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美国又翻炒起所谓“新冠病毒可能从武汉病毒研究所实验室泄漏”的陈词滥调。更离谱的是,美国国会通过了“2023年新冠病毒起源法案”,妄称新冠疫情可能起源于中国。这样颠倒黑白的系列闹剧,3年多来在美国反复上演。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美国一直将疫情政治化,不断抹黑中国。美国一些政客和媒体更是无视事实真相,编造谎言,“甩锅”推责,甚至借“疫”发挥,唱衰中国发展,质疑中国治理,可谓举止丑陋、言行荒唐。
如今,中国已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全国上下铆足干劲拼经济,世界各国也迫切期望“中国引擎”持续发力,推动全球共同发展。偏偏美方执迷于“搞事情”“炒冷饭”,哪有一点大国应有的样子。这让我们不得不跟这个所谓“教师爷”再一次摆摆事实,讲讲道理,看看美方的“习惯性撒谎”有多严重。
疫情暴发初期,美国一些政客和媒体就开始“选择性失明”:中国每天在多个平台发布疫情情况,数据完全公开,他们却说“中国数据不透明,确诊和病亡人数偏少”;中国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组织主动通报疫情信息,他们非说“中国故意掩盖疫情,延误对外发布时机”;中国及时提供对外抗疫援助,他们硬说“中国在搞‘援助政治’‘政治宣传’”……在他们的眼里,事实真相究竟如何,并不重要;胡扯瞎话蒙混人心,才最紧要。
此后,在中国抗疫各个阶段,美国一些政客和媒体仍然痴迷于炮制各种“瞎话”。中国进入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他们称“动态清零”政策是“践踏人权”,竟然还要中国道歉和赔偿;中国防控疫情工作转段,他们又称中国“置人民生命于不顾”“不再重视人民生命安全”;中国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他们还不死心,一边弹起“病毒溯源”的老调,一边以“中国向世界扩散病毒变异株”为由,拉拢盟友出台针对中国游客的歧视性入境限制措施。
利用话语霸权来扭曲事实、操纵舆论,是美国一些政客和媒体惯用的把戏。疫情期间,他们放着抗疫这件头等大事于不顾,反而“故技重施”,以为制造妖魔化中国的负面叙事,就能诱导世人再次落入他们的话语陷阱。
殊不知,时代早已变了。眼见为实——但凡来中国实地走过看过的各国人士,谈及抗疫,所作评价都与“美式瞎话”截然不同。英国导演柯文思在拍摄完武汉抗疫纪录片后感慨:“我们亲眼看到中国在抗疫中彰显的国家力量无比强大。当中国想做成什么事情的时候,能举一国之力去执行,这以西方标准来看是难以置信的。”
这才是事实——3年多来,中国凭借显著的制度优势和强大的国家力量,有效应对了全球先后5波疫情流行冲击,极大减少了重症和死亡,中国疫情流行和病亡数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为疫苗、药物的研发应用以及医疗等资源的准备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这才是事实——尽管病毒频繁变异、形势不断演变、防控策略不断调整,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是中国抗疫斗争的鲜明底色。无论是新生的婴儿还是耄耋老人,都被全力护佑;集中收治的新冠患者,国家全部承担治疗费用;全民免费接种疫苗、新冠治疗药物纳入医保。
这才是事实——中国一直以公开透明的原则与国际社会共享信息和数据,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有关国家进行充分沟通,详细介绍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措施的科学性、合理性和中国国内疫情形势。
反观美国,华盛顿国家大教堂低沉的钟声一次次响起,为数以百万计死于新冠疫情的美国人哀鸣。作为全球医疗技术最先进、医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美国却因抗疫不力,硬生生将疫情从天灾酿为惨烈人祸。这让人不禁想反问美国政客和媒体一句:究竟是谁漠视生命、毫无作为?又是谁自私自利、不负责任?
美国一些政客和媒体揣着明白装糊涂,说到底是其根深蒂固的对华政治偏见和不惜代价的遏华企图在作祟,总想给中国“泼脏水”,竭力抹黑中国国际形象。
虚伪话术蒙蔽不了有识之士的眼睛,阻止不住国际社会对中国抗疫成就的赞许。中国创造的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有目共睹。中国为全球抗疫作出的重大贡献,有口皆碑。美国政客和媒体与其睁着眼睛说瞎话,不如摘下有色眼镜,看清事实——如今的世界早已不是美国的“一言堂”,扭是为非的胡扯闹剧可以休矣!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相关推荐
- 瑞士向中国返还5件流失文物艺术品
- 课后托管班招生火爆 孩子喜欢的托管生活什么样?
- 安徽视障男孩圆梦大学 选择入读特教专业
- 对抗中年焦虑 41岁女性考北电开启人生新尝试
- 脑机接口,帮人开口
- 各国都是几月份开学:留学新人须知——各国开学时间全汇总
- 教育部:有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规模
- 做足“功课”迎接新学期,各地多措并举保障秋季开学正常有序
- 两度被评为“世界第一美”林珍娜有双107cm大长腿,拥有黄金比例身材,32岁的她充满成熟魅力
- 河北武强:300余名孩子手绘百米年画长卷
- 新时代·我在中国|韩国美发师安钟旭:在新疆创造美好生活
- 郑孟状:抓住协同创新“牛鼻子”
- 【理论观察】用百年党史培育时代新人
- 人民网评:弘扬“上海精神”,共建美好家园
- 大思政课 | 在宁夏中宁工业园区,探寻中国经济增长活力