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史话 > 非物质文化遗产

马背歌王哈扎布


作者: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长调歌王

  与苏布德同时接受本报专访的,还有著名导演那音太,由他编剧、执导的哈扎布音乐传记故事片《马背歌王》,目前已经进入了后期制作阶段。

  早在陈凯歌还没有想到拍《梅兰芳》的2004年,那音太就开始筹划拍《马背歌王》,写好剧本筹备钱一直到现在。但他至今坚持认为,哈扎布的艺术成就,较梅兰芳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音太导演通过《马背歌王》,试图让人们知道哈扎布的人品、演唱风格及成为一代歌王的经历。他走访、编剧、拍摄将近5年来,逐渐发现,哈扎布的人生经历本身就充满了传奇色彩。“哈扎布这一生,既浪漫又悲惨,唱歌曾经挽救过他,也让他差点丢掉了性命。在他的歌声中,既有个人的喜怒哀乐,又有民族的沧桑兴衰,歌唱与命运紧密联系,终将源远流长的蒙古长调艺术推向了巅峰。”

  在战乱年代,哈扎布曾用歌声救过自己的性命。那是1947年的一个深夜,他被盟里的乱兵掳走,和王爷、乡民等一起被当作人质,但他还依然快活地唱着歌。几天后,解放军追了上来。当时,乱兵首领怀疑哈扎布用歌声引来了追兵,是奸细,决定处死他。行刑之前,扒光哈扎布的衣服绑在大树上喂蚊子。夏季草原上的蚊虫叮咬,让哈扎布痛苦不堪,他心想怎样也是个死,莫不如把喜欢的歌再唱一遍!于是,年轻的哈扎布引吭高歌,歌声让人质纷纷落泪,乱兵及他们的妻儿也黯然神伤,不由自主地低泣。最终,在妇孺们的求情下,哈扎布免除杀身之祸。

  而在“文革中”,哈扎布却因歌获罪,被诬以“特务、叛徒、民族分裂分子、乌兰夫的黑爪牙”等罪名,遭受长达10年的监禁,尝尽刑罚、恐吓、侮辱,终于在痛苦与绝望中哑然失声。多年后,他曾对学生拉苏荣说:“世界上最可怕的事,不是死亡,也不是受刑的折磨,即使骨头被打断了,也不过是肉体的痛苦而已;最可怕的是侮辱,把人心里最后仅存的那点尊严都拿出来放在地上践踏,真是不能容忍的恐怖与绝望啊!”

  1976年,54岁的哈扎布获释,怀揣无限感慨地创作了《阳光》。内蒙古广播电台播出后,人们再次欣喜地听到了哈扎布的歌声。那音太说:“对于蒙古族歌唱家,尤其唱长调民歌的歌唱家来说,哈扎布不仅仅是一代歌王,而是一座难以逾越的‘珠穆朗玛峰’。面对歌王存世的14首和声长调、34首长调歌曲、8首宴会歌曲、23首短调歌曲、11首创作歌曲,任何有才华有野心的人都会倒吸一口凉气:此路已经不通,只能另辟蹊径,绕道而行。”

 

  马背绝响

  谈到电影片名,导演那音太说:“之所以命名为《马背歌王》,是因为哈扎布一辈子都没摆脱对‘马’的热情,这是一种来源于蒙古民族灵魂深处的情感,他不但在生活中喜欢马,他的歌也大多数与马有关,他演唱的《小黄马》、《轻快的走马》堪称是蒙古长调的巅峰之作,经典的《小黄马》至今无人比肩。”

  “在哈扎布身上,集中体现了达观、勇毅、深沉的蒙古民族性格,而他的人生又充满了悲情色彩,尽可能表达他演唱时乐观中的悲情,是我们力求展现给观众的,也是拍摄面临的最大难度。”那音太认为,马和爱情几乎构成了他那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也充实了他那有情有味的长调艺术。“听哈扎布唱长调民歌,如果听者没去过草原,没有找到骑在马背上的感觉,就体会不到蒙古长调的深远意境。”

  苏布德告诉本报记者,哈扎布晚年唱得最多的歌,是长调《老鹰》。他说:“我现在已经老了,正像一只老鹰,落叶归根嘛!所以,我在呼和浩特退休后回来了,还是故乡好啊!我已经老了,我要退出舞台,培养新人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最光荣的事情。”《老鹰》是一首古老的歌唱人生老年悲情的哲理民歌,他通过唱这首歌表达了对晚辈的深情厚爱及面对生老病死的坦然。后来,他还曾对席慕蓉说过这样一句话:“面对死亡,我并不惧怕。此刻,我的心情就像那佩戴着银鞍子的骏马,又像那心里有着私密恋人的喇嘛一样,兴高采烈地往前走着哪!”言语间透露出来的达观心态,常人难以企及。

  哈扎布曾长期致力于培养新一代长调歌手,我国著名歌唱家胡松华、拉苏荣、德德玛等都是他的得意门生,青年歌手齐峰是他学生中年龄最小的一位。而早年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他不但创造性地发展了蒙古长调的演唱方法,而且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蒙古族草原声乐学派,为蒙古长调艺术的演唱方法逐步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草原生态和牧民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哈扎布等老一辈长调艺术家的相继离世,蒙古长调濒临灭绝。

  最近,苏布德跟那音太联系频繁,还在帮着剧组筹集资金,她最大的愿望是在银幕上看到哈扎布。好多年之前,香港电视台采访哈扎布,苏布德曾在现场充当翻译,后来有朋友告诉她,1986年访问日本收到3张唱盘,居然是哈扎布的专辑,而且声称:歌者是中国的“国宝”。为了让人们知道真实的歌唱家哈扎布,她跟导演那音太的剧组共同努力着。(来源:北方周末报)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2010-01-04 16:20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唱大秦腔的小若兰

下一篇[袁盛勇]延安文人视域中的“民间艺人”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