歌两个第一,15岁正式拜师色日格楞梅林学唱歌,从此也开始了他坎坷的人生路途。

  那是1937年,父母相继病逝,少年哈扎布孤苦伶仃,举步维艰。到了17岁,伯父不忍他艰难度日,便做主娶大他16岁的雍仁索为妻。可两年后,像姐姐又像母亲般照顾他的妻子,也病死了。好在期间他找到工作,进王府当了歌手,总算有了些收入。20岁那年,旗王爷同情小歌手哈扎布,又做主给他娶了一个叫玛西的女孩,他不爱这个新娘,又不敢违抗王爷的旨意,只好离家出走,逃婚数年。直到1946年,阿巴嘎旗新政府成立,哈扎布才回去办理了离婚手续。

  这些旧社会的悲惨遭遇,使哈扎布对新社会的幸福生活倍加珍惜,1952年锡林郭勒盟文工团成立,他成了第一位舞台艺术歌者,将古老的长调艺术第一次搬上了舞台,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将蒙古长调唱到了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其他国家……但哈扎布始终都没有忘记,他是草原的儿子,人民的儿子!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2010-01-04 16:20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上一篇唱大秦腔的小若兰

下一篇[袁盛勇]延安文人视域中的“民间艺人”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