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与成语(6)
当前位置: 主页 > 生肖星座文化 > 中国生肖文化 十二生肖故事 >

十二生肖与成语(6)


栏目: 中国生肖文化 十二生肖故事     |      作者:佚名


    羊肠小道  形容曲折狭隘的小路。
    羊落虎口  羊落到老虎嘴里。比喻坠入险境,有死无生。例:明·单本《蕉帕记·陷差》:“太师爷就教龙骧领兵前云策应,定然送死,这是羊落虎口之计,伏乞太师爷尊裁。”
     羊质虎皮  本是一只羊,却披上老虎皮。比喻外强中干或徒有虚名。
    歧路亡羊  语出《列子·说符》比喻事理复杂多变,没有正确方向,因而找不到真理。
    十羊九牧  十只羊,九个人放牧,比喻人少官多。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妙用"羊"语
  长期以来,羊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家畜,因此,人们也常常借助于羊而形成不同的词,这些词可说是各具其趣。
  自我麻烦或找死,叫作"使羊将狼"; 比喻那些残酷的统治阶级、贪官污吏,人们称之为"如狼牧羊";
  失去小的,得到大的,被形容为"亡羊得牛",其实是因祸得福;
  某一地方官多而百姓少,被形容词为"十羊九牧",可以说是夸张而不失其真;
  一个人学习或做事无恒心,没毅力,难以获得进步或成功,人们常说"多歧亡羊";
  道家有"黄粱一梦"或"南柯一梦"来比喻人生短暂。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则用"羊胛熟"来形容时间的飞逝,他有句诗说:"尔来不觉三十年,岁月才如熟羊胛。"因为古代有一个地名叫做"骨利干部",这地方位于瀚海以北,昼长夜短,傍晚刚把头羊胛放进锅子,东方就已破晓了。这个地方大约靠近北极。
  《水浒传》第九十九回有一段写花和尚的"前面马灵正在飞行,却撞着一个胖大和尚,劈面抢来,把马灵一禅杖打翻,顺手牵羊,早把马灵擒住。"后来比喻人们乘便拿主人家的东西,叫作"顺手牵羊"。
  丢失了羊,赶快修补羊圈,并不为迟,这就是"亡羊补牢",也就是说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想办法赶快补救。
  温顺、柔弱的羊一旦落入虎群,其后果可想而知了,所以人们常把那种弱者落入强者手中或好人落入坏人手里叫作"羊入虎群"。
  羊油脂凝结经人一种非常柔润、细腻、白嫩的感觉,所以人们经常用"白如羊脂"来形容肤色的雪白柔嫩。
  有些人在平时面目狰狞,气指颐使、威风凛凛,但一遇到危险的境地,就害怕得立即俯首鞠躬。例如晚清政府在国内人民百姓面前,则是暴虐残酷统治,对入侵的外国人则俯首称臣,甘拜下风,以到使中国丧失了大片国土。所以后人常常称这种现象为"平时如狼、危时如羊"。
  另外还有诸如"使羊将狼"、"问羊知马"、"牧羊读书"等顺手牵来"羊"字的词语在生活中屡屡使用。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牵"羊"字而成的名词,如"山羊胡"、"羊水"、"羊脂玉"、"羊肚蕈"等等。
  羊为火畜,性好刚,所以天寒地冻时,人们皆喜食羊肉以御寒。
  羊被宰食,货少价高,偶有不法之徒为求到暴利,常悬羊肉头而所售者邓为狗肉,欺诈顾客,俗乃谓挂真招牌卖假货为"挂羊头卖狗肉"。
  羊最怕雨水,遇到小雨即匆匆逃避,而居所如过分潮湿,常会患湿病而晕倒,所以养羊之所,必须以竹木为床棚且离地尺余高。是故,台湾人形容遇小事即焦急手慌脚乱者为"着惊羊",而在中医学上以患有痉挛失神、口吐白沫,声如羊鸣之病叫"羊癫风"或"羊角疯",原名叫"癫痫"。
  羊头象三叉,因此凡箭统镞三镰(三棱形)者,皆称"羊头"。古时有一种独轮小车:一人挽之于前,一人推之于后,叫"羊头车"。羊角弯曲像旋风的样子,所以称旋风为"羊角"。羊角又是"枣树"的别称,也是人的"复姓"。用羊毛制成的毛笔叫作"羊毫"、具有柔软、富于弹性的特点,是书法和画中国画的最好用笔。我们常常用"养羊剪毛"秘"羊毛出在羊身上"来比喻自己的劳动没有白费。羊的肠子曲折窄小,所以又用"羊肠小径"或"羊肠鸟道"来比喻道路危险的环境等。人们还喜欢用"羊尾巴盖不住屁股"比喻没本领,用"羝着触藩"形容进退两难。在神话传说中羊怕虎吃掉,所以披上虎皮以瞒、欺哄虎,以为同类,因此讽刺那些徒有外表的人为"羊质虎皮"。俗话说:"羊肉包子打狗"是有去无回的意思。
  羊在西洋的宗教上,基督教把羊形容人性,容易迷失,必须依靠信仰的力量感化,使迷途的羔羊回头是岸,所以耶酥自称为牧羊人。而在中国的历史上,称"红羊"为浩劫,国家每遇大难,如宋朝理宗的有一著作中说:"丙午丁未者有一,其年皆值中国有浩劫战乱之年。"后人以丙属火,色红,未肖羊,故名"红羊劫"。
  战国时代有左伯桃与羊角哀两个人相识,两个人一块到楚国求事,途中遇到下起大雪,他们两人都穿得非常单薄,带的粮食也不够两人吃的。左伯桃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粮食全部交经了羊角哀,自己则躲进空树中自杀。后世于是将最能知心、友谊深厚叫作"羊左"。
  在植物中,羊蹄甲的花很美,它与凤凰木同属苏木科的一对姐妹花,都具有五瓣的大花朵,一树繁茂的花十分清丽迷人。只是羊蹄甲的名字较俗一点,而花色粉红,比较淡雅,所以很少人去注意它。过去有位诗人写的一首诗中有两句时"浓妆少女凤凰木,空谷佳人羊蹄甲。"正是此花的动人写照。羊蹄甲的叶为单中,宽广的叶片,前端如羊蹄关有深凹,所以叫这个名字。它的花桃红色而具有红色斑纹,较凤凰木顺眼。花期五月还多,从圣诞节开始绽放,新年到春节时最为灿烂,所以又有迎春之花、羊年之花的美称。羊蹄甲原产我国南部,广东省、台湾省都普遍载培,为喜温暖的小乔木,高达四丈,分枝得宜,树型较凤凰木为胜,能抗风,树冠雅丽,树丫低重,临风招展,极富美感。尤其中天越冷越开花,所以有"印度樱花"与"日本樱花"之别名。


  猴年:即申年,指猴生肖代表的年份。
  猴戏;用猴子耍的把戏。或指以猴王为主角的戏曲。
  猴急:形容焦急、着急的情态。
  猴子跳:指一种高利贷,利息高如猴子跳跃。
  猿饮:像猿猴那样捧水喝。
  猿臂:指臂长如猿,运转自如。
  狙击:暗中埋伏,伺机袭击。
  猱进:如猱猴一般轻捷地前进。
  猱杂;混杂。过去指不合礼法,男女混杂在一起。
  猩红:像猩猩那样的红色。
  猢狲王:过去称乡塾教师。学童顽皮如猢狲,因而称小学教师为猢狲王。

  朝三暮四:出自《庄子》。讲的是有个养猴的人给他的猴子分发食物,说:"朝三而暮四。"即早上发三颗橡子,下行发四颗橡子。那些猴子都不满意,颇为怨愤。养猴人改口说:"然则朝四而暮三。"即改为早一发四颗,下行发三颗。结果那些猴子都很高兴了。原指聪明人善于变换方式,实质没有变,却使对方满意;而不善于辨别事理的人可能被捉弄。后世引用多指反复无常,变化不定。
  沐猴而冠:沐猴,即猕猴。冠,戴帽子。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则冠耳。"讽刺项羽不能成帝业。颜师古在《汉书注》中解释说:"言虽著人衣冠,其收不类人也。"就是说,猴了子戴上人的帽子,却并不是人。比喻虚有其表,窃据名位者。
  猿鹤虫沙:出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唐代吴筠《玄猿赋》引作:"君子变为猿鹤,小人变为虫沙。"比喻战乱使人变非人和异物。后用以指阵亡将士和战乱中的死者。
  猿啼鹤唳:猿与鹤凄厉地啼叫。喻指哀怨之声。
  猱升猿引:像猿猴似的轻捷地攀登。
  心猿意马:出自汉代《参同契》注:"心猿不定,意马四驰。"又见于佛经变文《维摩托车诘经菩萨品》。比喻心意像猿腾马奔一样胡思乱想,控制不住。或写作"意马心猿"。
  杀鸡吓猴:传说猴子怕见血,驯猴人就杀鸡放血来恐吓猴子。或如《官场现形记》所说:"拿鸡子宰了,那猴儿自然害怕。"后比喻惩罚一个人来吓唬其他人。也作"杀鸡骇猴"。
  树倒猢狲散:指大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随之而散。比喻大人物倒台了,依附者就失去靠山而散伙。
  猢狲入布袋:比喻山野之性受到约束。此语出自《景德传灯录》,有和尚问年代寂禅师:怎样使学生专心学习?禅师回答说:"猢狲入布袋。"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记述道,诗人梅尧臣奉命编修《唐书》时对他的妻子说:"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
    尖嘴猴腮  形容人的脸像猴子一样丑陋,亦喻指其人没有福运。
    教猱升木  语出《诗经·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朱熹《诗集传》:“猱,猕猴也,性善升木,不待教而能也。”后指导人作坏事。
    猕猴骑土牛  喻指某人职位提升缓慢。语出《三国志·魏书·邓
传》:“君,名公之子,少有文采,故守吏职,猕猴骑土牛,又何迟也!。”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生肖与民俗

下一篇:十二生肖与名人(肖鼠名人篇)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文学网   中国时尚休闲网   致富经   风雅鹤壁   中国时尚文化网   中国书画艺术网   中国兰花网   中国演讲与口才训练   中国高考智库   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网   中国网络营销传播网   油画定制网   趣学街   中国城市品牌建设网   中国旅游风景名胜网   学习力教育智库   意志力教育学院   中国健康生活网   中国营销策划网   中国企业培训网   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中国VI设计知识网   中国民俗文化网   中国书画交易网   中国艺术传播网   中国油画网   中国书法网   中华书画网   世界儿童文学网   中国珠宝文化网   中国民间故事网   中国雕塑设计艺术网   中国收藏投资知识网   宝宝成长网   中国瓷器网   天赋教育研究中心   天赋教育前沿   教育趋势研究   中国收藏证书查询网   中国酒文化网   中国广告设计知识网   中华武术网   杭州西湖风景文化网   中小学生作文大全   家长学院   学习力教育中心   教育百科   高考季   中小学生作文网   中国爱情文化网   科技前沿   中国地理知识网   中国书画网   中华人物谱   中国茶文化网   学习力训练中心   千岛湖旅游风光   艺术教育知识   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网   天赋教育观察   白手创业致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